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
氧化法:Cl2 次氯酸盐 O3 污染物:CN-、酚类废水
还原法:Fe 亚硫酸盐 Fe(SO4)2 污染物: Cr6+、Hg2+
h
14
• 吸附法:多用于深度处理
利用多孔吸附剂除去水中的少量重 金属离子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物理吸附: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化学键 离子交换吸附:静电引力
h
15
• 离子交换法:多用于深度处理
h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h
22
主要目的
方法
去除率
预处理
去除粗大SS和比重大的 格栅
无机颗粒
沉砂池
一级处理 primary 去除比重大的物质 treatment
沉淀池
BOD5 :20-30% SS :50-70%
二级处理 secondary
去除呈胶体和溶解状态 的有机污染物质
活性污泥法 和生物膜法
SS:90%以上 BOD5:75-95%
以废治废 药剂中和
• 混凝法:难沉淀的细小悬浮固体和 胶体
常用混凝剂:铝盐 铁盐 PAM
h
11
h
12
• 化学沉淀法
溶解性物质 不溶或难溶物质
氢氧化物沉淀法:石灰 硫化物沉淀法:Na2S H2S 钡盐沉淀法:BaCl2 Ba(NO3)2 Cr6+
h
13
• 氧化还原法: 溶解的有毒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无毒物质
h
5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 物理处理 • 化学处理 • 生物处理
h
6
物理处理方法
•格栅和筛网
h
7
• 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
h
8
•气浮法 比重接近于水或小于水的污染物
空气 细小气泡 气泡-污染物复合体 浮渣
h
9
•离心分离法: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旋流分离器 •离心机
h
10
化学处理方法
• 中和法: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
可交换离子
溶液中离子
Cr6+、Hg2+
•膜分离法:利用薄膜分离溶液中物质
扩散渗析 反渗透 电渗析 微滤 超滤
h
16
h
17
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
兼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产物
反应 速率
无机物 如CO2,H2O、 NH3、PO43-、SO42-等
反应速度快,处理单位 废水所需处理设备较小
h
44
固废资源化技术
▪ 物理处理技术
✓ 破碎-机械破碎、物理破碎
✓ 筛分
✓ 粉磨
✓ 压缩
✓ 分选-重选、浮选、磁选、电选、
拣选、摩擦和弹道分选
h
45
h
46
h
47
▪化学处理技术
▪逐步改变燃料结构 ▪净菜进城,减少垃圾产生量 ▪避免过度包装及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搞好产品回收利用的循环
h
42
工业固废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推广清洁生产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h
43
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
▪ 物质回收 ▪ 物质转换 ▪ 能量转换
农业回用 地下水回灌
▪再生水水质标准:
h
24
城市废水资源化实例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流域或区域水污染综合 防治对策
h
26
大气污染防治
o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o洁净煤技术
o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o机动车污染控制
o工业污染防治
h
27
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节能重点企业:燃煤电厂 工业锅炉 钢铁行业 建材工业
h
28
洁净煤技术
treatment
TN:30% TP:10%
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和营 化学混凝
三级处理
tertiary treatment
养物质(N和P)及其它 溶解物质,细小SS、难 降解有机物、微生物、
离子交换 吸附 消毒
TN:80% TP 65%
盐分等
反渗透 过滤
h
23
城市废水资源化
▪资源化途径:城市回用 工业回用
中间产物以及CO2、H2、 CH4、H2S、NH3等
反应速率慢,处理单位 废水所需处理设备较大
处理 方法 处理 对象
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 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
生物转盘等
泥床反应器等
中低浓度废水
高浓度废水和污泥
h
18
h
19
h
20
自然条件下生物处理:稳定塘、土地处理法
工艺简单,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低,但净 化功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h
30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地热能 风能 太阳能 氢能 核能 燃料电池
h
31
h
32
太阳能利用形式概念图
自然过程
太阳辐射
工艺技术
植
大
物
气
生物 质能
风 能
工艺技术
水
热 光电
圈
水 能
有用能
h
33
中国清洁能源
•天然气 •水电 •太阳能和风能 •生物质能 •核能
h
34
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的举措
h
38
机内净化: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污染
物的产生量减少
机外净化:利用装置在发动机外部的净化设
备,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治理
• 后燃法: • 催化转化
h
39
• 工业污染控制
h
40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o 固废减量化的对策与措施 o 固废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o 固废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h
41
城市固废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煤炭开放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 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 制等新技术。
• 煤炭洗选 • 加工(型煤、水煤浆) • 转化(煤炭气化、液化) • 先进发电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IGCC) • 烟气净化(除尘、脱硫、脱氮)
h
29
▪ 洁净煤的发展战略
• 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先进技术 • 覆盖全过程 • 重点针对多终端客户
环境污染与防治
•水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 •固体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h
1
水污染防治
o 工业水污染 o 城市水污染 o 农村水污染
h
2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宏观性控制对策 ➢技术性控制对策
•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 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 促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管理性控制对策
h
3
城市污水防治对策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在缺水的地方将城市污水治理和废水资源化
相结合 ➢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水源的保护 ➢大力开发低耗高效的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h
4
农村水污染治理防治对策
➢发展节水型农业 ➢合理利用农药化肥 ➢加强对禽畜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 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两控区:酸雨控制区
二氧化硫控制区
h
35
•两控区的控制目标: •对S的全过程控制政策: •脱硫技术:
h
36
机动车污染防治
•中国机动车污染因素:
▪ 交通堵塞 ▪ 汽车设计落后 ▪ 燃料性能差
h
37
• 控制机动车污染措施:
▪ 调整交通需求 ▪ 清洁油品 ▪ 清洁汽车 ▪ 配套法规和标准 ▪ 发展公共交通车 ▪ 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