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考语文试卷(2020)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汉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犄(ji)角呜咽(yān)B、寒颤(zhàn)差(chāi)役倔强(jiàng)憎恶(wù)D、陌(mò)生归省(xíng)2、标点有错误的一项是A、比如“概念”一词,工人这么说,农民这么说,知识分子也这么说,没有别的词儿可以代替它。
B、常熟地区古树的生长情况是:银杏、香樟、广玉兰普遍生长良好,都是枝茂叶盛,生气勃勃,罗汉松、圆柏、木樨和枫杨,生长情况一般正常,白皮松生长情况较差。
C、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D、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3、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霜明棵俊B、功贡衷月C、警材晨冻D、崩看上旦A、奇耻大辱故弄玄虚B、感概良深苛损杂税C、精益求精见异思迁D、光耀门楣无微不至5、对加点的词词义注释正确的一项是A、孔乙已原来也读过书,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做生意)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观察)C、哪一个(愚蠢的人,无知妄为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D、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嘴里不说,心里认为对)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
6、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谁如果要(现赏、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拥抱之后,他就(殷切、殷勤)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③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欺侮),衙役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④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凄惨)的一次遭遇。
A、鉴赏殷勤欺侮凄惨B、鉴赏殷切欺压悲惨C、玩赏殷勤欺压凄惨D、鉴赏殷切欺侮凄惨A、先生,这本书多少钱?B、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C、老孙头说:“没啥,我老孙头赶了29年大车,还怕这小马崽吗?……D、啊!闰土哥,——你来了?8、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做贡献的关键。
B、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就出现在我面前。
C、我国桥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D、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
9、不是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C、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D、松软的雪花好似一床大棉被,盖满了大街小巷。
10、下面句子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他不认识鲁讯先生,从来没有通过信,确信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庄严的要求。
A、即使而但是B、不但但因此C、虽然也可是D、尽管而但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阅读题(共3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1、对“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应该怎样理解?(3分)答:12、文中“标致”一词本义是,这里用的是修辞方法,意思是。
(3分)13、“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分)答:14、这段文字,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哪个主要特征来进行描绘并写出他们的丑态?(3分)答:15、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与后文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答:(二)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②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③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
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这两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6、这段文字抓住卢沟桥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3分)答:17、这段文字有九句话,划分出它的层次(用标号,中间用|隔开)。
答:18、写出各层的层意:(4分)答:(1)(2)(3)(4)19、这段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4分)答:20、文中在说明桥柱上石狮子的千姿百态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2分)答:三、作文(40分)21、作文题目:一件真实的事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单位名。
这些分别用A、B、C 代替。
B卷(50分)四、按要求做题22、下边几句话标点错误的一句是。
(3分)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请你问问他姓什么?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呜——”火车开动了。
23、下边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相题并论任劳任怨无微不至脍炙人口B、千钧一发汗流夹背情不自禁无怨无悔C、病入膏盲有待无恐一帆风顺如火如荼D、搬弄是非变本加厉为富不仁敝帚自珍24、假设有人把自行车横放在门口,下边劝说他搬开最好的一句是。
(2分)A、把车搬开,讨厌!B、先生,你能不能把车搬到旁边一点?C、此处不准停车,违者罚款!D、你会把车放在你的门口吗?25、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4分)(1)锦江春色来天地,。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海内存知己,。
(4)但愿人长久,。
26、我们在课上学过鲁迅的小说有三篇,它们是《》、《》、《》(3分)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然后作题。
课内古文——(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1)垄上,怅恨久之(2)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4)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若为佣耕28、翻译文中加线的一句。
(2分)29、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3分)课外古文(二)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颗颐!涉之为王沈沈者(1)!”……客出入愈益发舒(2),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3)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1)啊哟?陈涉做大王真阔气啊!(2)放纵(3)颛同专3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之陈(2)自辩数31、阅读全段,简说陈涉失败的原因。
(3分)答:32、翻译:“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一句。
(4分)阅读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海洋很大,很深。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
而世界上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
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裹起来,水深将有2440米。
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顶峰距海面也还有2000多米!所以说山高不如海深。
33、在文中横线处填出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34、这段文字说明的事物是,事物特征是。
(2分)35、这段文字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36、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二)有价值短文——疏通①清晨,小街上异乎寻常的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当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②“喂,快走啊!”一个高大汉子猛摇车铃,声色俱厉。
③“急死人了!”一个yǎotiǎo少女粉面绯红,直跺红皮鞋。
④“真见鬼,这个月奖金砸了。
”一长发少男恨得直咬牙。
⑤“唉,小街太窄了。
”一中年人喟然长叹。
⑥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⑦人越聚越多。
这时,人群中出一老翁,头发斑白,精神juéshuò,嗓声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劝开厮缠在一起的小伙子,站在街道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朝右边走?前边的走快点,别停下!”⑧人群开始缓缓流动,会儿便畅通无阻。
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37、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1)一个yáotiǎo少女(2)精神juéshuò38、①段中的“小溪“指,“大石头”指(2分)39、⑧段文字说“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联系上文,简答“小溪欢歌”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40、文章以“疏通”为题,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第二层意思指。
(2分)2000年四川省中考试题答案A卷一、选择题1、12345678910ABCBCBCBBC二、阅读题(一)11、对“清国留学生”东京制造恶浊气氛的厌恶12、漂亮反语丑陋13、比喻夸张14、辫子15、作者所以离开东京前往仙台从而遇见藤野先生的缘由(二)16、结构坚固1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8、①卢沟桥的修建时间;②卢沟桥的结构特点;③卢沟桥的坚固程度;④卢沟桥上的装饰。
19、(1)下定义(2)举例子(3)列数字(4)作比较20、举例子排比三、作文21、(略)B卷四、22、B23、C24、B25(1)玉垒浮云变古今(2)千树万树梨花开(3)天涯若比邻(4)千里共婵娟26、《社戏》《故乡》《孔乙已》27、(1)去;往(2)无义(3)结构助词相当“的”字(4)你28、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29、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
30、(1)去,到(2)累次,一再31、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所以失败。
32、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越来越放纵,常常谈论陈涉贫困的故事,33、不仅而且如果34、海很深35、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36、表示下面是解释部分37、窈窕矍铄38、人来车往的小街两个争吵的小伙子39、一位老翁出来劝架,并指挥交通。
40、疏通道路人的思想更需要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