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规范考题及其答案

施工规范考题及其答案

2011年集成代维考试一
姓名xxx分数
一、填空题:(100分=100*1)
1、进行设备和器件领用时,必须有建设方代表或监理、施工方代表同时在场。

2、应对设备及器材进行外观检查,并依据订货合同或设计文件要求核对
规格、型号和数量,如发现异常应做重点检查。

3、应对经过检查的设备及器件做好记录。

检验完毕,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
并经建设方代表确认。

4、设备检验的总体要求:设备外包装应完整、无受潮,无
破损、无火烤等迹象,无明显凹陷。

当发现有受潮、破损或变形的设备和器材时,应由建设方代表、监理单位和工程施工方共同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

5、馈线检验的总体要求:馈线包装应完整、无箱体破损现象,当领用的馈线为
散装时,应该重点检查馈线的表皮是否磨损、破裂。

6、天线检验的总体要求:天线包装应完整、无箱体破损现象,当领用的天线为
散装时,应该重点检查天线接口是否磨损、变形。

7、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干燥、低尘、通风的区
域,且无强磁、强电和强腐蚀性的影响。

8、主设备安装应统筹安排,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排列及走线,安装前要
完成位置确认,避免因设备排列不当导致各类器件反装、走线交叉。

9、主设备挂壁式安装时,底部应距离地面约 1.5m。

在自有机房内安
装时,如果机房内有其它挂壁式设备,则主设备顶部应与其它原有挂壁式设备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10、主设备落地式安装时,主设备基础或底座应与墙壁距离 0.8m,在
各类自有机房内安装时,近端设备安装应按照移动基站设备安装规范实施。

11、箱体内须配备设备安装骨架,骨架必须配置螺丝口,箱体
内所有设备、器件及盒体均要求使用螺丝固定于骨架上。

12、箱体必须加锁并作防水处理,在锁孔处加注黄油,避免锈蚀
13、室外落地箱体基础须用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须预留馈线、光缆、电源线等槽孔。

混凝土浇筑基础厚度不低于 300mm,宽度和长度均需大于箱体宽度和长度约 50mm ,箱体使用膨胀螺丝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

14、AP及POE交换机安装位置应便于工程施工和维护,同时要考虑以太网交换
机与AP之间100m 的距离限制
15、AP应避开如微波炉类高干扰源物体,确实无法避开,则至少远离此类干扰
源 3m 。

16、设备必须采用稳定的电源进行供电,稳定电源的接入点包括供电房、
交流配电柜、独立的空气开关等,如上述接入点距离较远,取电应避免采用周期性供电、暴露于外或无任何外置防护的接入点及和其他单位设备共用电源的接入点。

17、交流供电电源线采用 2.5mm(平方)*3 的橡胶皮包线,直流供
电电源线采用 2.5mm(平方)*2 的橡胶皮包线,且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

18、.室内各类天线用支架应结实牢固,支撑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室外附挂
于墙体类伪装天线则应使用膨胀螺丝固定于混凝土类墙体,非圆形天线则应保持水平或者垂直放置,禁止倾斜(特殊需要除外)。

19、室外安装于地面类伪装天线,其地面基础须挖450 (长)* 450
(宽)* 500 (深)mm的基坑,基坑位置需避开近距离建筑物门、窗正前方。

基础预埋件的一边要平行于路牙石放置,在基坑内浇筑形成长宽深不低于300*300*400mm的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一边平行于路牙石,最近距离保持 500mm 。

混凝土基础表面要求平滑,预埋件螺丝部位无水泥粘连,螺丝部位以下均埋入混凝土。

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底座与基础紧密接触,不允许用螺丝帽支撑天线底座安装。

20、对于在地下停车场、商场、卖场等各类场所,室内天线外露安装时,必须戴
干净手套操作。

21、室内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架上或建筑物天花板下,不允许悬吊,
且安装高度应高于消防、排气管道或者各类槽道。

22、室外安装于地面的伪装类天线,要垂直安装于天线专用混凝土基础上,
杆体以外部件方向要求保持一致
23、走线用喉箍、扎带、和L型馈线座、馈线卡等进行固定。

裸露部分(除线井
内)必须加套白色PVC管。

馈线转弯时,7/8″馈线转弯半径大于150mm,1/2″馈线转弯半径大于 100mm 。

拐弯处用长度不大于300mm的白色波纹管保护
24、加套PVC管的馈线在走线架或墙壁垂直走线时,每隔1m必须用扎带把馈
线固定于走线架或其它固定件上,以防止馈线因自身重力下坠
25、楼层上下走线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可能通过弱电井走线。

如需打孔走
线,则需要加套PVC管并沿墙角布放。

室外水平布线的PVC套管每 6m 下方必须切口,作漏水用;进入室内前必须有一个波纹管滴水弯,底部须剪切一个漏水口,以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室内,线孔须用防火泥密封
27、对地下停车场等特殊场所,馈线无法靠墙布线,又无走线架时,必须每隔
1.5m 安装一个馈线吊架,以供线管布线固定,且布线应高于消防管
道或是排气管道。

28、所有馈线避免与消防管道及强电高压管道一起布
放,禁止将馈线与建筑物避雷网带或避雷地线捆扎在一起。

29、在管道和吊顶内隐蔽走线,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 400mm;在管道开
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 。

30、终端盒中尾纤不允许外露,所有在用尾纤必须加套波纹管,波纹
管需横平竖直固定于墙体或走线架,波纹管不允许交叉。

31、电源线必须加套PVC管,走线要横平竖直;穿墙孔须用防火泥密封
32、电源线加套PVC管时,每间隔 1m,需对PVC管进行固定,在100×40mm
的线槽内布线,每间隔2m需对线槽进行固定。

33、地线使用 25mm(平方)的铜芯橡胶皮包线,子地线使用16mm(平方) 的铜芯橡胶皮包线
34、地线穿墙走线时,穿墙部分必须加套PVC管或是波纹管保护,穿墙孔必须用
防火泥密封。

35、用电工胶带包裹接头部分打底,超出金属接头20mm ,用防水胶泥包
裹电工胶带,从上到下,分层包裹,边裹边拉伸胶泥,排出空气。

胶泥包裹超出电工胶20mm ,再用电工胶带把胶泥包裹,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包裹超出胶泥20mm。

36、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走线孔必须用防火泥进行密封
37、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内所有设备均必须粘贴标签,贴于设备左上角边缘处,
以保持整体美观。

主设备及电源设备必须加挂警示牌。

38、馈线的走向以系统信源下行为去向,即以施主天线或与基站直接耦合点为起
始端,用户天线为最终端点。

起始端标签为:“TO—设备代
号”,终止端标签为:“ FROM —设备代号”。

在同一工程系统原理图内不得有相同的设备代号。

39、馈线及地线两端均须粘贴标签,以标明走线的去向与来源。

标签均贴于距线
头20 mm处,在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

40、馈线接头在与各类主设备、天线、耦合器连接时,馈线必须保持100mm 长
度的馈线为直出后方可弯转。

41、禁止无源器件与直放站近远端机、RRU等主设备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转接头连
接,建议使用软跳线连接。

42、近远端机与接地排的连接地线为子地线,接地线两端须连接
并用压线钳压紧,接地线两端铜鼻子用螺丝固定于设备和接地排(或接地桥架)。

43、馈线上的接地点直接防水胶泥密封再用电工胶布,接地排或接
地点必须加涂黄油作防水、防锈处理。

44、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

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45、机房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非燃烧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光缆走线孔洞应用
阻燃材料封堵
46、接地排水平安装于主机下方水平安装,接地排下边缘距离地面
0.1m—0.2m ,用两个M10×60的膨胀螺丝牢固稳定地固定于墙上
47、ONU箱体及远端机房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新建公共建筑物、办公大楼内安装时,宜利用建筑物的建筑建筑地网接地。

2.在民用建筑物内安装时,可利用建筑物梁、柱的主钢筋作接地引接点。

3.当无地网可利用、建筑物结构质量较差时,应就近建筑简易地网接地。

4.用户侧接口有出、入建筑物的铜线对时,应在线路端口加装浪涌保护器
5.采用室外机柜安装接入设备时,接地电阻宜不大于10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