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工作指引
一、指引概述
(一)本指引所称规划批后管理,是指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对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进行的以规划放、验线、规划跟踪检查、规划条件核实等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活动。
本指引所称建设工程,指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划定的用地界线范围内建设的建筑工程,不包括道路及轨道交通类、市政管线类市政工程。
(二)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实施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负责实施规划条件核实工作,并全面统筹和督查规划批后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依法处理规划批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建设行为。
(三)规划管理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同时,向建设单位或个人发放《东莞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后注意事项告知书》。
建设单位或个人负责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以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实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及其他相关工作,并在工程达到相应阶段要求,向相应部门申请和配合完成规划验线、规划跟踪检查和规划条件核实等工作。
(四)建筑物放线、用地现状图测量及规划条件核实测量等应由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按照国家相应测绘
规范及行业标准开展规划测绘工作。
二、放线及验线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制作批后公告牌,并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显著位置设置公告牌进行公告,公告期为公告开始之日至工程通过规划条件核实之日,且不得少于二十日,公告内容应包括许可证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用地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图纸等。
(二)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对平整后的工程场地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建筑物总平面定位图进行放线,放线后由测绘单位出具《放线测量报告》。
(三)公告和放线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可向项目所在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验线手续。
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验线,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或个人在规划放、验线中委托的测绘单位不得相同。
(四)验线工作采取图件核验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经现场检查发现建设工程未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批后公告设置工作的,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应对验线申请作退件处理,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经验线认定无法满足规划要求的,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应对验线申请作退件处理,并要求建设单位或个人重新委托测绘单位进行放线或申请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变更后再申请验线。
建设工程未经验线确认而擅自进入下一阶段施工的,由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移送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处理。
三、规划跟踪检查
(一)建设工程分别完成基础及基础梁、±0.00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项目所在地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跟踪申请。
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到现场查验建筑物的基础标高、±0.00的标高等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由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再重新申请跟踪,逾期不整改的将移送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处理。
(二)建设工程施工至首层平面、二层平面、其它层平面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项目所在地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跟踪申请。
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到现场查验平面布局、功能设置等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要求。
不不符合要求的,由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再重新申请跟踪,逾期不整改的将移送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处理。
(三)建设工程施工至顶层平面和外墙装修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项目所在地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跟踪申请。
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到现场查验高程控制、装饰构件、女儿墙、立面色调(材质)等是
否符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由园区(镇街)规划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再重新申请跟踪,逾期不整改的将移送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处理。
四、规划条件核实
(一)建设工程的规划条件核实分为建筑单体规划条件核实和总平面规划条件核实,建筑单体可单独申请规划条件核实,但最后一批建筑单体(经营性项目须包含可销售建筑单体)须与总平面一起申请规划条件核实。
未通过总平面规划条件核实的建设工程,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不得为最后一批建筑单体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
(二)建筑单体规划条件核实的申请条件:
1、建筑单体施工完毕;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已全部完成;
3、已完成规划条件核实测量工作;
4、已完成核实前自查工作。
(三)总平面规划条件核实的申请条件:
1、根据已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完成各项建设(含绿化工程、配套设施等);
2、应当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建筑及设施均已按要求拆除,施工场地(包括临时借用红线外的部分)清理完毕,建设工程与周边环境妥善衔接。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已全部完成;
4、已完成规划条件核实测量工作;
5、已完成核实前自查工作。
(四)建设工程与规划许可要求存在细微差异,但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视为误差,可以通过规划条件核实,计容建筑面积误差应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东规函[2018]828号)执行。
(五)建设工程与规划许可不一致,但仍符合申请规划变更要求的,应依法进行规划变更后再进行规划条件核实。
建设工程与规划许可不一致且不能变更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在采取整改措施并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后再进行规划条件核实。
无法采取整改措施或拒不整改的,应移交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按程序依法处理,处理完成后再进行规划条件核实。
(六)建设工程通过规划条件核实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
通过总平面规划条件核实的,规划管理部门应在《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上备注总平面规划条件核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