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料立磨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生料立磨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生料立磨操作员作业指导书(供参考)一、总则1.本指导书由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编制。

2.本指导书规定了生料磨操作员岗位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与要求,操作及注意事项,交接班制度。

3.本指导书仅适用于中控室生料磨操作员。

4.执行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手册》及《安全手册》。

二、职责与权限及相互关系1.职责1.1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1.2 负责并保证合格生料产质量的完成,努力提高各工序质量。

1.3 确保部门下达的各生产任务经济指标的完成。

1.4 协助中控主任做好生料磨系统的工作,监督、指挥生料磨系统巡检工处理好生料磨系统设备至正常运行。

1.5 负责生料磨系统操作记录的填写工作,要求数据准确填写及时,字迹工整不乱涂乱改保证记录完整、不损坏。

1.6 熟练掌握生料磨系统生产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1.7 负责本岗位各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权限2.1 有权制止非本岗位工作人员的违章操作及行为。

2.2 有权制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中控室。

2.3 有权对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4 有权指挥相关巡检工开展工作。

3. 相互关系3.1 直接对生产部负责。

3.2 与生料磨系统各岗位相互配合。

3.3 协助中控主任完成部门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3.4 生料磨开停机时,须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开停机。

三、原料立磨系统工艺流程简述各种原料按设定的配比,由相应的定量给料机计量后,送至混合皮带输送机(210.12)。

在混合皮带输送机(210.12)上方设电磁除铁器(210.13)和金属探测仪(210.14),防止铁块等金属进入磨内。

入磨前设排除金属异物的两路阀(127.04),如有金属时两路阀将含金属的物料排入外排仓中,该阀也作配料皮带秤实物标定出料口用,正常情况时通过两路阀的原料经三道锁风阀(211.01)入原料磨。

此外本系统还设置了粉煤灰掺入系统。

各原料的配比根据化验室提供的配比由操作员设定。

生料磨采用沈重的MLS3626立磨。

物料通过锁风阀及进料口送到磨盘的轨道上,磨盘转动时,物料通过辊和盘之间的运动被碾压粉碎,被粉碎的一定细读的物料由磨盘的转动离心力向外溢出。

磨盘外沿处有一风环,上升的气流通过风环作用于物料,上升的气流即能阻止物料通过风环下落,也能允许物料中比较重大的废质落入风环下面,经过刮板排出机体。

符合细读要求的物料由气流向上输送,物料到达磨机上部后,由分离器(211.02a)进行分离,将某一细读的物料送出磨机,粒度较大的物料由分离器甩到磨腔内壁上,再落入磨盘,重新粉磨。

符合细读要求的生料经旋风除尘器(211.03)收集后由空气输送斜槽(211.06)运至入入库斗提(220.01)和库顶斜槽入生料均化库。

出磨废气经循环风机入大布袋收尘器,经过收尘器处理后通过窑尾排风机和大烟囱排入大气。

被收尘器收集的细粉经过拉链机入生料入库皮带运往生料均化库。

立磨采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立磨烘干的热源,与来自立磨循环风机的循环风相混合进入立磨。

当窑尾不能提供热风时,由热风炉提供热源。

入生料磨前的管道上设有冷风阀,可调节入磨热风的温度。

循环风机的进口设有调节阀,用以调节磨内通风量。

立磨入口设有截止阀,用于生料磨停磨时,阻止热气流进入磨机。

窑、磨废气处理采用大布袋收尘器。

高温风机后设有增湿塔喷水系统,可根据生产需要调节预热器废气温度。

四、原料立磨开车前的准备工作4.1通知岗位工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所有人孔门、检修门都要严格进行密封,防止漏风、漏料、漏油。

4.2确认系统内所有电动阀门开关动作是否灵活,确认中控与现场阀门开度的一致性。

带有开关限位的阀门,需核对限位是否正确。

4.3确认系统内所有电动阀门开到适当位置,保证料、气畅通。

4.4确认磨机储能器内的氮气压力符合启动条件。

4.5确认所有设备在中控画面上都有妥备信号。

4.6确认现场所有测温、测压及料位检测等仪表电源已供上,现场与中控均有显示并确认信号的准确性。

4.7确认各用气点的压缩空气管路是否畅通,压缩空气压力达到设备的要求,管路内部清理干净。

4.8查看所有润滑站的油压、油温,如油温、压力不够及时通知岗位工调整,必要时提前加热稀油站。

4.9冬季启磨前,提前1小时暖磨,保证出磨气体温度在50℃左右,才允许启磨。

4.10提前开启石灰石取料机,保证石灰石库位在50%以上。

并联系及时供应其它原料,保证下料通畅。

五、原料立磨开、停车顺序5.1开机顺序:生料入库组启动→立磨油站加热器→密封风机组→尾排风机启动→大布袋收尘组启动→减速机油站→立磨液压站→原料磨主电机油站→原料磨主电机组→原料配料站组。

备注:立磨主机部分开机说明① 打开张紧装置液压站球阀门,打开序号接通电源。

② 接通减速机、张紧装置和三道闸门三个液压站的电加热器(减速机<35℃、张紧装置和三道闸门<20℃时)超过38℃时断开加热器。

③ 接通密封风机电机。

④ 接通分离器中减速机的小油泵电机三分钟后,接通分离器中驱动电机的冷却风机和分离器驱动电机。

⑤ 当减速机液压站油箱油温超过38℃时,接通低压泵电机(低压泵电机接通四分钟后,且出口油压达到0.1MP时接通高压泵电机)。

⑥ 接通张紧装置液压站的智能压力变送器(11),(当双金属温度计>20℃时才接通油泵电机,当压力<13MP时,才允许接通油泵电机,磨机运行中压力值低于此值即自动接通,当压力≥20M P时油泵电机停止,系统处于保压状态)。

⑦ 当电接点温度计超过20℃,接通三道闸门油泵电机,同时接通电液换向阀。

⑧ 接通超越离合器。

⑨ 在减速器中静压轴承的电阻温度值小于60℃的前提下,并且超越离合器行程开关1/1接通一秒后接通辅助电机。

⑩ 接通主电机。

5.2停车顺序停车顺序:停原料配料组→关闭入磨热风阀→开磨冷风阀→停主电机→停选粉机→停密封风机→停生料入库组。

长时间停磨时,当油温允许时停主减速机泵站,磨辊润滑系统,立磨停后大约0.5小时后停密封风机。

备注:1.故障停车和紧急停车时的操作:当设备突然停车时,基本的处理程序是:磨系统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首先将磨机及喂料系统紧急停车,然后配合有关系统,调整风量,对系统的各阀门作调节,降低入磨温度,同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判断能否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以决定再次启动的时间,并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生料磨和窑尾废气处理系统处于磨停窑开状态,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以不影响烧成系统的操作为主。

2.如果窑及废气处理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首先在窑系统采取措施后,磨系统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防止事故的发生,待窑系统停车后将磨系统的全部设备停车。

六、运行中的检查事项:6.1皮带秤架及前后托辊轴承有无异常声音。

6.2 皮带秤头、尾轮及平托辊运转灵活。

6.3 皮带机内无物料,皮带无破损,张紧情况及速度要保持恒定。

6.4 挡皮不漏料。

6.5 观察物料运行状况及整齐情况,判断物料内有无杂物,6.6 动力传感器杠杆平衡完好。

6.7 现场各仪表、电流表指示准确稳定。

6.8注意皮带上物料是否均匀、有杂物以免划伤皮带6.9注意胶带输送机电机、减速机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6.10 注意胶带输送机电动滚筒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6.11 检查胶带输送机托辊是否有不损坏不转动的。

6.12 检查胶带输送机逆止器的温度是否正常、有异常振动。

6.13 注意胶带输送机皮带是否跑偏、跑料。

6.14送料过程中密切注视各仪表指示,判断输送情况是否正常6.15 掌握各物料料位显示,与配料岗位密切配合,保证及时均衡供料。

6.16电力液压制动器是否正常打开。

6.17 下料溜子下料是否顺畅,有无异物堵塞。

6.21检查选粉机电机、减速机温度是否正常。

6.22检查磨机振动情况。

6.23检查各油站是否有漏油现象,油位是否正常。

七、设备润滑表序号润滑部位条件润滑油牌号备注国际国内1减速器稀油润滑ISOVG220ISOVG320SP型N220/320极压力工业齿轮油2磨辊废气温度40-60℃ISOVG150SP型150极压力工业齿轮油废气温度55-75℃ISOVG320SP型320极压力工业齿轮油 废气温度70-90℃ISOVG680 SP 型680极压力工业齿轮油 废气温度80-120℃粘度90Cst/100℃ V1=200 特制高温磨辊油(合成润滑脂) 3张紧装置液压站低温地带ISOVG22N22抗磨液压油 中温地带ISOVG46 N46抗磨液压油 高温地带ISOVG68 N68抗磨液压油 4 分离器行星减速器、辅助减速器稀油润滑ISOVG2220 SP 型N220极压力工业齿轮油 5 风机轴承 干油润滑K3K ZL-3锂基润滑脂 国产锂基脂 6 分离器轴承 干油润滑KPF2K ZL-3锂基润滑脂 7 磨辊密封轴承 干油润滑K3K ZL-3锂基润滑脂 8 其它部分 稀油/干油ISOVG68/ K3KN68抗磨液压油ZL-3锂基润滑脂八、立磨参数控制原则及主要参数范围8.1立磨参数控制8.1.1立磨的热源及热风入磨热风大多采用回转窑系统的废气,也有的工艺系采用热风炉提供热风,为了调节风温和节约能源,在入磨前可兑入冷风和循环风。

采用热风炉供给热风的系统,为了节约能源,视物料含水情况可兑入20-50%的循环风。

而采用预分解窑废气作热风源的系统,希望废气全部入磨利用。

若有余量则可通过管道将废气直接排入收尘器。

如果废气全部入磨仍不够,可根据入磨废气的温度情况,确定兑入部分冷风和循环风。

8.1.2入磨风量的控制出磨气体中含尘(成品)浓度应在550-750g/m3之间,一般应低于700g/m3。

出磨管道风速一般>20m/s,并避免水平布置。

喷口环处的风速标准为50 m/s,最大波动范围60%-80%。

当物料易磨性不好,磨机产量低,往往需选用大一型号的立磨。

相比条件下,在出口风量合适时,喷口环风速较低,应按需要用铁板挡上磨辊后喷口环的孔,减少通风面积,增加风速,挡多少孔,要通过风量平衡计算确定。

允许按立磨的具体情况在70%—105%范围内调整风量,但窑磨串联的系统应不影响窑的烟气排放。

8.1.3入磨及出磨风温控制生料出磨风温不允许超过120℃。

否则软连接要受损失;在用热风炉供热风的系统,只要出磨物料的水份满足要求,入收尘器风温高于露点16℃以上,可适当降低入、出口风温,以节约能源。

烘磨时入口风温不能超过200℃,以免使磨辊内润滑油变质。

立磨出口风温通常控制在80-95℃之间。

8.1.4立磨的漏风系统漏风是指立磨本体及出磨管道、收尘器等处的漏风。

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系统漏风会使喷口环处的分速降低,造成吐渣严重。

由于出口风速降低,使成品的排出量少,循环负荷增加,压差升高,由于恶性循环,总风量减少,易造成饱磨,振动停车,还会使磨内输送能力不足而降低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