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线导轨相关计算

直线导轨相关计算

1.水平使用时请键入参数
单位 2.垂直使用时承载板自重:
G 300N 承载板自重:垂直向下的外力:
F 200N 垂直向下的外力:运动方向两滑块之
间的距离为:L 10.2m 运动方向两滑块之间的中心距为:两导轨之间的距
离:L 20.1m 外力距垂直于运动
运动方向中心距离
为:L 30.02m 外力距滑块系统中心点为:外力距运动运动方
向中心距离为:
L 40.03m 重力距滑块系统中心点为:则各受力点为:
则各受力点为:165N F 1=F 2=-(F·L 3+G·L 4)/2L 1105N F 3=F 4=(F·L3+G·L4)/2L1
85N 145N F 1=1/4(G+F)+F·L 3/2L 1+F·L 4/2L 2
P 2=1/4(G+F)+F·L 3/2L 1-F·L 3/2L 2
P 3=1/4(G+F)-F·L 3/2L 1-F·L 3/2L 2
P 4=1/4(G+F)-F·L 3/2L 1+F·L 3/2L 2
请键入参
数单位 3.挂壁使用时G 300N
F 200N
L 10.2m
承载板自重:L 30.02m
垂直向下的外力:L 40.03m
垂直于运动方向上两滑块之间的中心距为:运动方向上两滑块之间的中心距为:-32.5N
外力距滑块中心点的距离投影在平面xoz上的距离为32.5N 外力距滑块中心点的距离
投影在平面yoz上的距离为
重力距滑块中心点的距离
投影在平面xoz上的距离为
重力距滑块中心点的距离
投影在平面yoz上的距离为
径向等效系数
轴向等效系数
则各受力点:
F 2=F 3=X|F R1|+Y|F T1|=
X(F·L 3+G·L 5)/2L 2+Y(1/4(G+F)+(F·L 4+G·L 6)/2L 1)
F 1=F 4=X|F R1|+Y|F T1|=
X|(F·L 3+G·L 5)/2L 2|+Y|(1/4(G+F)-(F·L 4+G·L 6)/2L 1)|
R1
=F R2=(F·L3+G·L5)/2L2 R3
=F R4=-(F·L3+G·L5)/2L2 T1
=F T4=1/4(G+F)-(F·L4+G
6
)/2L1
R1
=F R2=1/4(G+F)+(F·L4+G
6)/2L1
2
=F3=X|F R1|+Y|F T1|=
3
+G·L5)/2L2+Y(1/4(G+F)+(F·L4+G·L6)/2L1)
请键入参

单位
G200N
F300N
L10.5m
L20.3m
L30.1m
L40.08m
L50.03m
L60.01m
X1
Y1
L4+G·L6)/2L1)
F·L4+G·L6)/2L1)|
149
201
L4+G·L6)/2L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