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暑假班第3课成语积累与理解运用第一关:基础闯关。
1.根据要求写成语。
(1)生龙活虎(含有十二生肖):(2)鹏程万里(出自神话故事):(3)望梅止渴(出自历史故事):指点迷津: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
这类试题一方面教给学生积累成语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检测了积累效果。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出自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鹏程万里”等;有的出自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南辕北辙”等;有的出自历史故事,如“望梅止渴”手不释卷”等;有的出自古代诗句,如“山重水复”“万紫千红”等。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学习和积累。
参考答案:(1)汗马功劳调虎离山望子成龙(2)开天辟地八仙过海夸父逐日 (3)三顾茅庐手不释卷卧薪尝胆2.请写出与下面人物有关的成语。
吕蒙( )文与可( )项羽( )曹操( )祖逖( )指点迷津:此题考查的是根据人名写成语。
对于成语典故,我们不仅要熟知内容,而且要知道主人公是谁。
提到“吕蒙”就想到“手不释卷”,这个成语讲的是吴国大将吕蒙听了吴主孙权的话后,发愤学习的故事;看到“文与可”就想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讲的是北宋著名画家文与可喜欢画竹子,因而在房前屋后栽满竹子,天天观察竹子的变化状况,时间久了,对竹子非常熟悉了,画竹子前心中已有了完整的竹子形象,下笔便能画出竹子来提到“项羽”就想到“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讲的是秦末巨鹿之战,项羽率兵与秦军作战,渡江后他让士兵凿沉船,只带三天干粮以绝后路,最后击败秦军的故事;看到“曹操”就想到“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讲的是汉末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天气炎热,又无水源,将士们口干疲乏时,曹操用前方有梅林激励军队走出困境的故事;看到“祖逖”就想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讲的是东晋祖逖年轻时胸怀抱负,为了报效国家,半夜听到鸡鸣就起舞练功的故事。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平时注意多积累。
参考给案:手不释卷胸有成竹破釜沉舟望梅止渴闻鸡起舞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不( )量力回天( )术调兵( )将足智多( ) 变幻( )测不( )其数古往今来,战场上的形式往往( )。
就说“赤壁之战”吧,曹军80万大军,东吴军3万,谁都以为周瑜是拿鸡蛋碰石头,( ), 再怎么也是()。
不曾想东吴的将领( ),用火攻之计打得曹军死伤(),使曹操败走华容道。
指点迷津: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运用情况。
做此类题时,要先通过平时的积累,将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填空,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选填时,先要理解这六个成语的意思:“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回天乏术”比喻无法挽回严重的局势或使病人起死回生;“调兵遣将”泛指安排人力;“足智多谋”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变幻莫测”形容变化多,使人无法捉摸;“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然后再结合句意及语境做出正确选择。
参考答案:自乏遣谋莫计变幻莫测不自量力调兵遣将回天乏术足智多谋不计其数第二关:技巧点拨。
一、成语出处。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出自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②出自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③出自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④出自古诗文,如“阴晴圆缺”。
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应在平时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区分。
二、成语积累。
小学中年级开始全面接触成语,试卷中对成语的考查力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对成语有一定的积累量。
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用归纳识记法来积累成语,如AABC式(依依不舍)、含数字的(一清二白)、描写外貌的(眉清目秀)、描写心情的(兴高采烈)等等。
三、成语理解与运用。
各类考试中,成语的理解运用既是常考题型,又具有一定难度。
除了要注重平时积累、多查词典外还应掌握以下解题技巧:①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②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场合及范围;③注意成语与其前后词语搭配是否恰当;④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成语的具体含义,防止以偏概全。
第三关:实战演练。
(一)给心情涂上颜色(节选)赵冬心情的变化控制着人的性格、情绪(喜怒哀乐),聪明的人善于培养、调剂熔炼自己的心情,使自己的身心常常处在好心情的笼罩下,情绪受到色彩缤纷的良性循环。
这样的头脑才更有助于发明创造,这样的身体才更有利于休养生息拥有亮丽的心情,人生便握住了成功的契机;拥有亮丽的心情,身心便获得了极大的营养,目光看得更远,思想的触角会伸得更长。
给自己的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明丽的日子想到日后还将出现腥风苦雨;给自己的心情涂上颜色,我们能够在失落的时候想到前方还将有锦绣前程。
善待自己的心情,也就擦净了自己的心窗。
我们明白了肯吃亏不是白痴,能吃亏仍为志士。
梳理自己的心情也就善待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明白了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是非。
擦净自己的心情,也就解开了自己在生活中的难题。
我们懂得了怕小人不算无能,敬君子方显有德。
调整自己的心情,也就校对了自己的坐标。
我们懂得了退一步( ),让三分( )。
心情不是一根单一的线,它是一根经过千百双手揉搓过的绳。
这根绳粗粗细细地向前延伸,有的地方光光滑滑,有的地方疙疙瘩瘩,这就是心情,这就是人生。
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便有了七彩的人生,我们才真正地把握了自己。
1.从下面成语中选择两个恰当地填入文中括号里。
色彩缤纷海阔天空腥风苦雨心平气和2.照样子,写出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
火冒三丈3.将下面成语与其对应的意思连线。
①休养生息 A.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②海阔天空 B.指在国家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恢复经济。
③锦绣前程 C.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二)竹林①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②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
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
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
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③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
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
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
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各显神通了。
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示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
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
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怪物,到这里来捣乱?④有鸟语便有花香。
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
低头看去,一簇一簇的。
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
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
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
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
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⑤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
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
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
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
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⑥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
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一个成语,将歇后语补充完整。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翠绿得仿佛要滴下水来。
()(2)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
()(3)鸟儿鸣叫,鲜花飘香。
形容春天的美景。
()3.按要求写成语。
(1)五颜六色(含数字的):(2)窃窃私语(AABC式):(3)生机勃勃(ABCC式):(三)白蜗牛的天空朱迎兵于智博来到美国的米歇尔小镇实属无奈,16岁的他在中国的高考中落榜了,父母为了能让他读大学,给他在米歇尔高中办理了入学手续。
到学校没几天,于智博便发现自己原有的英语底子远远不能适应学习、生活的要求。
不用说上课时与老师、同学讨论了,就连和房东交流都有困难。
高考失利的阴霾盘踞在心中还没有散尽,加之环境生疏、语言不通,于智博消沉得像一块铁。
他整天沉默寡言,难得一笑。
杰克逊老师教他们物理,40多岁,精明强干,谈吐幽默,深得学生爱戴。
一天上物理课,杰克逊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于智博,于智博没有听清问题,胡乱答了一气,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于智博羞愧难当,下课后冲出教室,跑到学校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
这里草丰花茂,于智博常常在此静坐发呆。
他扑倒在草地上,泪水爬满了脸颊。
不知什么时候,杰克逊老师坐到了他的身边。
他看到于智博肩头耸动,便爱怜地抚摸着他的头。
于智博看到杰克逊老师,停止了哭泣。
杰克逊老师把他拉起来坐好。
这时,于智博看到他们脚边有一只蜗牛,正吃力地慢慢爬行。
杰克逊老师问:“你知道蜗牛要到哪里去吗?”于智博摇了摇头。
杰克逊老师指着蜗牛的前方说:“你看那里。
”前方是一座山,山峰高耸入云。
杰克逊老师接着说:“我想,蜗牛是要到山顶上去,因为有句谚语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雄鹰和蜗牛。
’蜗牛也喜欢登上高处啊!我相信只要它努力,最终会爬上山顶。
在那里,它所看到的景色和雄鹰是一样的。
”一番话,让于智博若有所思,他抬起头,看到了杰克逊老师期盼的目光。
从第二天开始,于智博积极跟老师、同学交流,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和语气。
即便没有人的时候,他也在听录音并大声模仿。
两个月以后,他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能轻松地听课、发言了。
同时,他的成绩也突飞猛进。
一年后,于智博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
之后,校长私下告诉他,若不是他最后用汉语说了句“谢谢大家”校长差点儿忘了他是名外国学生。
1.解释下列成语。
(1)精明强干:(2)突飞猛进:2.照样子,写成语。
(1)若有所思(含有“思”的):(2)哄堂大笑(含有“笑”的):3.本文讲的是一名高考落榜生,在异国他乡经过老师的点拨,重拾信心刻苦学习的故事。
请你就此写四个表现勤奋刻苦的成语(至少有一个出自历史故事)。
(四)一杯牛奶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般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了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杯牛奶。
男孩迫不及待地喝完牛奶之后,不好意思地说:“我应该付给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儿。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的女人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个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给了他满满一杯牛奶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