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人教版)

201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20140508
(试卷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仁桥初中许国梅校对:周建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 铁矿石炼铁
C. 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取暖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
观解释错误
..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阳离子不同
D.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洗涤剂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B.棉花、塑料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铁强化”酱油和加碘食盐中都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5.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

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汞原子核内有80个中子
B.汞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C.汞的核电荷数为80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6.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严重,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一再下降。

据了解,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
天气的最大元凶。

为了避免灰霾天气的形成,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提倡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7.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剧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离子一定带电荷,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9.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
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物质CO2O2H2O W
反应前质量(g) 6 58 5 23
反应后质量(g)X 10 32 0
A. 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若反应前氧气质量为40g,则完全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只有两种
C. W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D.X的值为4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1.(7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食品所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2)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选填序号)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d.水银
(3)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煤、 、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石燃料燃烧会加剧温室效应。

(5)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 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12.(8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学会了:
(1)运用化学的语言描述物质世界:
① 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汞原子” ;形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 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③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写出除去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2)运用化学的手段检验物质:
① 学校的花园中常用铵态氮肥、钾肥两种化肥,将两种化肥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填“铵态氮肥”或“钾肥”)。

② 小雨想探究妈妈的“黄金项链”中是否含有金属铜,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___。

Ⅰ.ZnC12溶液 Ⅱ.Hg(NO 3)2溶液 Ⅲ.H 2SO 4溶液 Ⅳ.AgNO 3溶液
(3)用化学的方法总结有关知识:
① 逻辑关系:概念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单质和化合物属于 关系。

② 转化关系: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下列每组物质间转化关系能通过同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实现的是 。

(填标号)
A B 包含关系 A B 并列关系 A B
交叉关系
A.H
2CO
3
→H
2
O→H
2
B.Cu→CuO→Cu(OH)
2
C.Na
2SO
4
→NaNO
3
→NaCl D.Fe
2
O
3
→Fe→FeSO
4
13.(4分)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 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2)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3) 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①;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4.(7分)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气体制取
..装置
..可选择上图中的(填标号)组合。

(2)实验室也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现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______g.需要水________ml
(3) 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
____(填标号)加水至所需刻度。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贴好标签。

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要贴的标签内容。

15.(9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和利用的世纪,我国沿海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并填空: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甲: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纯化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

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再加过量的溶液,除去杂质阳离子;滤去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依据是。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
再加入
丙的猜想不成立
2 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只有甲的猜想成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6.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小红同学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除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2)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