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众多高等级公路相继投入运营,然而,许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不久,便逐渐出现包括裂缝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损坏,所以必须要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路面施工的程序作了阐述,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原因与防治探制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损害原因;质量控制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包括路面底基层,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称做路面基层,
简称基层;在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做路面底基层,简称
底基层.用沥青作为胶结材料铺筑于基层上的结构层称为沥青面层,沥青面层包括沥青下面层,沥青中面层和沥青上面层. 沥青面层是位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大气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1.工程概况
某工程路面采用沥青混合料结构。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进口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 70,中、下层沥青混合料采用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

路面结构为20cm的水泥稳定类(稳定石屑、稳定碎石、稳定沙砾) 底基层,4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cm的沥青下封层,4cm的ak-16a 上面层,5cm的ac-201中面层,6cm的下面层。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优质高效地
完成了路面的施工任务,较好地满足业主和设计要求。

2.施工准备
2.1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首先对所备集料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和检验,施工的粗、细集料、矿粉和重交沥青经过具有试验资质并得到交通主管部门认可的实
验室,在试验合格后使用。

2.2施工机具的检查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使其处于良好
的状况。

保证施工机具的数量、型号和质量上与工程施工相配套。

2.3下基层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之间铺1cm的下封层。

做法是: 在基层上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pk-p高渗透力乳化沥青。

封层油选用
ah-70热沥青,洒布量以1kg/m2 控制,要洒布均匀,覆盖率达60%~70%。

在面层施工前,应检查下封层的完好性。

2.4 铺洒粘层油
粘层油应采用与面层所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或稀释制成,技术指标符合规范jtj032-94中表c3 的要求。

2.5 沥青面层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均匀和级配准确,材料准备要遵循以下原则:
(1)耐高温性能、表面抗滑性能和配合比掺配性的保证。

粗集料着重控制集料棱角性、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优选料源特性稳定、用反击式破碎工艺生产的粗集料。

(2)细集料采用天然砂或人工制砂。

用天然砂可提高施工和易性和压实性,其比例不宜超过8% ,否则,可能出现不利的“驼峰”配合比曲线(013 mm~016 mm级配范围内出现拐点) ,导致压实不稳定;还会使矿料间隙率vma 降低。

2.6 施工试验段
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要按实际使用的材料、生产配合比和施工机械,铺筑约100 m的试验路段。

检查、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运输、摊铺、压实的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并按设计要求检查施工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及马歇尔稳定性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

3.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碾压
3.1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拌和
(1)必须采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和。

在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输出沥青和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用作竣工数据入文件。

(2)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分开堆放,并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

(3)加强确定压实度用的马歇尔试件温度的控制,加强与目标配合比制件密度的比对,波动值不宜超过5%。

(4)重交沥青的加热温度应在150℃~170℃的范围,石料加热温度应在160 ℃~180 ℃的范围,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5℃~165℃,超过正常温度高限值30 ℃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废弃。

(5)沥青混合料地拌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结团成块,无严重的粗细料分离,全部矿料
颗粒被均匀裹覆。

3.2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摊铺
本工程使用的摊铺机械是abg 型自动摊铺机。

摊铺应注意的事项:
(1)在铺筑面层混合料前,认真检查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准摊铺。

(2)面层和粘层应连续施工,否则,对表面的所有松散应清扫,直到表面无污物为止。

铺筑面层前,原下层沥青混凝土如受较严重污染,应重洒粘层沥青。

(3)材料连续卸进摊铺机,并立刻进行摊铺。

向摊铺机送料的速率应与摊铺机螺旋布料器的旋转速率相匹配。

保证摊铺幅度内布料均匀、不离析,并应尽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

有条件的可用混合料供料机,以保证摊铺连续和均匀,可以消除摊铺机侧翼收张造成的混合料离析现象。

(4)摊铺时采用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滑靴) 控制高程。

摊铺机应均匀、连续地进行,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m/min~6 m/min 范围。

摊铺速度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以保证混合料平整、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致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

3.3 沥青面层混合料的碾压
(1)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

(2)压实工作应按试铺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

备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狭窄地点压实或修补。

(3)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

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

(4) 初压用钢轮压路机,其驱动轮尽量靠近摊铺机。

初压应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修整。

复压采用串联式双轮振动压路机,同时须采用轮胎压路机。

终压时采用光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不开振动)。

中、下面层,在用轮胎压路机能满足压实度及平整度的情况下,不能用钢轮压路机收光,以免产生横向微裂纹。

(5)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最大密度的情况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开裂。

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不低于135℃,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90℃。

(6) 碾压应纵向进行,并由材料摊铺的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相邻碾压至少重迭宽度为: 双轮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地二分之一。

(7)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其它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温度,使之符合施工要求的温度,再压至无缝迹为止。

否则,必须割掉混合料并重铺,立即将其碾压到无缝迹为止。

4.结束语
保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应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并从上、下基层的施工质量、原材料及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机械配置以及施工人员素质入手,重点抓摊铺、碾压、接缝处
理的施工质量,力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合理的配置,使施工人
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现象需要加强重视,尽早处置。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也是密切联系的。

因此要消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益,需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各个主体各负其责,分头把关,按照行业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能。

■【参考文献】
[1]孙学东.公路路基稳定性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4).
[2]秦培玉.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8,(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