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0引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且分布不均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条件下实现的,未来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
高速铁路具有安全性能好、运输能力大、旅行时间短、能源消耗省、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轻、服务质量高等优势。
因此,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对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速铁路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1.1修建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极大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运力保证中国是一个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能源、原材料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使得区域间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量和长途客周孝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100038)摘要: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
在中国主要运输通道建设高速铁路,将极大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有效供给,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与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形成新的产业带,将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革,为沿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高速铁路;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10)06-0019-04Abstract:From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We discussed the active role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including:en-suring smooth flow of inter-regional transport,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promoting the rapid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the transfer of industries,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in-dustrial belt,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raising the level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trade,tourism and real estate.Key words:high speed railway;construction;regional economic;coordinated development高铁论坛192010年第6期·总第98期铁道经济研究·双月刊RAILWAY ECONOMICS RESEARCH流很大。
原油、钢铁、木材、农资等大宗物资的75%以上靠铁路运输,煤炭靠铁路运输的比重接近60%。
2009年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31.75%,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总周转量(不包括远洋运输)的30.55%,铁路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十分突出。
2009年中国铁路完成换算周转量33118亿t ·km ,铁路运输强度达到3875万t ·km/km ,居世界第一。
京沪、京广、哈大、京沈、陇海五大繁忙干线平均运输强度为全国铁路平均负荷的3.4倍,干线能力利用率已达90%以上。
其中京沪铁路平均客流密度已达5318万人·km/km ,平均货流密度5484万t ·km/km ;京广铁路平均客流密度已达5425万人·km/km ,平均货流密度5932万t ·km/km ,长期超负荷运输。
因此,在中国主要运输通道建设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将极大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有效供给,为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区域合作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
预计未来高速铁路网形成和对既有铁路进行重载扩能改造后,中国铁路将形成贯穿全国、能够实现客货运输大出大入的区际干线网络,成为区际间客货运输的主力。
1.2修建高速铁路,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人员、信息的交流,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东西跨度5400km ,南北相距5200km ,各大区域间相距遥远,人口分布面广。
这些特点使得客货运输的平均运距相对较长。
区域间的合作,需要物资、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顺畅、高效流动,就必须要有相适应的顺畅、高效运输系统。
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其最高时速可达350km ,使旅客在途时间大幅度缩短。
同时建设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可以极大地改善既有铁路货物运输条件,使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大幅度提高。
郑西高速铁路开通后,从西安到郑州只用2h ,用时不到原来的1/3。
时空距离的大幅压缩,将关中、中原两个城市群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中、东、西部地区。
武广高速铁路运营后,武汉到广州1000km 的距离也仅需3h 就可到达,使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相融合。
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
1.3修建高速铁路,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立高效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依赖航空、公路运输等交通方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未来节能环保的高速铁路备受重视与推崇。
美国政府2010年4月公布了构建美国高速铁路网的计划,英国政府也于2010年8月推出了拟用高速铁路替代短程航空运输的计划。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能源、土地资源的供给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强制性约束条件。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建立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交通运输系统。
早在2004年中国就提出构建以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客运系统和提速铁路为基础的铁路快速客运系统。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广高速铁路全线大量采用“以桥代路”,节省了2000多hm 2(3万多亩)土地;高速动车组采用电力驱动,人均能源消耗低,为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沿线实施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并安装了声屏障,既防止了水土流失,美化了沿线环境,又降低了噪声污染;上线运行的列车全部安装了真空式集便装置,实现了污物、污水集中收集和垃圾零排放。
因此,在各经济区域之间、沿繁忙干线发展高速铁路,将构筑中国区域间的绿色交通走廊,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1高速铁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与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可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将会随着当地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短缺被削弱,其所拥有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只有向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地区输出,才能保持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欠发达地区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输入发达地区的资本和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等转移过程中,高速铁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周孝文20路将成为重要的桥梁。
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后,珠三角的经济腹地进一步扩大,使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进发,将带动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转移。
借高铁契机,湖南省已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00多个,广东在湖北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300多亿元。
经济发展滞后和贫困地区的共性之一就是交通不便、缺乏与外部经济的沟通联系,使得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产品无法在全国范围内交流。
而这些地区一旦被铁路网覆盖或辐射,将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拉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
2.2高速铁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形成新的产业带区域经济发展将使区域合作范围扩大。
随着区域合作步伐的加快,地区间经济往来将更加紧密,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消除各种障碍,依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分工合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运输时间的节省会产生许多外溢效益,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对全社会来说,高速铁路可提高区域间合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铁路通道往往会起到连接与沟通区域之间的纽带作用。
沿着铁路通道为基本轴线形成以通道为依托的新的经济带和经济相互紧密关联的城镇群、不同等级和类别的经济中心,从而使通道沿线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辐射宽度和深度。
京沪、陇海、胶济等通道已形成了这种带状区域经济系统。
高速铁路建成后,可以更好地将沿线大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促进经济走廊的加快形成,这些走廊将构成特殊的产业带,市场将更加集中。
武广高速铁路的开通,骤然拉近了中国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珠三角地区敏锐的投资者纷纷“深入”沿线进行投资布局,沿线城市抓住契机加快了开发和产业调整的步伐,一条新的“武广经济带”正在悄然形成。
日本修建东海道和山阳新干线后,在京滨、中京、阪神、北九州等形成了沿太平洋伸展的新的“太平洋工业带”。
2.3高速铁路将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革高速铁路能够增强大、中城市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拓展大中城市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和结构上带来新的变化。
一是空间范围的变化。
中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京津冀城市圈将从目前局限在冀北地区南进到黄河以北地区,长三角城市圈则可以北进到徐淮地区,并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相联结。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中国的三大城市圈中的长三角城市圈和京津冀城市圈联结在一起,构建成新的京沪大都市带。
巴黎至里昂的高速铁路建成后,提升了两个城市的商务活动与旅游。
巴黎的一些公司开始在里昂设立分部公司,管理人员可以在巴黎总部与里昂分部之间当天往返,将巴黎的商务活动延伸到法国南部地区;同时里昂的一些小公司也开始为巴黎的许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将里昂的商务活动延伸到巴黎。
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
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产业结构一方面将向综合性方向演变,取长补短、相互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