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车总体复习

机车总体复习

1-1概述1.轨道交通车辆有以下特点:自导向、低阻力、编成列、限尺寸。

轨道交通车辆的分类:一、按用途分:客车和货车。

二、按车辆的轴数分:四轴车、六轴车、八轴车。

三、按有无动力分:机车、动车;车辆、拖车。

2机车作用: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机车分类1.、按机车轴数分:四轴车。

轴式为B0-B0;2.六轴车。

轴式为C0-C0、B0-B0-B0;3.八轴车。

轴式为2(B0-B0);4.十二轴车。

轴式为2(C0-C0)、2(B0-B0-B0)。

3、传动装置分类:a直-直流电力机车b交-直流电力机车c交-直-交流电力机车当前,由交直交电压型变流装置和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构成的交流传动系统已成为世界电力机车电传动技术的主流,这就是通常我们称之为交直交电力机车。

4按功能单元分:车体,走行部,牵引缓冲连接装置,制动系统,动力单元与传动控制系统,辅助系统。

5按性质分:1)机械部分:车体、转向架、连接装置(2)电气部分: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

(3)空气管路系统:风源、控制气路、辅助气路和制动机4部分6直流电力机车使用的是直流电源和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7电力机车的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支承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

1.车体用来安装电气设备和辅助机组,为乘务员操纵机车提供工作场所。

2.转向架用来承担机车重量,产生、传递机车牵引力及制动力,实现机车在线路上的行驶;3.牵引缓冲装置是机车与列车的连挂装置。

8电力机车的空气管路系统包括风源、控制气路、辅助气路和制动机4部分。

分别实现机车的空气制动、机车上各种设备的风动控制,并向各种风动器械供风。

•风源部分用来产生、净化、储存压力空气;•控制气路为机车气动电器提供动力;•辅助气路为机车辅助风动器械提供动力;•空气制动机操纵列车的制动、缓解和保压,实现对列车的调速、停车操作。

9机车轴列式是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机车走行部分结构特点的一种简单方法。

规则:以英文字母表示动轴数,如A、B、C对应1、2、3.注脚0表示每一动轴为单独驱动。

无注脚表示每台转向架的动轴为成组驱动。

数字之间的“-”表示转向架之间无直接的机械联结。

例如:C0-C0,表示机车为两台三轴转向架,动轴为单独驱动,如DF11。

B0-B0,表示机车为两台二轴转向架,动轴为单独驱动,如DSS8。

B0-B0-B0,表示机车为三台二轴转向架,动轴为单独驱动,如SS4。

2(B0-B0),表示2节B0-B0型机车重联,如SS4。

101.构造速度机车结构(如零部件的强度、走行部的动力性能以及机车效率等)所允许的机车最高安全运行速度称为机车的构造速度,又称机车最高速度。

机车构造速度必须与列车的最高允许速度及制动能力相适应。

目前我国机车的构造速度:客运为120-160km/ h,货运为80-100km/h,通用机车为100-120km/h,调车机车为50-90km/ h2.持续速度机车在全功率下能长时间连续运行的最低速度称为持续速度。

机车以持续速度运行时,牵引电动机的电枢电流称为持续电流,当机车运行速度低子持续速度时,电机的电流超过了持续电流,电机绕组严重发热,电机绝缘的温升过高,这会影响使用期限,严重时会烧毁电机。

1. 轴重:机车在静止状态时每个车轮加于钢轨上的重量。

2. 粘着轴重:机车所有动轮作用于钢轨上的垂直重量。

3.每延米轨道载重:车辆总质量/车辆全长(站线有效利用指标)4.通过最小区线半径:调车工况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121.牵引特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运输要求,所设计的机车速度随牵引力变化的关系,即v=f(F)。

通常P=FV=常数,称为“牛马特性”。

2.机车的标称功率机车各牵引电动机输出轴处可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之和。

3.热效率通常指发动机中产生的机械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13尺寸参数:1.车辆全长、最大高度、最大宽度:车辆两端车钩钩舌内侧距离(19.8m/29.7m);车顶最高点至轨顶面距离(3.25m);车体最宽处尺寸(2.6m)。

2.车辆换长:是车辆换算长度标记。

当车钩处于锁闭位置时,车辆两端车钩钩舌内侧面间距离(以m为单位)除以11 m 所得之值,为该车辆换算长度数值。

3.车辆定距:相邻转向架中心距(除长大货车外,车辆定距一般在18m之内。

);4.转向架固定轴距:转向架前后车轴中心距(我国新造货车二轴转向架固定轴距多为1750mm,新造客车二轴转向架固定轴距多为2400~2700mm。

)。

5.车钩高和地板面高:钩舌外侧面和地板面至轨顶的距离(一般须与站台高度相适应,如货物站台高度为1.1m,客车通过台处渡板距轨面高度均为1333mm。

)。

6.车体长宽高:有内外之分,内高约2.15m。

14电力机车的特点及优越性:功率大,速度快。

热效率高,成本低。

综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清洁无污染。

维修便利,成本低。

工作条件舒。

适应能力强。

填空题11.轨道交通车辆有以下特点:自导向、低阻力、编成列、限尺寸。

2.轨道交通车辆的编组形式包括:机车+车辆普通列车和动车+拖车的动车组。

3.机车作用: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

按牵引动力分类: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从用途上分包括: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客货通用机车和调车机车。

4.机车按功能单元划分包括车体、走行部(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钩缓)、动力单元与传动控制系统、制动系统、辅助系统六部分;机车按性质分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空气管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

5.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

由此可见,一般内燃机车在构造上由柴油机、传动装置、车体车架、转向架及辅助装置等五大部分部分组成。

按传动方式不同分:电力传动内燃机车、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两种。

6.电力机车是靠其顶部升起的受电弓从接触网上取得电能后转换成机械能,由电动机驱动运行的机车或动车。

由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

按传动方式不同分:直-直流电力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流电力机车。

动车组,亦称多动力单元列车,它是由动车和拖车或全部动车长期固定联挂在一起运行的铁路列车。

按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分为动力分散动车组和为动力集中动车组.1.为防止车辆运行时与建筑物及设备发生接触而设置的横断面最大允许尺寸轮廓。

包括:机车车辆限界(车限)和建筑限界(建限)。

其中车限分为:无偏移限界(制造限界)、静偏移限界、动偏移限界和动态包络线限界。

2.根据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铁路划分为三级:I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

线路按用途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按平面结构分为线路平面构造包括:直线、曲线、缓和曲线和道岔;按线路的纵断面分为上下坡段和竖曲线及平道。

3.轨道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

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

4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我国直线轨距的标准是1435mm,这也是国际标准轨距。

简称“准轨”;大于者称之为“宽轨”;小于者称之为“窄轨”;1米者称“米轨”名词解释:1轴重:机车在静止状态时每个车轮加于钢轨上的重量。

1.通过最小区线半径:调车工况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2.构造速度:机车结构(如零部件的强度、走行部的动力性能以及机车效率等)所允许的机车最高安全运行速度称为机车的构造速度,又称机车最高速度。

3.持续速度:机车在全功率下能长时间连续运行的最低速度称为持续速度。

4.轮周牵引力:机车动轮从牵引电动机(或万向轴)获得扭矩,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在轮周上产生的切向反力,称为轮周牵引力。

5.粘着牵引力:机把受粘着条件限制而得到的牵引力,称为粘着牵引力6.持续牵引力:在全功率下,对应于持续电流的机车牵引力称为持续牵引力。

7.车钩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克服机车本身的运行阻力以后,传到车钩处用于牵引列车运行的那部分牵引力称为车钩牵引力。

8.机车的标称功率:机车各牵引电动机输出轴处可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之和9.机车轴列式是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机车走行部分结构特点的一种简单方法。

规则:以英文字母表示动轴数,A、B、C对应1、2、3. 注脚0表示每一动轴为单独驱动。

无注脚表示每台转向架的动轴为成组驱动。

数字之间的“-”表示转向架之间无直接的机械联结。

例如:C0-C0,B0-B0,B0-B0-Bo。

10.车辆全长、最大高度、最大宽度:车辆两端车钩钩舌内侧距离;车顶最高点至轨顶面距离;车体最宽处尺寸。

11.车辆换长:是车辆换算长度标记。

当车钩处于锁闭位置时,车辆两端车钩钩舌内侧面间距离(以m为单位)除以11 m所得之值,为该车辆换算长度数值。

12.车辆定距:相邻转向架中心距13.转向架固定轴距:转向架前后车轴中心距。

14.车钩高:钩舌外侧面至轨顶的距离。

15.地板面高:地板面至轨顶的距离。

简答题:16.简述电力机车的基本原理。

电力机车是靠其顶部升起的受电弓从接触网上取得电能后转换成机械能,由电动机驱动运行的机车或动车。

电力机车是一种通过外部接触网或轨道供给电能,由牵引电动机驱动的现代化牵引动力。

电力机车本身不带原动机,靠接受接触网送来的电流作为能源,由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的车轮。

17.简述电力机车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8.举例说明其他轨道交通形式的原理。

第2章转向架构造与原理一、填空题1.转向架的基本组成:轮对、轴箱和轴箱悬挂装置、构架、二系弹簧悬挂(车体支承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

2.按导向方式分: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摆式转向架:自然摆转向架和强制摆转向架。

3.轮对的组成:2轮+1轴,过盈连接,轮轴同转。

4.车轴各部分名称:轴颈、防尘座、轮座、轴身;5.车轮各部分的名称:轮缘、踏面、轮辋、辐板、轮毂、轮毂孔。

6.车轮踏面形状:锥形踏面和磨耗形踏面。

7.轴箱悬挂装置按作用分成三种:弹簧装置、定位装置、减振装置。

8.轴箱与构架的连接方式,称为轴箱定位。

有导框轴箱定位和无导框轴箱定位。

9.油压减振器组成:油液、油缸、活塞、缸端密封、贮油筒、进油阀、防尘罩。

10.构架主要由左右侧梁,一根或几根横梁以及前后端梁组焊而成。

11.车体支承装置又称二系弹簧悬挂装置,是车体底架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弹性连接装置。

12.空气弹簧系统组成:空气弹簧本体、高度控制阀、差压阀、附加气室、滤清器.13.牵引杆装置是用来传递机车牵引力、制动力的装置,可以安设于较低的位置,实现低位牵引,有利于粘着牵引力的充分发挥。

它有3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平行牵引杆、中央斜单杆推挽式牵引扦、中间推挽式牵引杆。

14.驱动装置的作用:实现能量转换,产生轮对驱动力距。

(用高转速、小扭矩的牵引电机驱动低转速、大阻力的动轴)15.牵引电动机在机车上的安装称为电机悬挂。

牵引电机一端支撑在车轴上,另一端弹性悬挂在构架上的方式称为轴悬式(也叫半悬式)将牵引电动机固装在转向架构架上,称为架悬式,牵引电机安装在车体上的方式称为体悬式,由于后两者牵引电动机属于簧上部分,故也叫全悬挂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