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公民行为(课资参考)

组织公民行为(课资参考)


组织遵从 从内心接收接受组织规章制度组织程序和文化习俗。
个体主动性 组织成员的行动超越了本职要求,主动与其他组织 成员沟通以提高个体和组织的效能
自主进取 自觉增进知识技能和为组织做贡献的能力。
公民美德 组织成员作为公民,所承担的责任。
课堂借鉴!
11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充当了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减少人际矛
运动员精神 员工在非理想化的环境下毫无抱怨坚守岗 位
责任意识 严肃认真,尽心尽责地对待工作
公民美德 积极参加和自觉关心组织各项活动。
课堂借鉴!
10
组织公民行为维度
维度
主要内容
助人行为 包括自愿帮助他人,预防工作有关问题的发生
运动员精神 毫无怨言地容忍工作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方便和 负担的一种意愿
组织忠诚 维护组织声誉,保护组织资源,提高组织魅力,推 动组织发展等。
组织公民行为
课堂借鉴!
1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形成
目录
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基础 组织公民行为维度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课堂借鉴!
2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形成
20世纪30年代后 期巴纳德提出:对整 个组织系统而言,组 织中的每一个个体的 合作意愿是不可或缺 的。
课堂借鉴!
3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形成
施恩定义了心理契约理论:在组织中,每 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 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 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造 负面的影响,例如离职率的 提高,工作业绩的降低。
课堂借鉴!
7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基础
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基本观点: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 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取得报酬的绝对 量,而且也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 相对量。程序公平有利于强化公 民组织行为。
支持性领导、变革型领导特征与组织公民行为 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此外,领导—下属交换也与组 织公民行为存在相关性。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作用对 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也十分重要。
课堂借鉴!
14
组织公民行为实例
重庆市拥有一家2000多名职工的第五棉纺厂,厂里 的黄厂长办事果断,敢罚敢管。起初虽然起到了一定的 效用,但时间长了,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工人的 生产效率越来越低,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上级主管部门 免去了黄厂长的职务,调一个姓李的新厂长接替他。李 厂长进厂后首先到车间跟班劳动。征求车间干部和普通 工人的意见。工人们说:“谁不希望把五棉搞上去啊, 但厂长应信任我们,不要把我们当犯人一样待!”“这 样狠罚工人,比资本家还资本家!”干部们说:“职工 收入低,困难很多,领导应关心他们的疾苦,把严格管 理与感情激励相结合。”李厂长召开厂长书记办公会, 随后又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宣布自己的施政方针—“严 格管理加微笑管理。在五棉让工人做安排,让五棉充满 爱。”他说到做到。
能提升同事和管理者的生产力。 自愿合作行为能使组织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减少不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及跨团队的工作协调沟通。
过创造一个使人更加愉快工作环境,从而吸引和保留 高素。
质的员工提升组织绩效的稳定性,增强对环境变化的 适应能力。
课堂借鉴!
12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们普遍发现的是五大人格中的因素--责任 感因素对某些形式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研 究证实个体的态度变量中有一些变量与组织公民行为 之间存在着较为强烈和稳定的关系。
课堂借鉴!
15
组织公民行为实例
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每天早晨上班时他 和其他厂领导在厂门口迎接厂职工,下班后进行家庭 访问,了解各层职工的困难和要求。工厂规定:坐班 车,干部自带板凳,把座位让给一线工人;分房子, 一线工人加两分;分煤气罐的标准,工人10年工龄, 干部12年工龄。中秋节时,组织单身职工赏月晚会, 每个单身宿舍都装上了吊扇;春节时,又召开退休工 人座谈会。与此同时,在全厂开展了“爱党、爱国、 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的五爱竞赛,党员带头, 群策群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私拿公 物的现象大为减少,年终时不仅还清了260万欠款,而 且盈利480万元!
卡茨 和 卡恩提出一个组织要高效的工作,员 工的行为必须满足下列三种情况: 1.员工必须参与并且留任在组织中 2.员工的行为必须符合组织特定角色的要求 3.员工在获得超越角色要求的组织目 标时,必须具有创新及自发性行为
课堂借鉴!
4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形成
1983年美国学者奥根基于上述的第三种行为 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即把这种员工自愿作 出的行为,这些行为没有直接而明确的获得组织 报酬系统认可,但从整体上提高了组织的效能。
课堂借鉴!
5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基础
基于亚当.斯密的交换学说,乔治.霍曼斯 认为,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不论是物质还是 非物质生活,都是一种交换活动。
个体与组织存在一种社会 交换关系,而非单纯的物质经 济交换,有些行为会超出工作 角色的要求来回报组织,信任 是社会交换的必要条件。
课堂借鉴!
6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基础
课堂借鉴!
8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基础
1.需求是有层次的
2.只有在满足低层的需求之后才能晋升为高 层次的动机。
例:铁人王进喜,雷锋等,他们是组 织公民行为的最好例证,这种行为定不是 交换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对价值的 追求。
课堂借鉴!
9
组织公民行为维度
维度 利他行为
主要内容 助人行为
文明礼貌 对别人表示尊重的礼貌行为
在工作特征因素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发现的是 任务反馈、提供内在满意度的工作任务与组织公民 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工作任务的重复单调性与 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课堂借鉴!
13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表明员工感知到工作情境中具有符合社会 期望的价值观以及激励性的工作特性与组织公民行为 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这些组织价值观包括尊重员工、 注重质民行为实例
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动积极性更加高涨,干 群之间、职工之间形成了和谐、融洽、宽厚、团结的 气氛。12月6日停电,中班停产。下午2:15提前供电, 工厂来不及通知,工人们自动来厂上班,有些不当班 的工人也来了,不到半小时全厂3万多纱锭全部转动起 来。 工人搞气流纺纱生产线,缺100万元资金,工人 们自动集资,有的职工为此卖掉了高档电器。结果第 二年利税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李厂 长把这种工作方法概括为“以爱为核心的第一要素工 作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