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及追究管理办法刘世雄修改后
包商银发〔〕255号
郾城包商村镇银行关于印发不良贷款
责任认定及追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总行营业部,各分行,鄂尔多斯支行、锡林郭勒支行、呼伦贝尔支行: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市场细分的完成,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在实现了持续、稳定、良好的发展,原有的微小贷款政策、制度、流程已无法满足微小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
为此,总行微小企业金融部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增加了业务发展需要的相关文件,现将《包商银行微小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及追究管理办法(试行)》下发给你们,请各分支机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学习掌握,严格遵照执行。
《关于下发包商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有关制度的通知》(包商银发[ ]157号)中原有微小贷款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微小企业金融部反馈。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
郾城包商村镇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
及追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以及《郾城包商村镇银行授信工作尽职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是指按照《郾城包商村镇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规定的风险分类标准和相应程序认定为次级类及以下的微小企业贷款。
第三条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在考核整体质量及综合回报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追究或免除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
第二章职责权限
第四条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工作组实施。
第三章责任认定及追究范围
第五条我行贷款业务按照我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和相应程序认定为不良贷款的均应按本办法进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有关责任认定结果、责任追究(或免责决定)及处罚决定作为损失类资产核销的前提
条件。
第六条责任认定及追究对象是指对在贷款调查分析、决策审批、放款支付、贷后管理以及日常管理中存在责任行为且负有责任的各环节信贷人员。
主要包括:贷款调查分析及维护的信贷员、后台人员、支行主管、各级拥有受权权限的审批人员。
第七条责任行为是指信贷人员在贷款调查分析、决策审批、放款支付、贷后管理以及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违反授信业务管理和操作流程的有关规定、或违反授信尽职有关规定、或发生职业道德风险而且与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因果关系,或对不良贷款形成存在重大关联关系的行为。
第八条按照“首问负责”原则,存量贷款客户由调查分析的信贷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原则上不移交。
如确因异地工作调动等符合贷款组合移交条件的,移交以后客户贷款出现逾期的由接收该贷款的信贷人员承担清收责任,移交该笔贷款的信贷员应协助维护和催收;如移交时贷款已处于逾期状态,仍由负责调查分析的信贷员承担清收责任,接收该贷款的信贷员应协助维护和催收。
已调离岗位或移交了客户的微小企业信贷人员在任职期间存在责任行为的,仍须予以问责。
第四章责任行为
第九条调查分析环节相关人员的责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未有效验证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如有)基本信息、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及合法性且调查分析结论与信息资料
反馈的情况不相符。
(二)未对担保人基本信息、主体资格和担保意愿进行有效核实。
(三)擅自或按照她人授意降低授信准入条件或粉饰调查结论。
(四)对不符合授信准入条件的业务,依然提出同意授信建议。
(五)与客户(或她人)串通,参与(或配合)其利用银行信贷资金从事不正当交易。
(六)隐瞒调查信息中明显存在的重大问题或风险隐患。
(七)其它经认定与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因果关系,或对不良贷款形成存在重大关联关系的行为。
第十条决策审批环节相关人员的责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对不符合授信准入条件的业务给予审批经过。
(二)未按审贷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进行授信业务决策审议,忽视信贷人员调查分析及授信建议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导致决策结果存在严重缺陷或决策意见不明确。
(三)超越授权或者变相越权决策审批授信业务。
(四)违反“一票否决”原则,强行授意或干预、阻挠其它审贷会成员的独立决策,或对决策审批的授信事项不作独立判断,不发表决策意见。
(五)明知(或有明显迹象显示知晓)授信用途不符合授信业务相关规定,依然给予审批经过。
(六)擅自降低授信准入条件,或为使客户满足授信准入条件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