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农政策解读

惠农政策解读

中央、(省)强农惠农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与时俱进地制订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

一、国家政策及要求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

二是确定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

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

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

六是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

七是明确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目标。

重点是全面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

二、政策规定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农民购臵家电补贴,农户繁母猪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

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坚持农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

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由该农民集体全体成员共同行使或农村集体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农民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臵产品;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一)计生、住房、文化、教育、医疗、残疾人照顾、退伍军人安臵方面的政策计生政策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惠民政策时,应当优先考虑计划生育家庭。

农民实行晚婚晚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村民委员会优先安排宅基地。

本条例所称晚婚,指男方年满25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

接受绝育手术者系农民、城镇无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第四十九条只生育1个子女,并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夫妻,经双方共同申请,其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核实,由女方或者男方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其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夫妻均为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50%;夫妻一方为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另一方为农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由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夫妻均为农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解决。

农村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或者生育两个女孩的父母,以及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依照国家规定由人民政府发给奖励扶助金。

对终身只生育1个子女或者婚后终身无子女的农民或者无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投保奖励,或者在其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由当地人民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申请再生育的,从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之日起停止享受奖励和优待,生育后退还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第五十条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享受下列优待:(一)优先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扶贫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照顾;(二)在劳务输出时优先推荐其家庭劳动力;(三)多增加1人份的集体福利分配份额;(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自缴费用,按规定比例由人民政府负担;(五)在分配承包土地、帮助发展生产和审批宅基地等方面优先照顾,独生子女的宅基地按两人计算,但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标准;(六)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待政策。

第五十一条对符合再生育一胎条件,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十二条提倡和鼓励男方到农村的女方家庭结婚落户,女方所在地应当准予落户。

第五十三条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农村应当在独女户、二女绝育户中优先实行养老保险,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办法帮助独女户、二女绝育户解决生活困难。

第五十四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应当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扶助金。

(江西计生条例)纯女户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2010-05-06 05:08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农村二女户的第二个女儿可办理0-6周岁的计划生育爱心保险;2、乡级人民政府应主动为农村二女户家庭父母中施行了绝育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并给予一次性奖励;3、二女户家庭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在本市范围内的县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时,享受一定优惠政策;4、农村二女户不再生育的家庭子女中考可加分;5、农村二女户家庭父母满60周岁,在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或政府规定生育的,能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农村危房改造有哪些优惠政策大幅度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

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的建设,以及城市、林区、垦区、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各试点县(市)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村困难户解决在建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凡涉及到的收费项目,除国家明令不能减免的外,一律予以减免。

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要通过组织邻里相帮、结对帮扶、投工投劳等措施积极帮助困难户建房。

2009年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的重点人群有哪些?答:2009年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的重点是:农村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农户。

特别是鳏寡孤独人员、残疾人家庭、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政府和村集体更要将其纳入保障范围,予以扶持和救助。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来源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补助资金、省财政补助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

要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国家补助资金为辅的原则筹集资金。

——省财政补助资金标准:江西省补助资金标准原则上新建房屋每户补助1万元~1.5万元,家庭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可按上限补助。

维修住房补助标准,可根据房屋破损程度实施分档补助,最高不得超过1500元。

各试点县(市)在确保完成试点任务的前提下,结合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确定分类补助标准,标准由县(市)领导小组研究报县(市)政府批准。

对农村户籍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农户居住的危房进行补助。

根据《办法》,新建房屋每户补助1万—1.5万元,家庭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可按上限补助;维修住房补助标准,可根据房屋破损程度实施分档补助,最高不得超过1500元。

各试点县(市)在确保完成试点任务的前提下,还将结合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确定分类补助标准。

农村教育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

要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要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健全普通高中、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对中小学的寄宿制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1、继续对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院校。

对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由学校按有关规定统一申领资金,学校应按规定减免学生学费,每人每年2000元,每人补助二年。

2011年全省共资助2万名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入读技工院校。

3、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

医疗政策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标准从去年每人补助120元,今年要增加到200元。

将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由去年每人15元提高到今年的25元。

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的力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大体上每个人一个月增加140元左右。

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五保户.对农村家庭成员患大病的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的资金救助。

具体救助范围、救助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参合,在乡老复员军人,代缴个人负担部分,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退伍义务兵安臵政策第八条退伍义务兵原是农业户口的,由当地退伍军人安臵机构按下列规定安臵:(一)对确无住房或者严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体帮助又确有困难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和经费帮助解决;(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应当安排工作;(三)对有一定专长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推荐录用;(四)各用人单位向农村招收工人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退伍义务兵。

对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义务兵和女性退伍义务兵,应当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条因战、因公致残的二等、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残废抚恤金,保障他们的生活。

第十三条退伍义务兵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四条对在服役期间家庭住址变迁,退伍时要求到父母所在地落户安臵的,经父母所在单位和当地公安机关证明,应当允许。

但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十五条义务兵从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队批准退出现役止,为服现役的年龄,满十个月的,按周年计划。

退伍后新分配参加工作的,其军龄和待分配的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

入伍前原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其入伍前的工龄和军龄连同待分配的时间一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享受与所在单位职工同等待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