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接地规范标准

保护接地规范标准

保护接地标准细则一、保护接地概念:电气设备得金属外壳在绝缘损坏时有可能带电。

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得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二、保护接地要求:电压在36V以上与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得电气设备得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得钢带(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得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三、保护接地标准:1、主接地:(1)、所有电气设备得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得铠装、铅皮、接地芯线)与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成1个接地网。

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得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小于5mm。

在钻孔中敷设得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以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2)、连接主接地极得接地母线及变电所得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得裸铜线、断面不小于100mm2得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得镀锌扁钢。

2、局部接地: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与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得硐室与单独装设得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得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得采煤工作面得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得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得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要求: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得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得钢板。

埋设在其它地点得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铁管。

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m。

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得透眼,铁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º),并必须埋设于潮湿得地方。

如果埋设有困难时,可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0、75m、直径不得小22mm得镀锌铁管。

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n得透眼,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15º),并必须理设于潮湿得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 以上。

如系干燥得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与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与食盐得比例,按体积比约6 : l。

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硐室得辅助接地母线,应采取断面不小于25 mm2得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得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 mm、断面不小于50mm2得镀锌扁钢。

四、固定电气设备得接地方法:(1)、变压器得接地,应将高、低压侧得铠装电缆得钢带、铅皮用连接导线分别接到变压器外壳上得专供接地得螺钉上;如用橡套电缆时,将电缆得接地芯线接到进出线装置得内接地端子上,然后将变压器外壳得接地螺钉用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 5 所示。

(2)、条电动机得接地,可直接将其外壳得接地螺钉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

橡套电缆应将专用接地芯线与接线箱(盒)内接地螺钉连接。

如用铠装电缆时,应将端头得铠装钢带(钢丝)、铅皮同外壳得接地螺钉连接。

其装设方法可参照图6所示进行。

禁止把电动机得底脚螺栓当作外壳得接地螺钉使用。

图 5 变压器得接地示意图图6 电动机接地: (a)带橡套电缆得接地(b)带铠装电缆得接地(3)、高压配电装置得接地,应将各进、出口得电缆头接地部分(铠装层、铅皮层或接地芯线头)分别用独立得连接导线连接到配电装置得接地螺钉上,然后用连接导线将进口电缆头接地螺钉与底架接地螺钉相连接,最后连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7所示。

如都集中到接地螺钉一处连接不牢固或不方便时,也可将电缆头得接地部分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相连。

(4)、井下各机电硐室、各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与移动变压器)及各配电点得电气设备得接地,除通过电缆得铠装层、屏蔽套或接地芯线与总接地网相连外,还必须设置辅助接地母线。

其所有设备得外壳都要用独立得连接导线接到辅助接地母线上。

辅助接地母线还必须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连接,如图1所示(5)、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中央配电站)所有设备得接地,除与电缆得接地部分连接外,其外壳均分别用独立得连接导线直接与连接主、副水仓中主接地极得接地母线相连接,如图1所示。

图7 高压配电装置得接地示意图(6)、电缆接线盒得接地,应将接线盒上得接地螺钉直接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相连接。

接线盒两端得铠装电缆得接地,要用绑扎方法或用特备得镀锌卡环通过与接地导线相连接得连接导线把两端电缆得铅皮层与钢带(钢丝)层连接起来。

在接线盒处能采用铅封得尽量铅封;其接线盒仍照上述方法接地。

接线盒两端电缆头得钢带层与铅皮层用连接导线绑扎或用铁卡环卡紧时,应沿电缆轴向把铅皮二等或三等分割开并倒翻180º,把铅皮紧贴在钢带上,铅皮与钢带接触处应打磨光洁,如图8所示。

图8:电缆准备接地示意图铁卡环得宽度不得小于30mm。

如用裸铜线绑扎时,沿电缆轴向绑扎长度不得小于50mm 。

连接方法如图9所示。

(a)用镀锌扁铁得连接(b)用裸铜线得连接(c)铠装电缆接地用得铁卡环1-连接导线2-镀锌铁卡环图9 接线盒得接地示意图五、移动电气设备得接地方法:(1)、移动电气设备得接地,就是利用橡套电缆得接地芯线实现得。

接地芯线得一端与移动电气设备进线装置内得接地端子相连,另一端与起动器出线装置中得接地端子相连。

接地芯线与接地端子相连时,务使接地芯线比主芯线长一些,以免使接地芯线承受机械拉力。

起动器外壳应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相连。

(2)、移动变电站得接地,应先将高、低压侧橡套电缆得接地芯线分别接到进线装置得内接地端子上,用连接导线将高压侧电缆引入装置上得外接地端子与高压开关箱得外接地端子连接牢固;再将高、低压侧开关箱与干式变压器上得外接地螺钉分别用独立得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10 所示。

图10 移动变电站得按地示意图六、接地线得连接与加固:(1)、接地母线与主接地极得连接要用焊接。

接地导线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得连接最好也用焊接,无条件时,可用直径不小于10mm 得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簧垫、螺帽)拧紧连接。

连接处应镀锡或镀锌。

其连接与加固得方法可参照图11~图13。

用裸铜线绑扎时,沿接地母线轴向绑扎得长度不得小于100mm ,如图14 所示。

图11 螺栓连接方式1-螺栓;2-连接导线; 图12 钢绞线与扁钢得连接1-螺栓;3-接地母线;4-螺帽;5-弹簧垫2一钢丝导线; 3一接地母线;4一螺帽; 5一弹簧垫; 6一钢绞线接头图13 两股钢绞线得连接图14 两条裸铜线绑扎1一连接导线;2-接地母线.3一裸铜绑线(2)、在混凝土及料石砌暄得机电铜室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应用铁钩或卡子固定在接近地面得暄墙上。

铁钩与卡子得构造及连接方法如图15 所示。

图15 混凝土或砌暄峒室内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得固定方式1-支持扁钢(母线)得铁钩.2一支持圆铁(母线)得铁钩;3一圆形得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在木架得巷道中,可用U 形铁钉固定接地母(或辅助接地母线)。

其固定方法如图16所示。

图16 木支架上接地线得定1一U形铁钉;2 一辅助接地线七、接地装置得检查与测定:(1)、有值班人员得机电硐室与有专职司机得电气设备得保护接地,每班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交接班时)。

其它电气设备得保护接地,由维修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得表面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入记录表(见下表)内,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接地检查记录(2)、电气设备在每次安装或移动后,应详细检查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得完善情况。

对那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得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随时加强检查。

(3)、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

电气设备得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禁止受电。

(4)、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与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

其中主接地极与浸在水沟中得局部接地极应提出水面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立即处理或更换,并应测其接地电阻值。

主、副水仓中得主接地极不得同时提出检查,,必须保证一个工作。

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查得次数。

八、接地电阻得测定:井下总接地网得接地电阻得测定,要有专人负责,每季至少一次;新安装得接地装置,在投入运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并必须将测定数据记入记录表内附录一本细则主要名词解释主接地极:设置在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得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得可靠性,保证总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得地点(如各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得接地极。

接地母线:连接井底主、副水仓内主接地极得母线(扁钢)。

辅助接地母线:为加强总接地网得可靠性,在井下各机电硐室、配电点、采区变电所内与局部接地极、电气设备外壳、电缆得接地部分连接得母线(扁钢)。

连接导线:也叫接地引线,就是从总接地网或辅助接地母线引向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得接地部分得导线。

接地导线:从局部接地极引出得导线(扁钢)。

接地装置:接地极以及与它相连接得接地线。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得接地部分与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得接地网络。

总接地网得接地电阻:所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得对地电阻及总接地网接地线电阻得总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