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1.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2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984年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4.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55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941年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30个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24个10.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2011年11.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黎族12.()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3.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广东省14.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个15.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947年1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2014年17.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18.《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马戎19.《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文化化2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20个1.“国家—民族”框架下分类管理的表现为()、生态的保护性、其他的优惠性。

ABCD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的原则。

AB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治理理论的兴起,是世界各国政府对()变化所作出的回应,并非学者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套新口号。

ABCD4.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三种关系,分别为()。

ABC 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国家与民族5.多中心治理主体包括()、私人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等各种不同主体形式。

ABCD6.张继焦主任认为,治理有以下哪几大特征?ABCD7.霍特维茨对印度50年中发生的民族暴力事件进行研究,指出事件具有()的特点 ABCD8.张继焦主任指出,根据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状况,将网格划分为()等3个等级 ABD 日常、重点、综合9.1950年代,由林耀华和切博克萨罗夫两位教授提出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关注()的关系。

ABC生态、生产、文化10.张继焦主任指出,网格的每格形成整体一张网,()。

ABCD1.在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方面,“去政治化”和“第二代民族政策”两种理论都认为,国家和政府在“导族际关系发展方向”上很重要。

(1.0分)√2.针对贵州凯里市项目调查,市政府不仅开具了专门的调查通知文件,而且先后责成市统计局、市民族宗教局两个单位负责接待和协助调查。

(1.0分)√3.改革开放以来呈现了各民族更加广泛的“散”“杂”居发展态势。

(1.0分)√4.海南五指山市项目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5.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1.0分)√6.奥斯特罗姆指出,当前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两种常用途径:以政府途径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都是有问题的。

(1.0分)√7.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0分)√8.根据张继焦主任所讲,根据人、地、事、组织、房屋等基本情况,要将网格划分为住宅、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综合等5种类型。

(1.0分)√9.治理隐含着一个文化进程。

(1.0分)×10.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等特质,使得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1.0分)√11.广东连南项目是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12.西方国家以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为主要内容,而中国传统的国家观念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理论,强调“大一统”的思想。

(1.0分)√13.呼和浩特市蒙古族移民属于“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

(1.0分)√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发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新发展。

(1.0分)√15.贵州凯里市项目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16.治理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具有众多不同利益方共同的领域内,进行控17.加强和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重点在于加强党委领导,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等。

(1.0分)√18.中国一直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问题。

(1.0分)√19.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

(1.0分)√20.霍特维茨对印度50年中发生的民族暴力事件进行研究,指出事件几乎全部发生在农村。

(1.0分)×21.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

(1.0分)√22.根据张继焦主任所讲,应对城镇社会治理创新,进行网格化管理。

(1.0分)√23.“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概念和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由费孝通提出的。

(1.0分)√24.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法国和英国向北美、大洋洲殖民扩张,与当地民族互动的过程中,经历了同化政策、熔炉政策而最终形成的。

(1.0分)√25.截至2017年,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治县(旗)约占57%。

(1.0分)√2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分)√27.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培养、信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1.0分)√28.治理理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倾向。

(1.0分)√29.“传统-现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城市移民的研究之中,并具体表现为“对立-同化”分析模式。

(1.0分)√30.在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中,摆正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点。

(1.0分)√31.由于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多样性、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和民众治理能力参差不齐等特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0分)√32.“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良好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

(1.0分)√3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指出,审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不能离开中国社会的整体大背景。

(1.0分)√3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从服务走向管理,提升民族地区政府管理能力。

(1.0分)×35.在伞式社会下的“国家-民族”关系框架下,民族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国家则从属于民族。

(1.0分)×36.张继焦主任指出,青岛有个韩国城。

(1.0分)√37.国内外研究显示,城市多民族化造成了城市民族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关系复杂化,民族矛盾有所增加。

(1.0分)√38.昆明市会泽回族移民属于“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

(1.0分)√39.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民族地区迫切需要解决一些民生问题。

其中,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1.0分)√40.东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

(1.0分)×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1.0分)√42.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碎片化”群体。

(1.0分)×43.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1.0分)√44.民族区域自治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0分)√45.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适应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需要,从阶级分析出发而形成的。

(1.0分)√46.截至2017年,四川省有8个自治州(盟)。

(1.0分)×47.中国的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度较高,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弱。

(1.0分)√48.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1.0分)√4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区相当于市级行政单位。

(1.0分)×50.贵州凯里市项目调查组分别实地考察了一些典型地区和机构,如民族旅游村、工业开发区、新开发旅游区、企业、医院、学校等。

(1.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