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姓名杨利刚班级A0811 实验室203 组号28 学号28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实验三Simulink建模与仿真实验成绩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imulink的相关知识
2、掌握Matlab/simulink提供的基本模块库和常用的模块
3、掌握simulink建模仿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
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并且提供了交互式图形化环境和可定制模块库来对其进行设计、仿真、执行和测试。
Simulink基本库是系统建模中最常用的模块库,原则上一切模型都是可以由基本库中的模块来构建,为了方便专业用户使用,Simulink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模块库,如为通信系统和信号处理而提供的CDMA参考库、通信模块库和DSP模块库等,但是,建议初学者不宜过多使用这些专业库,而应当从所建摸的系统原理入手,利用基本模块来构建系统,以深入理解系统运行情况。
Simulink的常用库模块有12个:
(1)连续时间线性系统库;(2)非连续系统库;(3)离散系统库;(4)查表操作模块;(5)数学函数库;(6)模型检查和建模辅助工具;(7)端口和子系统;(8)信号路由库;(9)信号属性转换库;(10)信号源库;(11)信宿和仿真显示仪器库;(12)用户自定义函数库。
Simulink的建模主要是子系统的建模,子系统建模完成后,再对其进行封装,即完成了一个基本模型的建立。
三、实验内容
1、现有对RLC充放电电路进行仿真的模型。
请参照仿真模型,进行Simulink的建模仿真,相关参数按照例题中的参数设置。
建模仿真过程:
1)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simulink,启动simulink模型窗口2)建立模型
3)设置参数
仿真模型: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建模方式不影响实验结果(或者是会影响用算速度和精度,但本程序看不出来)。
四、实验报告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对于同一个问题,建模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他们的结果总体趋势都是相同的,细节方面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