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一、名词解释1.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主要由培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
培养系统包括培养基、恒温装置和震荡培养装置。
检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对血培养实施连续、无损伤瓶外监测。
通过自动监测培养基中的混浊度、pH 值、代谢终产物CO2 的浓度、荧光标记底物或代谢产物等的变化,定性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2.检测导电性和电压的血培养系统:血培养基中因含有不同电解质而具有一定导电性。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质子、电子和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在液体培养基内CO2 转变成CO3-),通过电极检测培养基的导电性或电压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3.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许多细菌生长过程中,常伴有吸收或产生气体现象,如很多需氧菌在胰酶消化大豆肉汤中生长时,由于消耗培养瓶中的氧气而首先表现为吸收气体。
而厌氧菌生长时最初均无吸收气体现象,仅表现为产生气体(主要为 CO2),因此可利用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4.采用光电检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终代谢产物C O2,引起培养基p H 值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
利用光电比色检测血培养瓶中某些代谢产物量的改变,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5.BacT/Alert自动血培养系统:系统在每个培养瓶底部装置一带含水指示剂的CO2 感受器,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其释放出的CO2 可渗透至感受器,并与感受器指示剂上饱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游离氢离子使pH 值降低,感受器上的指示剂由绿变黄。
感受器上方的光发射二极管每 10min 发一次光投射到感受器上,再由一光电探测器测量其产生的反射光。
反射光强度传送至微机后,会自动连续记忆并绘成生长曲线图,由微机分析判断阴性或阳性,以此确定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6.Bactec9000自动血培养系统:系统利用荧光法作为检测手段,其C O2 感受器上含有荧光物质。
当培养瓶中有微生物存在时,产生的C O 可与感受器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H +,使pH 值降低,酸性环境促使感受器释放出荧光物质。
从光发射二极管发射的光激发荧光感受器而产生荧光。
光电比色检测仪每10min 直接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此荧光强度随C O2 的产生量增多而增强。
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生长监测系统根据荧光的线性增加或荧光产量的增加等特有标准,分析细菌的生长情况,最终判断阳性或阴性。
7.Vital血培养系统:系统采用同源荧光技术来监测微生物的生长。
与培养基结合的荧光分子在最初具有一定荧光值,当有微生物存在时,其生长代谢过程中或产生C O2、或发生p H 值改变、或氧化还原使电位改变等,均可导致液体培养基内的荧光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成为无荧光的化合物,即发生荧光衰减。
通过光电比色计检测荧光衰减水平,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8.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系统:将物理和化学的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细菌不同的生物学性状和代谢产物的差异,在微量快速培养基和微量生化反应系统的基础上,将细菌对底物的生化类型与已建立数据库类型相比较,即可得出鉴定结果。
9.微生物数码鉴定:指通过数学的编码技术将细菌的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数学模式,给每种细菌的反应模式赋予一组数码,建立数据库或编成检索本。
通过对未知菌进行有关生化试验并将生化反应结果转换成数字(编码),查阅检索本或数据库,得到细菌名称。
10.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实质是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
将抗生素微量稀释在条孔或条板中,加入菌悬液孵育后放入仪器或在仪器中直接孵育,仪器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测定细菌生长的浊度,或测定培养基中荧光指示剂的强度或荧光原性物质的水解,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得出待检菌在各药物浓度的生长斜率,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抑菌浓度M IC 值,并根据C LSI 标准得到相应敏感度。
11.VITEK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原理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理化性质不同,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 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
VITEK 系统可快速鉴定500 多种临床病原菌。
具有20 多种药敏测试卡、90 多种抗生素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测试卡。
还有根据细菌耐药规律而设定的专家系统,可帮助校正和修改结果。
12.MicroScan Walk/Away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系统除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外,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
鉴定板有普通板和快速板两种,普通板获得结果需要16~18h,快速板测定只需2~3.5h,可鉴定近800 种细菌。
药敏部分采用比浊法进行测定。
13.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通过检测微生物细胞利用不同碳源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还原酶与显色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的吸光度以及由于微生物生长造成的浊度差异,与标准菌株数据库进行比对,即可得出最终鉴定结果。
二、选择题【A型题】1.第三代自动血培养系统通常采用的原理是(B)A.放射性标记B.光电检测C.荧光标记D.测压E.测导电性2.Matthus Microbiogical Growth Analyser 系统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是通过检测培养基的(D)A.光电信号B.荧光信号C.瓶内压力D.导电性或电压E.放射性3.ESP系列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原理是(C)A.导电性的改变B.电压的改变C.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D.荧光信号的改变E.光电信号改变4.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第三代自动血培养系统的检测目标为(E)A.H2B.N2C.NOD.O2E.CO25.Bac/Alert自动血培养系统判断阴性或阳性,是通过(A)A.感受器颜色的变化B.电压的变化C.导电性的变化D.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E.放射性强度的变化6.Bactec9000系列自动血培养系统的检测手段为(C)A.同位素标记B.测压力C.荧光法D.测导电性E.颜色变化7.BacT/Alert血培养瓶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B)A.荧光B.二氧化碳C.同位素D.压力E.导电性8.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是(D)A.光电比色原理B.荧光检测原理C.化学发光原理D.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E.呈色反应原理9.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实质是(E)A.K-B法B.琼脂稀释法C.肉汤法D.扩散法E.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10.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主要用于测定(C)A.抑菌圈B.MBCC.MICD.MIC50E.MIC9011.V 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A)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进行鉴定12.M icroScan Walk/Away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B)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进行鉴定13.PHOENIX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C)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进行鉴定14.SENSITITRE ARIS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D)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进行鉴定15.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是(E)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进行鉴定【X型题】1.目前微生物检测、鉴定的自动化系统大致分为(BD)A.自动化细菌检测系统B.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C.自动化真菌监测系统D.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E.自动化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2.自动血培养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自动监测培养基中(ABCDE)A.混浊度的变化B.PH值的变化C.代谢终产物CO2的浓度的变化D.荧光标记底物的变化E.代谢产物的变化3.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自动血培养仪可分为(ABC)A.以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为基础的血培养系统B.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C.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D.采用花村发光原理检测的血培养系统E.采用气液色谱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4.下列系统哪些属于采用光电监测的血培养系统(ABCD)A.BioArgos系统B.BacT/Alert系统C.Bactec9000系列D.Vital系统E.ESP系统5.通常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BDE)A.主机B.培养瓶C.孵育器D.培养仪E.数据管理系统6.BacT/Alert自动血培养系统常用的专用培养瓶有(ABCD)A.需氧培养瓶B.厌氧培养瓶C.小儿培养瓶D.分枝杆菌培养瓶E.真菌培养瓶7.自动血培养仪一般都设有(ACD)A.恒温装置B.自动装卸装置C.振荡培养装置D.监测装置E.真空装置8.第三代自动血培养仪具有以下性能特点(ABCDE)A.以连续、恒温、振荡方式培养B.培养瓶多采用不易碎材料制成C.封闭式非侵入性的瓶外自动连续检测D.培养瓶可以随时放入培养系统,阳性结果报告及时E.设有内部质控系统9.自动血培养仪的常见故障包括(ABCDE)A.温度异常B.严禁空架运转C.瓶孔被污染D.数据管理系统与培养仪失去信息联系或不工作E.仪器对测试中的培养瓶出现异常反应10.B acT/Alert培养仪的组成包括(ABC)A.显示屏B.条形码阅读器C.孵育箱D.数据接口E.温度监测器11.微生物鉴定自动化方法主要有(BCDE)A.生物芯片技术B.临床微生物鉴定系统C.气液色谱分析D.核酸杂交E.化学发光技术12.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BCDE)A.培养瓶B.测试卡C.菌液接种器D.培养和监测系统E.数据管理系统13.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具有以下性能特点(ABCDE)A.自动化程度较高B.检测速度快C.具有较大的细菌资料库D.功能范围大,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E.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强大14.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维护应注意以下方面(ABCD)A.严格按照手册规定进行开、关机及各种操作B.定期清洁比浊仪、真空接种器、封口器、读书器及各种传感器C.定期校正比浊仪,用标准菌株测试各种试卡,并做好质控记录D.建立仪器使用以及故障和维修记录E.定期由工程师作全面保养,并排除故障隐患15.理想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ABCDE)A.检测速度快B.准确率和分辨率高C.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D.检测成本低E.可鉴定的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种类多三、简答题1.简述自动化血培养系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