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大作业

结构力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专业: 201 年 月
课程名称【编号】: 【 】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名词,请任选5个作答,每个4分,共计20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进行力学计算以前,必
须加以适当地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显示其基本的特点,用一个简化的
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2、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在任意荷载作用下,
几何形状和位置保持不变的体系。

3、自由度:是指物体或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变化的几何参数的数目。

即确定物体或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4、约束(或联系):用于限制体系运动的装置
5、叠加原理:结构中有一组荷载(外力、温度、支座沉陷等)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等于每一荷载单独作用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的总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刚架内力计算步骤。

答:(1)求支座反力。

简单刚架可由三个整体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三铰刚架及主从刚架等,一般要利用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求支座反力。

(2)求控制截面的内力。

控制截面一般选在支承点、结点、集中荷载作用点、分布荷载不连续点。

控制截面把刚架划分成受力简单的区段。

运用截面法或直接由截面一边的外力求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

(3)根据每区段内的荷载情况,利用"零平斜弯”及叠加法作出弯矩图。

作刚架Q、N图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求控制截面的内力作出;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作出M图;然后取杆件为分离体,建立矩平衡方程,由杆端弯矩求杆端剪力;最后取结点为分离体,利用投影平衡由杆端剪力求杆端轴力。

当刚架构造较复杂(如有斜杆),计算内力较麻烦事,采用第二种方法。

(4)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

各截面上的内力用该杆两端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并把该端字母列在前面。

(5)注意结点的平衡条件。

2、简述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答:(1) 验算结构的刚度。

校核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限值,以防止构件和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2) 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基础。

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要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

(3) 结构制作、施工过程中也常需先知道结构的位移。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几何组成分析:本题共3个体系如图1,图2,图3所示,任选2个进行分析,每个10分,计20分。

图1 图2 图3
解:
对图1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时,可把地基作为一个刚片,当
中的T字形部分BCE作为一个刚片。

左边的AB部分虽为折线,但本身是
一个刚片而且只用两个铰与其他部分相联,因此它实际上与A、B两铰
连线上的一根链杆(如图中虚线所示)的作用相同。

同理,右边的CD
部分也相当于一根链杆。

这样,此体系便是两个刚片用AB、CD和EF三
根链杆相联而组成,三杆不全平行也不同交于一点,故为几何不变体
系,而且没有多余约束。

对图2所示体系有:去二元体DEBF;去二元体FBC;去二元体
CB;AB杆件与地基刚接构成刚片;整个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AB为基本部分,其它为附属部分。

对图3所示体系有:DE杆件与地基构成几何不变体系;CB刚片与地
基之间用AB链杆和C处两个平行链杆相连接,三个链杆不平行也不交与
一点满足二刚片规则,故CB与地基构成几何不变体系;BD链杆为多余
联系;故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结构位移求解:本题共2题,任选1题作答,计20分。

(1)试求如图4所示外伸梁C点的竖向位移。

梁的EI为常数。




图,分别如图(b)、(c)。

BC段
图是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AB段
图不是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现将其分解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

由图乘法可得
3、超静定结构求解:本题共2题,任选1题作答,计20分。

(1)用力法作图6所示结构的M图.EI=常数。

图6
解:因为结构对称荷载反对称,可利用对称性如下
q
q
q
q
2q
q
q
对称半结构用位移法求解
q
2ql2/72
4ql2/72
4ql2/72
2ql2/72
对称弯矩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