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课1+2》读后感
笨拙的人讲道理,聪明的人说故事。
现在就算你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你也得学会讲故事。
在最近的广告创意大赛就可以看出,品牌希望创作者会讲故事,因为用户想看品牌的故事。
故事往往比无聊的文字更吸引人的目光,只要有人看,故事就能把产品推销出去。
一、故事·公式
三分钟说一个完整的故事:“靶心人公式”。
一分钟说一个精彩的故事:“意外人”和“努力人”公式。
十秒钟说一个说服人的故事:现实扭曲力场。
所谓“故事的公式”,其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
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自己也可以举例往进套。
就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为例,目标是凤九想和东华帝君在一起,阻碍是两个人年龄、身份、地位差距太大了,还有知鹤公主,姬衡等情敌阻挠,而且他们两个是注定无缘的两个人,努力是凤九去太晨宫当宫女接近东华,后又化为小狐狸给东华当宠物,下凡帮助东华帝君渡劫,把自己的影子和帝君的一缕神魂一起进入梵音谷,诞生了阿兰若之梦。
之后两人同时进入阿兰若之梦解开了幻境。
结果就是东华和凤九在阿兰若幻境中互通心意在一起了。
意外出现了,在他们结婚的时候东华被姬衡叫走了,凤九误会了,伤心的带着孩子去凡间了,转弯来了,东华回来之后找不到凤九,这时魔尊渺落要出来为祸人间了,帝君要去制止很有可能因此就死了,凤九当然就回来帮忙了啊,然后两人联手打败了魔尊,结局自然是好的,两人解开误会,带着儿子白滚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故事主干还是比
较清晰简单的,小说的创作就要丰富具体的情节,起承转合构成了一整本小说。
而“一分钟说一个精彩的故事”其实就是将靶心人公式,一分为二。
第一个公式,称它为“努力人公式”,其实就是“靶心人公式”的前面四个步骤: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第二个公式,称它为“意外人公式”,其实就是“目标”加上“靶心人公式”的后面三个步骤:1.目标→2.意外→3.转弯→4.结局。
在自我介绍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两个公式,将一个自己的故事,让别人记住你。
十秒钟说一个说服人的故事就是现实扭曲力场,它不是事实,但却散发了强力的力场,有效改变了对方的态度。
故事就是那么个故事,但不同的步骤讲出来的故事效果也是不同的,利用相似物转场就可以把两个不相干的场景巧妙地连接起来,让故事更吸引人的注意,或引起人的好奇心。
二、、故事的三个层次
作者把套用公式的故事称为三流,但能学会用公式就已经挺厉害的了,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普通人也能学会。
世界上第二厉害的公式就是先说理性和感性,最后再用智慧来统合的故事,书中的几个例子都讲得很到位,拉开了讲故事的水平,要想讲好这样的故事就要有专业的水平和积累了,是智慧的人讲的故事。
史上最厉害的故事心法是“预言可能成真的故事”。
“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预言家式的故事,简称“预言可能成真的故事”。
不是人人都能做预言家,。
三、故事·营销
1、故事非常适合拿来营销,其中一个关键正是:它有无数个切入点,甚至
是完全相反的观点。
只要你能找到漂亮的切入点,合情合理地扭曲现实,它就能有效地把你的产品推销出去。
故事不能只是好故事,既然它是为广告服务的,那就必须把“有效的广告”摆在第一顺位,而不是以“说一个好故事”为第一优先,要明白故事是讲给谁听的。
取个有故事的名字,设计个有故事的商标,让研究者有东西可以研究,让编剧有东西可以联想,让好事者有东西可以八卦。
它一出场,就充满了魅力,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去讨论它。
2、打造品牌最关键的两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品牌的灵魂。
耐克这个品牌的名字和标识,是从古希腊胜利女神耐克那里偷来的,它复制了胜利女神耐克的翅膀,长成了耐克这个品牌的灵魂。
至于苹果这个名字和标识,则是从科学之父牛顿头上的苹果那里偷来的,它复制了牛顿苹果的智慧,长成了苹果这个品牌的灵魂。
品牌的第二把钥匙:品牌的价值。
灵魂和价值这两把钥匙的差别在哪里?简单来说,灵魂接近天生的,命名的时候,就定下来了,不会改变。
至于价值,则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打造、磨亮,它接近后天的。
你每次都以什么样的面貌现身,就会形塑出什么样的价值。
也就是说,你把自己打扮、宣传、广告成什么样子,别人就依这个样子来看待你。
品牌就像一个容器,企业每播出一支广告,就像在品牌这个容器里倒入东西,只要这个东西有价值,就会发亮,品牌这个容器就会随着倒进去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持续、稳定地发出光来。
3、以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制作产品,客户买产品,最后商家赚到钱。
,非常合逻辑。
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买卖双方的思维变了,现在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时代。
就是网站提供大量的免费用品,把用户钓上钩,让他们养成固定上网浏览的习惯。
既然免费,要如何赚钱?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当用户上瘾
之后,如果想要更好,或更快速、更精美的东西,就必须付费。
先不合逻辑,再合逻辑。
所以创意需要逻辑?没逻辑是创意的杀手,但有逻辑是创意的凶手。
意思就是没逻辑不行,太有逻辑也不行,那该怎么办?答案是“没逻辑地有逻辑”如何让你的顾客,因为一个漂亮的故事,而忘了最初念在羊头,转而喜滋滋地买了狗肉。
这就是“创意营销”的力量。
当前最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业非“微电影”莫属,为利用人们天生喜欢看故事的特性,用好看的故事把没人想看的广告包装起来,就像包裹着糖衣的苦药一样,观众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其实他们看到的是一则又一则向你营销的广告。
所谓的微电影就是“故事+广告”。
4、高潮最好放在低潮的旁边,一低一高,两相对比之下,造成反差,高潮才会更显得高潮。
如果说一正一反的悬崖式“反差”,太激烈了。
“七擒七纵”,阶梯式的“反差”,又太耗时费力了,“三次”的阶梯式反差,是最符合经济效益。
你说的故事,最后听众全忘了。
听众自己说的故事,他们永远不会忘。
不管你多会说故事,最好都适度地收起你讲故事的欲望,让听众自己来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