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入

浅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入

浅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入凌林(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11202060113)摘要:本文从单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入来讨论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

并结合部分实地到过的案例和亲身设计的学生方案等例子来说明单体建筑的设计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和作用。

其体现在城市的职能属性、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城市设计等方面。

然后又从轴线设计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来,单体建筑设计与城市轴线之间二者关系紧密但却不能滥用,在城市规划中与建筑设计中如果滥用轴线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但对城市设计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远远大于单体建筑设计。

建筑在城市空间的融入,不简单的表现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和,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更多的是表现在建筑本身的文化和审美,建筑在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更深层次上的表现。

尊重城市的肌理,融入城市空间。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空间;城市轴线;城市肌理;城市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urban design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ingle building and urban space.. And the part of the case and the design of the students' scheme, and some examples are also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monomer building and the city space.. It is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heritage of culture, the city design and so on..Then from the axis of the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re detailed analysis, summed up, single building design and urban axis between the two closely related but not abuse, in the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f abuse axis is not rational behavior. However, the negative impact of urban design will be far greater than the monomer architectural design.Buildings in the urban space into, not simple integr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space and external space interaction, more is in building their own culture and aesthetics, building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culture more deep of performance.Respect the texture of the city and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space.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space Urban axis Urban tissue Urban design0.引言建筑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优秀的建筑是既能创造一个人性化使用的场所,又能与城市空间完美的融入的,而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成为一栋单独的“明星建筑”。

无论是在学生方案中,还是在实际工程中,建筑单体的设计固然重要,更需要注重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入。

1.城市设计学中的建筑创作其实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对城市设计的概念很多还是空洞的,很多同学会仅仅往城市整体规划,细一点的会往最普通的住宅小区规划上接近,这显然是片面的。

城市设计指的是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城市,一名真正的建筑师应该是一名城市设计师。

举个例子来说,广州塔,这座高600米,2011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作品,它已经成为了广州的标志。

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它的形态很好的跟城市融合在一起,和谐而又不失其特殊性,以至于你觉得再在周围添加一笔都觉得是对整个城市天际线的破坏。

一旦一个建筑作品与城市的关系达到这种程度无疑是建筑创作的成功,也是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共赢的结果。

2.建筑创作是城市设计空间上的一种延续2.1.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都注重实体和空间以及两者的关系,因此,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两者的工作内容有着重合。

两者的工作对象和活动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呈现出整体连续性的关系。

打个比方来说,建筑的外立面对于单体建筑来说是建筑的外表皮,而对于城市空间来说却是城市空间的内壁。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建筑单体的“外”却是城市空间的”内”,内外仅仅是相对的,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一个连续性的。

然而,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不仅仅取决于城市设计的结果,而是与建筑设计相合作的结果,是城市中的单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结果,这也是这篇文章想要去说明的。

在房地产膨胀的这些年,一个建筑师通常不会有一个城市设计师那样对城市的空间形态有高度的自觉性,这不能仅仅去责怪建筑师,我们现在建筑师处在的地位非常尴尬、甲方的盈利原则,有时会让建筑仅仅是满足规划单位给的最低规划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外部环境自行其是。

比如不恰当的建筑容积率、日照间距或者减少了部分配备设施。

此外,重要性高一点的建筑,比如公共建筑或者一个建筑群,对城市空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只有当其与城市空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有效的传播文化和美学价值,这种影响才可以说不是消极的。

因此,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一种整体设计的关系,它们共同对城市良好的空间环境共同作出贡献。

所以,建筑师作城市设计应是从认识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着手。

由于城市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城市形态和环境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模糊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

分析城市中特定地段的特点,建立在对城市总体认识的基础上。

下面用一个自己做的课程方案进行讨论:2.2.绩溪县上庄镇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设计图为三年级下学期绩溪县上庄镇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的方案图。

图2.1为测绘古村落上庄村的主要肌理,红色区域为拟改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图2.2为方案总平面图。

在这次方案设计中引入了单体建筑创作与城市的空间设计融合的概念,即建筑创作是在城市空间中的一种延伸。

通过前期一周的古建测绘以及资料的搜索,我们完善了上庄村的总平面图以及古村落的村落肌理。

基地大致呈南偏东25度的斜度,北部为保留改建的古建筑,南部为扩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在方案的设计中,运用了古徽州中的天井、院落、粉墙等经典元素,也运用了新旧对比的手法,将新徽派的设计手法融入到扩建的活动中心当中。

但整体的建筑布局、内部空间的划分、建筑内部与建筑外部的空间互动,与整个上庄村的建筑布局、空间感受是一样的。

整个活动中心对于建筑本身来说有新徽派和传统徽派的对话,但在整个上庄村中,建筑与整体村落空间是融合的,与整个上庄村古村落的空间是保持连续性的。

表现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互动。

比如:建筑内部的庭院与外部的空间互动,扩建活动中心与改建古建筑的“隔空对话”等。

更表现在建筑本身的文化与审美,建筑保持了上庄古村落的村落肌理,皖南徽派建筑的精华,是对古村落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古村落的城市空间的完美 融合。

3.建筑与城市空间轴线的融入3.1.什么是城市轴线城市轴线通常是指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性结构要素。

城市轴线也是历代城市发展及其规划、建筑师的最高水平体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一个城市的轴线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和变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优秀的知名的城市无不有其独特的城市轴线,在城市轴线那些巍峨壮美的建筑上,可以发现城市发展的脉络,也能探究城市的前世今生。

城市是由建筑物集群组成的,城市风格是由城市中的建筑物风格决定的,它们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人文和谐之美。

但是在这份美丽的外表下,我认为重要的并非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并非建筑物单体的华丽,而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手法方式,让这些零碎的建筑从城市形态空间功能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3.2建筑创作与城市轴线的关系图2-1 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地形图 课程方案图2-2 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总平面图 课程方案 图2-2 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总平面图 课程方案城市的轴线既可以根据城市本身的建设和发展需求而规划设计,也可以结合城市所在的特定地形地貌来确定建设。

建筑要想与城市空间更好地融入,在轴线设计上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建筑在轴线的设计上要与城市轴线相互联系,适度运用城市轴线的空间设计方法, 在一定的规模层次上整合或建立城市的空间结构, 体现一个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意图。

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和成长性往往与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别是相对集中的建设安排有关,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城市轴线及其相关的建筑, 集中反映了当时城市文明发展和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3.3天下锦城案例分析由于本次课题作业为居住区规划,所以在本学期(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十一周对合肥几个小区进行了调研,发现轴线的设计一样适用于小区的方案设计。

天下锦城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祁门路中段,占据了合肥房地产继马鞍山路版块、黄潜望版块后的又一炙手可热的版块。

整个项目分四期建设,其中包含了我们所讨论的轴线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四期的小区规划上,是以祁门路为轴线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的。

整个项目沿祁门路布置,可能由于市政绿化以及道路等级的要求,祁门路上并未做主要出入口,出入口大多布置在南屏路,黟县路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