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实验过程

六年级下册实验过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活动、制作实验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课细胞)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各有什么不同。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块嫩的鳞叶,用小刀在洋葱鳞叶片内壁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取下“井”中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如水不足,可沿盖玻片边缘滴加;若水分过多,可用吸水纸吸掉;(4)从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做成可进行观察。

趣味制作1 制作细胞模型(第一课细胞)制作材料:一包无色明胶一个长方形或圆盒子,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或塑料泡沫。

制作方法:1、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细胞的样子画在纸上。

2、明胶溶解在温水中,再把它倒进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模拟植物细胞)或一个圆形盒子里(模拟动物细胞)。

3、用橡皮泥把或塑料泡沫模拟某种植物或动物细胞中的结构,在明胶凝固之前把它插在明胶中。

实验2、摆的秘密具体实验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

(材料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螺丝帽、小铁锁等,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轻重有关时,可以在摆锤上加减橡皮泥即可)实验过程:实验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绳长短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 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实验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

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实验三: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绳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4.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在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十秒摆动几次,并进行记录。

(测量3次)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结果。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2 制作小鸟摆制作材料:铁丝60厘米、吹塑纸、纸盒(香皂包装盒或药盒)、塑料套管、大螺母、大钉子(做轴)。

制作步骤:1.离铁丝一端5厘米处弯一个环,能套在轴上自由活动,铁丝另一端拴上大螺母。

2.把纸盒底部剪去一部分,顶部开一个口,能让摆自由摆动。

在纸盒两侧壁适当位置钻两个轴孔。

3.把摆放入盒内,轴从轴孔插入,调整好摆的位置,用塑料管套定位。

4.用吹塑纸做一个小鸟,用浆糊粘在铁丝顶端。

5.组装,如图示。

游戏方法:用手使摆前后摆动,调整使各部分摩擦最小,能连续摆动30~50次。

实验3:摩擦生热小实验(第七课钻木取火)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一:实验材料:木板、手钻。

实验步骤:1.一名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住。

2.另一名同学双手持手钻在木板上钻动。

3.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实验现象: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注意事项:钻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会很热,注意不要烫伤。

方法二:实验步骤两手互相摩擦,体会手的感觉。

实验现象:会感觉到手很热。

实验现象: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三:实验材料:砂纸、铁条实验步骤:1、用砂纸包住铁条。

2、反复快速摩擦一段时间。

3、用手摸铁条。

实验现象:用手摸铁条,会感觉到铁条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四:实验材料:火柴实验步骤: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

实验现象:火柴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注意事项:使用火柴时,注意不要烧伤。

实验4、通电的线圈电磁铁制作方法:把导线按照同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

第二、三圈线绕在第一圈上,最后一圈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电磁铁有以下特性:电磁铁也有磁性,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有大小;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针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电磁铁的磁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

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线圈缠绕方向改5:能量转化实验(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一:实验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实验步骤: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2.往水杯里倒入热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瘪了的乒乓球慢慢地鼓起来了。

实验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球鼓起来了,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注意事项:在倒入热水的过程中,当心别被热水烫伤。

方法二:用手反复弯折一段铁条,铁条弯折处会变热。

这是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方法三: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然后往碎纸屑里一放,会发现一些碎纸屑粘到了塑料梳子上。

这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方法四:把润湿的橡皮塞塞在烧瓶上,把烧瓶浸在热水中,会发现橡皮塞被顶出。

这是因为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橡皮塞顶出。

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方法五:双手来回搓,会发现搓动的手心发热。

这是机械能(动能)转化成了热能实验6、风从哪里来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小刀、蜡烛、火柴、蚊香(或香烟)、胶带。

实验过程:1、把大可乐瓶底去掉,2、用小刀在可乐瓶筒底部上约6厘米处剪出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

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小纸条。

4、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筒内,把点燃的香放在小孔口。

实验现象:点燃筒内蜡烛时,烟由瓶外流向瓶内;瓶口处的小纸条上下晃动;不点燃筒内蜡烛时,烟不流动,在门口上升。

实验结论:当点燃筒内蜡烛时,瓶内空气受热上升,空气压力变小;瓶外空气压力大,流进瓶内,带动了门口的烟,空气流动形成风。

实验7、降落伞实验一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实验器材:做伞面的胶质桌布、丝巾、牛皮纸、塑料……,做悬挂的重物、橡皮泥、橡皮、玩具人…,线绳、剪刀。

实验过程:1、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形状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保证伞绳长度相同,悬挂不同重量的重物,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2、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形状大小相同的降落伞,伞绳长度不同,悬挂相同重量的重物,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3、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两个伞面大小不同的降落伞,伞绳长度和悬挂物重量相同,在相同的高度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实验现象:悬吊物重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得慢。

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相同,悬吊物重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悬吊物重量轻的降落伞下降得慢。

悬吊物重量、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下降速度慢。

实验结论:降落伞降落有快慢之分。

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有:重物的重量、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等。

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悬吊物越重,受到的向下拉的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快;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

注意事项:每种实验方法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制作活动制作降落伞(第十四课降落伞)方法一:【制作材料】塑料薄膜、细绳、螺母、胶带、剪刀【制作步骤】1.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cm、宽20cm的长方形,作为伞包。

2.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3.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

4.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5.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6.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二:【制作材料】手绢、细绳、螺母、剪刀。

【制作步骤】1.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2.将细绳分别拴在手绢的4个角上。

3.捏住手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4.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5.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三:【制作材料】一次性台布、细绳、螺母、胶带、剪刀。

【制作步骤】1.将一次性台布对折3次,用力挤压折缝。

2.用剪刀剪成八边形作为伞面。

3.剪好长短相同的8根细绳作为伞绳。

4.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台布的8个角上。

5.捏住伞面的中间,将8根线捋直。

6.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7.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实验8:探究风向与帆船帆面的关系(第十五课小帆船)实验材料:自制帆船、大脸盆、水、风管实验步骤:1、学生自己实验帆船的航行2、学生猜想如何调整帆面与风向的角度3、小组合作设计实验4、全班交流实验结论5、根据实验结论,画出教科书中图示的帆面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固定好船帆的角度,以免帆船的航向发生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