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化学中考真题汇总历年化学中考真题汇总——第一单元 1.(2016·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选B。
湿法炼铜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制造轮胎中需生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葡萄酿酒中得到了酒精,以上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雕琢玉石的过程中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2016·娄底中考)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解析】选C。
干冰能升华、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蒸发产生水蒸气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属于化学性质。
3.(2014·随州中考)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1 - [来源:Z&xx&] D.爆炸【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物质变化的区分。
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久臵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来源:] 4.(2016·广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解析】选B。
碳、氢气、一氧化碳均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A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作为助燃剂,但不能作为燃料,B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作食品等的保护气,C正确;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生石灰,D正确。
5.(2016·兰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解析】选D。
量筒只能准确到mL,A 不正确;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不正确;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 2 - 酸注入水中,C不正确;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
6.(2016·株洲中考)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试剂和胶头滴管,B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D 错误。
7.(2014·广安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应该先用水把长颈漏斗下端封住,故A错误;滴瓶中滴管专瓶专用,不能用水清洗,故B错误;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故C正确;振荡试管时,用腕力左右振荡试管,而不应该上下振荡,故D错误。
【知识归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注意事项(1)注意深浅: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要伸进试管内,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伸入集气瓶的瓶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的底部。
(2)注意高低:反应需要加热时,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高度是酒精灯及其外- 3 - 焰的高度决定的;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液面,低于漏斗口边缘。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3)注意多少:实验时,没有指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加热时,试管盛装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滴加酸碱指示剂要少量。
(4)注意先后: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时,先移游码至零刻度,再转平衡螺母;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臵气密性,后加入药品;固体、液体混合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连接玻璃管时,先润湿,后稍用力插入橡皮塞孔(或胶皮管)。
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水,然后沿烧杯壁小心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8.(2016·德州中考)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 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 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 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B。
自然界中现在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其组成物质是无限的,A正确;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C正确;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D正确。
9.(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以上①②④描- 4 - 述的都是物理性质。
答案:①②④10.(2014·襄阳中考)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中的仪器连接。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损坏试管。
答案:(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11.(2016·德州中考)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C 操作量取的水配制的溶液浓度比欲配制溶液(选填“偏大”或“偏小”);(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5 -(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1)A操作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B操作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生成的熔化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
(3)C操作中俯视量取水时,量取的水少,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
(4)D操作中可能造成后果:试管破裂;导管断裂;扎伤手等。
答案:(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2)集气瓶炸裂(3)偏大(4)导管断裂;试管破裂;扎伤手(写出一条即可) 12.(2016·衢州中考)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1)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
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解析】(1)根据气体的性质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先熄灭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空气中二氧化碳- 6 - 的含量仅约为%,含量较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排水集气不能(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因此不会变浑浊【备选习题】 1.(2014·济南中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酸雨侵蚀也有新物质生成。
2.(2014·江西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还原性【解析】选B。
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2014·绵阳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作导线- 7 -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解析】选C。
石墨制铅笔芯利用其颜色为黑色和质软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铜用作导线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金刚石作钻头是利用其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4.(2014·滨州中考)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解析】选D。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边放称量物,右边放砝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和接触试管内壁;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5.(2014·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解析】选D。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错误;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C错误。
6.(2014·东营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 C.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 8 - 变化【解析】选C。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A正确;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B正确;用刀切西瓜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原子分成更小的微粒,C错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