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返回 目录
编辑pp著t 作:《韩非子》
15
兵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孙子(生卒年不详)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 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 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 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返回 目录
编辑pp著t 作:《孙子兵法》 16
学派
儒 家
家道
墨家 法家 兵家
返回 目录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时期 春秋 晚期
战国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战国 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晚期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19
论语十则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卫灵公》
10
墨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376年)名 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主张:提出“兼爱”
“非攻”等观点。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墨子》
11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孟子(约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289年)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 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 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 一。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3
面政 治 方
“仁”的学说 礼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4
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
张教 育 主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学习态度: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6
就文 化 成
整理古籍
编定《春秋 》、
五经
《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
思想主张:反对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孟子》
12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 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 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
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荀子》
《荀子》 《道德 “道圣” 经》
战国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庄子》
治” 战国 主张“兼爱”、“非
《墨子》
战国 主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编辑ppt
《孙子 兵法》
“武圣”
17
论语十则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 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 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3
孟子经典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 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0
老子经典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 善。
•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1
老子经典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编辑ppt
1
目录
• 儒家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墨家
– 墨子
• 法家
– 韩非子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返回 目录
• 兵家
– 孙子
• 百家争鸣
• 练习 编辑ppt
2
儒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知足者富。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2
孟子经典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百家争鸣
含义: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 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 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 这就促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2、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论学术研究与交流。
返回 目录
3、是施教授徒,传播编文辑化ppt的结果。
言论记录
《论语》
返回 目录
四书:《孟子》、《中庸》、
编《辑ppt大学》
8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姓
李,名耳,字伯阳,春秋
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
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够互相转化
返回 目录
著作: 编辑ppt
《道德经》(《老子9》)
13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庄子(约公元前
369年~公元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 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庄子》
14
法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233),战国
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18
论语十则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为政》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