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分析

3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分析


18
24 30
0
6 12 18
24
30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附2 应变仪记录表 测点 1 读数 0 6 12 18 24 30 0 6

2 读数

3 读数

4 读数

5 读数

荷载
12
18
24
30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 思考题
1、试验加载时为何要分级加载? 2、杆件内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 误差有哪些原因?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成果整理和计算
实验数据 1. 杆件的荷载—应变数据
荷载 (kN) 测点 (με) Q2 D1 D2 H2 U1 0 6 12 18 24 30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成果整理和计算
杆件的荷载—应变曲线
▲ 理论值 ▲ ▲ ▲ ▲ 试验值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二、试验测试内容
1、测量桁架各杆件在每级荷载下的应变, 计算内力
2、测量节点C、D、E的挠度。
3、测量节点A、B的位移。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
1、电阻应变片及粘贴工具材料(见另指导书)
2、 5t压力传感器1个,手动千斤顶加载设备1套
3、机电百分表、倾角传感器和磁性表座若干
4、静态电阻应变仪1套
《工程结构实验》
手动千斤顶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四、试件和试验方法
钢桁架模型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试件和试验方法
试件




钢桁架一架,跨度3m,材料为Q235钢; 上弦杆:Q1~Q6长度为1000mm,由2L40×5角 钢组成。 下弦杆:U1、U2,长度为1000mm,由2L40×5角 钢组成。 腹 杆: D2、D3、D4、D5长度为553mm,腹杆 D1、D6长度为630mm。竖杆H1、H2、H3长度为 410mm。均由2L40×5角钢组成。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成果整理和计算
2. 节点C(或D)的挠度曲线
荷载(kN) 项目 (mm) 实测值 理论值 误差 0 6 12 18 24 30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成果整理和计算
节点C(或D)的挠度曲线
★ 理论值 ★ ★ ★
★ 试验值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试件和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①在跨中节点H处作用一集中力P,其最大值为 30kN,分五级加载,每级6kN。

②每次加载后停留5分钟,测读各杆件应变,各点 位移。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试件和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①粘贴应变片。相应处理完毕,停留1天。


②安装加载设备,架设仪表,应变仪连线并调试。
③预加载,检查仪器仪表。
④正式加载。分5级加载,每级荷载下量测应变及
变形,数据记录入表。重复2次。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五、成果整理和计算
完成试验后,整理数据,提交实验报告。
理论计算
1、按照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桁架各杆件内力。 2、桁架节点C、D、E挠度计算。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主要内容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测试内容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
四、试件和试验方法
五、成果整理和计算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和多点测量的接桥方法。
2、学习桁架结构的不同受力杆件的测点布置方法。
3、熟悉荷载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静态电阻应变 仪的配套使用。 4、通过桁架内力测试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加深对 桁架理论知识的理解。
成果整理和计算
3. 杆件轴向内力
杆件 轴力 弦 杆 Q1 Q2 Q3 U1 U2 D1 D2 腹 杆 D3 H1 H2
实测值
理论值
误 差
《工程结构实验》 试验三 钢桁架静力加载试验
附1:百分表记录表
测点 位移 荷载 0 6 12 读 数 A
△ ∑△
B 读 数
△ ∑△
C 读 数
△ ∑△
D 读 数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