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X城1.2期
建设单位:XXXXXX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XXXX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X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XXXXXX有限公司
本工程地处江苏省XXX市,XXX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XXXX城1.2期位于XXX市规划中的南部新区的北部,南部相距不远处为XXX市政中心,东侧为XXX大道,北侧为XXX路,西侧为XXX河,南侧远眺长江。
本工程的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4.400,室内外高差0.45米。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90000平方米,包括6#、7#、8#、14#、15#、16#、17#楼7栋楼,其中6#楼为地下2层,地上22+20层;7#楼地下2层,地上24+24层;8#楼地下2层,地上20+22层;14#楼为地下2层,地上为24+24+26层;15#楼地下2层,地上为24+26层,16#楼为地下2层,地上为24+26+26层;17#楼为地下2层,地上为26+24层。
二、落地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依据
1.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监理规划、施工合同
2.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3.已批准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8、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9、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0、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1、建设部建质(2003)第82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
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坝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
三、安全监理要点及目标值
1.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关键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2.责令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3、审查施工方案程序性、符合性、可操作性要符合要求。
24米以下落地脚手架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24米以上落地脚手架要求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要审查施工方案符合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本工程场地狭小,脚手架施工必须按照合理的次序安排材料进场搭设施工。
4.督促中建一局和其他相应分包使用单位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实安全技术交底。
5、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脚手架施工。
6.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审核持证上岗情况,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杜绝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
7.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坚持总包日常安全检查(复查)、周检查(复查),月自评比及监理日常监督检查与总包单位联合检查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反馈,消除安全隐患。
脚手架搭设后均有检查验收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8、脚手架使用6个月要再次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
9.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当即责令其停止施工,发现安全隐患的要责令停工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复工。
10.督促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安全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安全监理工作方法
1.巡视旁站检查:根据施工进度及特点采用经常性、突击性、专业性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主要是查思想、制度、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等,每周对该脚手架的安全生产施工情况进行总结。
2.严格检查验收,在使用前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未经检查或检查验收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3.监理通知:对在脚手架搭设和使用施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安全隐患以监理口头通知、工程联系单、安全监理通知单的形式,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必须以书面形式回复。
4.会议形式:利用工地例会、专题安全会议对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定期或不定期向业主、安监部门汇报脚手架的安全施工监督管理情况,并积极听取业主和安监站的有关要求。
五、钢管扣件脚手架强制性条文
1、钢管扣件材料进场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钢管上严禁打孔。
3、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5、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米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架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
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7、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规
范JGJ130-2011表6.4.1采用。
8、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9、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10、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11、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围梁、柱等结构部位。
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小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13、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接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14、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1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16、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2步。
17、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18、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
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19、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0、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2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2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3、作业层上的使用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2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