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踩高跷》活动反思
背景: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游戏活动。
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
我们班用大的旺仔牛奶罐自制了高跷,于是我就设计了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踩高跷》。
这次活动我设计的目标是:
(一)能踩着高跷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
(二)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幼儿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兴趣。
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活跃,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由于一个寒假的时候没有玩过这类游戏,孩子们都生疏了,活动刚开始的时候都没能顺利的踩上高跷,有的是走了两步就摔下来了。
但是孩子都没有放弃,还很开心的跟我说:“陈老师,好久没玩了,都不会了,老是掉下来。
”“那你就更要好好的练习一下了,加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组织孩子以各种形式进行比赛,但是在活动进行中,孩子的能力不同,分组不匀,使得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无形地给了其他孩子压力,这样越紧张越走不好。
分析: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
在此次活动中,我过于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观察孩子的踩高跷情况,并进行分析,导致在活动中,个别能力较差的孩子很有压力。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游戏应该是快乐的、开心的,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开展的,教师的引导、评价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
张晓璐的能力较差,我可以根据她的特点来设定路程或者障碍;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路程、障碍,还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
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
活动中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我们就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
这样我们老师才能及时提醒孩子注意怎么样玩才是安全的。
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运河分园
陈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