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皮革制作工艺流程(超简单易懂).ppt
皮革制作工艺流程(超简单易懂).ppt
• 有战国时期(2300多年前) 的革制品,革履和革囊。这 些珍贵的出土文物充分证明 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
• 元代已开始到利用植物的皮、 叶、果、根的浸提液鞣革, 这就是植物鞣法的开始。
• 18世纪,近代科学技术逐渐 发展起来,开始对制革的原 理和技术进行研究。1884年 发明了二浴铬鞣法,1893年 发明了一浴铬鞣法。从此加 速了制革工业的发展。 1911-1915年间,在我
• 生皮经“鞣制”后变成皮 革。鞣制方法很多,所以 有鞣制方法在生皮内都会 引起如下变化:
• 鞣制过的皮不腐烂,即 使干燥再回湿也不腐烂。
• 鞣制过的皮干燥后,不会 变成硬而脆的材料,而保 持挠曲性和可用性。鞣制 方法的选择,对所得的成 革的软硬、坚实和延伸性 都有很大的关系。
• 主要的鞣制方法:烟熏、从 树皮或树叶制得的鞣剂、动 植物油和鱼油以及某些盐类。
1刚剥下的皮是湿的,干后变得板 硬,并失去挠曲性和柔软性、 弯曲性,易折断。
2湿态的生皮在湿热气温下,易腐 烂、发臭、掉毛等。
3在65℃以上热水中,会收缩, 温度越高,收缩度越大。
4生皮的卫下,易 被坏。
• 经过鞣制加工后而成的革, 具有如下性质:
• 当前,制革产品向着轻、薄、 软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显示 自然粒纹,突出真皮感的革 更受欢迎。与之配套的化工 材料,突出研制“点金术” 的复鞣剂,多功能的加脂剂 和填充剂,遮盖
• 力强又耐水、耐磨擦的涂饰 剂,防水、防尘助剂等。设 备向高精度、高效率、自动 化以及由单机操作向机动化、 程控自动化方向发展,工艺 向简化工序、缩短周期、降 低成本、减少污染、节约用 水、提高质量方向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 了满足国防,工业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在 力发展制革工业。1950年扩 大牛、羊
• 皮制革的基础上,开辟猪 皮资源,用于制革。1958 年集中技术力量改进和美 化猪革,使猪皮产品的质 量提高。品种增多,为我 国制革工业开辟了广阔的 前途。
• 全国各大城市及中、小城市 都相继建立起了制革厂,设 备已基本上机械化或大部份 机械化,质量普遍提高,部 份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除 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部份 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彻底扭 转了那种出口原料皮。进口 革制品的殖民地局面。
• 科学管理方面急需改进和提 高,这些都是摆在制革作者 面前的迫切任务。
• 在国外,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2000年已使用革制品,古希 腊人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已 有大量革制品,并作为商品 交易。在欧洲中古时期,
• 制革工业得到空前发展, 许多城市设立了制革行会 或制革协会。到本世纪初 期,制革工业已在许多国 家中形成了较大的工业体 系。
• 因此,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是 制革工作者的又一重大任务。
第二节 皮革的由来
• 原始人在寻找遮盖窝棚和覆 盖食物时,不是用大量的树 叶,就是用他们杀死的动物 的皮,由于动物皮面积较大, 较结实和暖和,常常被选作 遮体材料。
• 然而,生皮有三个主要缺点:
–生皮是湿的
• 如果生皮在潮湿状态,特别 是在气候温暖时,会很快腐 烂、掉毛、发臭、最后变成 碎块,(在化学性质上与皮 相似的鱼和肉,处于潮湿状 态也要腐烂。)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皮与革
• 生皮:是从动物体上剥下 的皮,是制革和毛皮工业 的原料。
• 皮革:简称革。是指生皮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鞣
• 制加工处理,改变了它的 性质和外观,满足人们不 同需要,这种不带毛的生 皮加工制品称为皮革。
• 毛皮:(裘或裘革)带毛 的加工制品。
• 未经鞣制加工的生皮性质:
• 如;明矾(硫酸铝的一种形 式)、铬盐、福尔马林等。
• 在发现鞣制使生皮变成有用 材料后,再经过进一步整理 和整饰,生皮有了更多的用 途。皮革已用于:制鞋和各 种衣服;皮包、盘子、盔甲、 工具和武器套装,室内装饰 品、家具等。
• 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种 多样的性质,例如手套革要 求柔软和延伸性,而重革则 要求坚实。这些性质是由原 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变 化而获得的。
• 制革工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制革工业发展概况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 国家之一。我国的皮革制造 已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史前 时期,人们已开始发现兽皮 上长期涂抹油脂,经过搓揉, 使之变软,防水,便于保 存——油鞣革的启蒙。
• 我国的制革工业始于公元前 1700多年的周代,当时的劳 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已掌握 了烟熏法、油鞣法、皮硝法 等制革技术并没有专门管理 制革和毛皮的皮官。从湖南 长沙出土的古墓中
• 许多地区积极利用本地资源 建立了皮革鞣剂、皮革化工 和皮革机械工厂,全国有三 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皮革专业。 同时,许多皮革科研机构和 制革中等专业学院陆续创建 起来,为发展制革工业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我国人口占世界第一,猪的 存栏数量也居世界第一,原 料皮极为丰富。但当前的制 革工业与国家的要求还很不 适应,与先进的工业国家比 较还存在差距,如普及中级 教育、科研水平、化工原材 料、设备、产品、质量,
• 国天津、上海、广州、四川、 甘肃等地相继建立了一些规 模较大的制革厂。同时,铬 鞣猪底革已经开始生产。
•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 统治,对民族工商业排斥和 压制,帝国主义的掠夺,造 成在大量的原料皮出口,大 批的皮革和革
• 制品输入,使我国规模小, 设备简陋质量不变的制革工 业破产,处于朝不保夕的境 地。
• 1 革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 柔软性,不会变硬、变脆 等。
• 2 革不易腐烂,即使干燥 再加湿也难于腐烂
• 3 革的TS一般在65℃以上, 有的达120℃以上
• 如果使生皮充分干燥,这腐 烂作用就停止了(肉和鱼也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干燥 而保存)。晒干的皮也被原 始人用着搭盖窝棚或帐篷, 制作盾牌等等。
• 干皮失去了生皮的挠曲性和 柔软性,而且变得又硬又脆, 在弯曲时易折断,完全不适 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而且 如果再回湿,就会重新开始 腐烂,最后变成碎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