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物及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牛物在英牛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指动物有机体与其他动植物之间的互惠或敌对关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综合研究冇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研究牛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情的总和。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或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牛•物牛•长、发育、牛•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了也可以被看做环境因了中对上生物起作用的因了,而环境因了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作用):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任何一个单因了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所以生态因了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2、主导因了作用:在诸多环境因了中,有一个生态因了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称为主导因了,主导因了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了也发生变化。
例如,光合作用时,光照是主导因了,温度和二氧化碳为次要因子。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坏境屮的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対牛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为对牛•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用阶段对生态因了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了对生物的作用也貝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造成的。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屮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重要性,尤其是主导因了,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所以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局部是能补偿的。
如在一定条件下,多个牛•态因子综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一因子在最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同样可以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他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Liebig最小因了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授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ord耐性定律:一种牛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 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steno为狭窄,eury为广★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驯化:锻炼乂称驯化,即牛•物对新环境的适应。
★指示生物: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的生物。
★光周期: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冇一定昼復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牛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牛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有效积温法则:k=N(T-T0)k一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它是个常数T—当地该时期平均温度(°C)T。
一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C)N—天数(d)★物候学:研究生物的季节性节律变化与环境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休眠:牛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牛理机制。
★旱牛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长期耐受干旱环境,冃•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英形态或生理上出现了许多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更多的吸收水分。
许多旱牛植物叶面积很小, H.气孔下陷,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收缩,使叶面卷曲,尽量减少水分的散失。
另一类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能贮备大量水分,同样适应干旱条件下的生活。
除形态适应外,在牛理上,它们的原牛质渗透势特别低,使植物能够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不至于发生反渗透现彖而失水。
★盐土植物的分类(根据对盐类适应特点):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种:形态相似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棊木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种群:是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种群密度:以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表示。
★单体生物:各个体保持基木一致的形态结构,它们都冇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标志重捕法:N:M = n: mM—标志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数N—样地上个体总数★构件生物:由一个合了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年龄椎体的类型:1、增长空种群椎体呈典型金字塔型,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
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种群椎体形状介于1, 3两类Z间,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3、下降型种群椎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
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不断衰退的种群。
★种群增长率(r) r = InRo/T R。
一世代净增殖率T—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
★内禀增长率(口):人们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排除捕食者和疾病,在这种人为的“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就能观察到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生物入侵: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发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种群的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
检验指标:方差/平均数比率,即S'/m若S2/m = 0属均匀分布若S'/m = 1属随机分布若S7m显著>1属成群分布第四章种群生活史★生活史: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成为生活史。
★生长:两种含义,一种为牛物体生物物质的增加,另一种为牛•物细胞数量的增加。
★发育: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代相似的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繁殖:有机体产出与自己相似后代的现象。
★扩散:是指牛•物个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牛境转移到另一个牛境中。
(植物的扩散是被动,动物的扩散是主动)★繁殖价值:所谓繁殖价值,是指在相同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牛: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 包括现时繁殖价值或当年繁殖价值和剩余繁殖价值两部分。
★亲木投资:冇机体在生产了代,以及抚育和管护了代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
★繁殖成木: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或资源的所有消费。
★ 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在牛活史中,只繁殖一次就死广的牛•物称为一次繁殖牛物;而一生中能够繁殖多次的生物称为多次繁殖生物。
r选择和k选择:某些相关特征r选择k选择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比较冇规律,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数量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力种内、种间竞争多变,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选择倾向发育快、增长力高、提而生育、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延迟生育、体型小、一次繁殖体型大、多次繁殖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最终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力两种繁殖策略者繁衍数量的波动性与稳定性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O没有有意义的相关影响+对种群特征有利-种群生长等受抑制类型种1种2特征1.偏利作用+O种群1偏利者,种群2无影响2.原始合作++对两物种都有利,但非必然3.互利共主++对两物种都必然有利4.中性作用O O两物种彼此无影响5.竞争:直接干涉型—一物种直接抑制另一种6.竞争:资源利用型——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7 •偏害作用—O种群1受抑制,种群2无影响&寄生作用+—利鴉1寄生者,通常较宿主2的个体小9.捕食作川+—种群1捕食者,通常较猎物2的个体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基本类型★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授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3/2自疏法则: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高密度播种卜•植株的继续牛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广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
★领域性: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种间竞争:是指具冇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1、高斯假说:(P102)2、L otka Vol terra 模型:dN】/dt=r】Ni (ki-Nj/kiN-种群大小t-时间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环境容纳量★牛态位:在自然主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迸及具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他感作用:他感作川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冇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环境Z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冇明显控制作川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群落的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川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血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生活型:牛物対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
★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外貌。
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用群落的首要特征。
3、具有一定的结构。
牛物群落是牛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貝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