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设计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自主学习,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讲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活动 1:实验桌上有若干体积不同的铁块,若干与铁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等,分 别用手掂量一下,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 1.问题与猜想 根据观察、体验,并结合生活经验,你认为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 关系?
2.设计实验
我们先研究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 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密度知识的含义及应用。 学习难点:利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来鉴别物质。 课前预习学案
三、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 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任务二:密度公式及单位 1、 密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单位换算:1g/ cm3=__________kg/m3 4、 由课本 15 页密度表可得出那些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A.把游码移动标尺左端“零”点上
B.将被测物体放入左盘中,在右盘中由小到大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用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
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二) 过程与方法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 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颗粒,为测量方便此见,应在左盘中加入______砝码,游码应对准______g 的位置,在右盘中放
入小颗粒,通过增减小颗粒,使天平平衡,即得到 106g 的金属小颗粒。
3、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请你说明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自主预习】
1、 通过课本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同体积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关于称量的结果猜测一下,你有什么启
第二大组: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铜块的质量与体积;
第三大组: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第四大组: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水的质量与体积。
各小组分别算出铁、铜、铝、水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把本组收集到的证据填写在下表中: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 m/g 体积 V/cm3
质量/体积
数值
单位
1
2
3
4
发?
②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成什么关系,猜想铁块或木块的比值会跟铝块的一样吗?
温馨提示:
利用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的应用。
2、思考:我们平日说的“铁比棉花重”正确理解?
3、单位的换算:
1 cm3=_____m3=_____ dm3
0.5kg=_____g
1ml=_____l=_____ m3
1t=_____kg
要研究质量与物体体积大小的关系,实验所选用的几个物体(研究对象),应取什么相同?
什么不同?应该测出哪些物理量加以比较?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3.进行实验
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只测量“同种物质”组成的若干质量和体积不
同的物体,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收集以下证据:
第一大组: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本节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分三部分:一是密度概念的引出;二是密度的公 式、单位;三是密度的应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1)上述步骤中,____步骤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2)把上述步骤的代号按照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
2、有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上的最大刻度为 10g,测量前天平已调好,砝码盒内配有 100g 的
砝码 1 个,50g 的砝码 2 个,20g 的砝码 2 个,10g 的砝码 1 个,现用此天平称出 106g 的金属小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 (一)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 同。
4.分析与交流
分析自己收集的实验数据,并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对于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大小是否有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接
近?
⑵对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这个比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填一填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
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 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 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 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 五、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