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超薄切片?由于电镜电子束穿透能力的限制,必须把标本切成厚度小于0.1um以下的薄片才适用,这种薄片称为超薄切片。
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至70nm。
2.透射电镜标本取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为了使细胞结构尽可能保持生前状态,必须做到快、小、准、冷:(1).动作迅速,组织从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时间内 (争取在1分钟内) 投2.5%戊二醛固定液。
(2).所取组织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1mm×1mm×1mm。
也可将组织修成1mm×1mm×2mm大小长条形。
因为固定剂的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3).机械损伤要小,解剖器械应锋利,操作宜轻,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
(4).操作最好在低温(0℃~4℃)下进行,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自溶。
(5).取材部位要准确。
3.电镜标本的固定与普通光镜标本的固定有何不同?一).常用固定剂有1、四氧化锇:有强烈的电子染色作用,用它固定的样品图象反差较好。
2.戊二醛:优点是对糖原、糖蛋白、微管、内质网和细胞基质等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对组织和细胞的穿透力比四氧化锇强,还能保存某些酶的活力,长时间的固定(几周甚至1~2个月)不会使组织变脆。
缺点是不能保存脂肪,没有电子染色作用,对细胞膜的显示较差。
二).组织块固定常规采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法。
分预固定和后固定,中间用磷酸缓冲液漂洗。
固包埋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试剂要防潮,最好存放在干燥器中;(2)所用器皿应烘干;(3)配包埋剂时,每加入一种试剂要搅拌均匀;(4)包埋时动作要轻巧,防止产生气泡;(5)皮肤尽量不要接触包埋剂,以免引起皮炎;(6)盛放过包埋剂的容器要及时用丙酮清洗干净。
5.超薄切片观察前进行半薄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半薄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目的:(1) 定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所要观察的范围,然后保留要用电镜观察的部分,修去其余部分。
(2)便于对同一组织的同一部位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对比观察。
6.电镜标本为什么要染色,染色方法及常用的染色剂分别是什么?未经染色的超薄切片,反差很弱。
因此,要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样品的反差。
一般是用重金属盐与组织细胞中某些成分结合或被组织吸附来达到染色的目的。
重金属的原子对电子束形成散射,从而提高图象的反差。
常用的染色剂有醋酸铀和柠檬酸铅。
染色方法有两种:1.组织块染色:2.切片染色7.电子显微镜在病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病理学中的应用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及肌病中应用: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 肿瘤中的应用:电镜检查能够发挥最大诊断潜能的、电镜检查能提供多半诊断性信息的8.在哪些情况下电镜检查在病理诊断中能够发挥最大诊断潜能电镜检查能够发挥最大诊断潜能的:1).通过发现所谓的神经分泌型致密核心颗粒,证明肿瘤的(神经)内分泌性质。
2.)评估具有颗粒状胞浆(嗜酸性细胞,颗粒细胞,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细胞的性质。
3).确定不同类型肿瘤中的上皮分化(包括腺体和鳞状分化)。
4).通过检测黑色素小体证明肿瘤的黑色素细胞性质。
5.通过检测Birbeck颗粒,证明病变属于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范畴。
6.通过发现大量的滑面内质网和具有管泡状嵴的线粒体,证明肿瘤由来自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产生类固醇的细胞组成。
7.通过检测Weibel-Palade小体,证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性质。
8.通过检测各个系统的细胞浆微丝,确认骨骼肌和平滑肌细胞。
9.通过检测中轴突和其他特征,确认神经鞘细胞。
10.通过检测特征性的有界膜的晶体,证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11.确认GIST家族肿瘤中平滑肌,神经或其他类型的分化。
9.电镜检查的局限性有哪些?1.无论在哪一点取样,用于研究的只是肿瘤的一小部分。
2.缺少真正的特异性超微结构特征,因为专属于一种细胞或组织类型的细胞器或其他结构的数量很少。
3.可能将混杂在肿瘤中的非肿瘤性成分误认为肿瘤。
应当承认,任何技术均有这种可能性,但在电镜检查时尤为突出,因为在一块小的组织样本中评估空间关系是困难的。
4.无法鉴定同一细胞类型的反应性病变、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
5.电镜检查费用昂贵。
应用电镜检查最好的时机是,病理医师已在光镜水平将肿瘤的鉴别诊断确定在2或3种肿瘤之间,只有当超微结构特征与光镜特征紧密联系时,诊断性的电镜观察才能提供完整的信息,正如光镜表现与大体病理和临床特征相结合时才具有完整的意义一样。
流式细胞术复习题1. 什么是流式细胞术?试述流式细胞术样本制备的基本原则。
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激光和电子计算机科学等高度发展及综合利用的高技术产物。
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术样本制备的基本原则。
1.用于FCM的样本是单细胞悬液 ;2.使各种体液和悬浮细胞样本新鲜 ;3.针对不同的细胞样本进行适当的洗涤,酶消化或EDTA处理;4.新鲜实体瘤组织可选用或联用酶消化法、机械打散法和化学分散法来获得足够数量的单细胞悬液。
2.什么是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1.传感系统:包括样本递送系统、样品池、检测系统、电子传感器和激光源等;2.计算机系统 ;3.电路、光路和水路系统 :有电源、光学传导和滤片、鞘液循环和回收部分等。
3.流式细胞术临床常应用于哪些领域?1.外周血细胞的免疫表型测定和定量分析;2.某一特定细胞群的筛选和细胞收集;3.细胞耐药基因的检测;4.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5.细胞凋亡的定量研究、细胞毒功能检测;6.细胞内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的定量分析。
(一)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协助肿瘤早期诊断。
FCM可精确定量DNA含量的改变,作为诊断癌前病变发展至癌变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能对癌前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作出估价,有助于癌变的早期诊断。
(二)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FCM通过荧光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对细胞表面抗原分析,进行细胞分类和亚群分析。
用FCM还可以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的肾排斥反应。
(三)在血液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FCM通过对外周血细胞或骨髓细胞表面抗原和DNA的检测分析,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2)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4.什么是基因芯片? 目前基因芯片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1)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cMp),是指固着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的DNA 微点阵。
具体地说就是将大量靶基因或寡核苷酸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如硅片、玻璃片、聚丙烯或尼龙膜等载体上,这就是基因芯片。
(2)目前基因芯片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1)测序: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针与样品进行分子杂交产生的杂交图谱而排列出待测样品的序列。
(2)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用基因芯片进行的表达水平检测可自动、快速地检测出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
(3)基因诊断:从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与DNA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标准图谱;从病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与DNA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病变图谱;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图谱,就可以得出病变的DNA信息。
(4)药物筛选:利用基因芯片分析用药前后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基因表达的差异,从基因水平解释药物的作用机理。
5.什么是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的特点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 (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至数百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的特点:体积小,信息量大,能高效、快速和低消耗地进行各种原位组织学的研究和观察,并有较好的内对照及实验条件的可比性。
免疫组化复习题1.试述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优点。
应用免疫学及组织化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进行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主要优点:1.原位的化学。
2.呈色反应。
3.形态、代谢、功能三结合。
4.方法上一通百通。
5.定性可靠、定位准确、定量可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6.跨学科的广泛应用。
2..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有哪些?按标记物质: 1.免疫荧光法; 2.放射免疫法;3.酶标法;4.免疫金银法。
按染色步骤:直接法;间接法按结合方式:抗原-抗体结合(PAP法)亲和连接(ABC法、SP法)3..简述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作用。
1.确定细胞类型;2.辨认细胞产物;3.了解分化程度4.鉴定病变性质5.发现微小病灶;6.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7.确定肿瘤分期8.指导治疗和预后; 9.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 10.寻找感染病因4.免疫组化中组织固定的目的是什么?组织固定应注意哪些问题?为更好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形态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有必要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
固定的作用不仅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性和内源性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性抗原,可有效防止组织自溶坏死、抗原丢失弥散。
组织固定应注意哪些问题?1.标本离体后30分钟内应进入固定液或贮存于液氮罐内或-70℃冰箱内低温保存。
2.空腔器官需依照规范方法剪开后固定。
3.实质性器官须由器官背面,沿长轴每间隔2cm纵向平行剖开,切成数片再固定。
4.微小组织和液体沉淀物,须先用拭纸或滤纸妥为包裹后固定。
5.为什么要进行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方法有哪些?因为部分抗原在甲醛固定过程中发生蛋白之间的交联及醛基的封闭作用而遮蔽抗原决定簇,使免疫组化标记敏感性明显降低。
通过抗原修复,使得细胞内抗原决定簇重新暴露。
抗原修复方法有:化学方法:酶消化方法,常用有胰蛋白酶及胃蛋白酶;物理方法:热引导抗原决定簇修复,常用有单纯加热、微波处理和高压加热。
6.免疫组化染色中一般应设臵哪些对照?免疫组化染色中对照片设臵非常重要,它是判断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依据,而且也是检测每一个抗体的质量标准,没有对照的免疫组化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包括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自身对照。
替代对照,回收实验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一抗由PBS或非免疫血清取代。
阳性对照用已知含有检测抗原的切片作阳性对照。
自身对照如actin、CD34在正常组织中血管壁肌层应为阳性,vimentin可以间质细胞对照, desmin以血管壁及肌束为对照,S-100蛋白以神经末梢为对照等,如应为阳性的组织是阳性,则免疫组化技术正确,如为阴性,则表明染色技术或试剂质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