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临沂第29中学71530教学质量跟踪——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酝酿.﴾ liàng﴿黄晕.﴾yùn ﴿发髻.﴾jì﴿竦峙..﴾sǒng zhì﴿B、唱和.﴾hé﴿肥硕.﴾shuó﴿着落..﴾z huò luó)贮.蓄(Chǔ)C、憔悴..(qiáo cuì) 莅.临(wèi) 彩棱(lèng) 菜畦(qí)D、澹澹.(dàn)窠.巢 (kē) 粗犷.(guǎng) 高邈.(m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咄咄逼人绞尽脑汁伫蓄分歧B、小心翼翼随声附和祈祷水藻C、繁华嫩叶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各得其所花枝招展朗润决别3、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2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作家。

满族人。

主要小说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蒿里行》《龟虽寿》等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美称为“诗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明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2分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6、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2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8、诗词默写:(9分)1)、,小桥流水人家。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 ,____。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________。

4)、乡书何处达?。

5)、《天净沙秋思》中,其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9.(3分)“万物皆有理。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看到灿烂的朝阳,我们会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力量;看到无边的海洋,我们会感受到它包容万象的宽广;,。

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二阅读理解(一)诗歌赏析4分10(1)读下面古诗《观沧海》,回答,每题2分,共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文。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的实景,静动结合,写出了岛上的数目繁多、百草丰美和波涛汹涌的海面。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实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

10(2)、读《次北固山下》,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二)名著阅读10分11. 鲁迅,原名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_______家。

12.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3(1).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3(2).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

13(3).“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这是作者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3(5).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18共16分(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解释下面斜体的词语。

(4分)(1)相委而去(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4)公欣然曰15.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人期行B.俄/而雪骤C.白雪纷纷/何所似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6分)(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17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2分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18. 4分《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四、)课外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完成19-21题,共14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

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

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

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

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

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

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

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

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9、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6分)第②小节:第③小节:第④小节:20、本文通过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6分)21、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三、22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原来,秋天也这样美。

题二:滋润我成长要求:1、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2、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3、如果选择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名字。

5、不少于600字临沂第29中学71530教学质量跟踪——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6DBCC CA 1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13(1).无常. 13(2)《二十四孝图》13(3).无常. 13(4)乌烟瘴气13(5).《狗•猫•鼠》.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17、(1)惭愧。

(2)轻视。

18、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

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