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及内容(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1. 确定设计规模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
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比例横 1:1000 纵 1:100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比例横 1:1000 纵 1:100~四、设计原始资料1. 县城平面图(A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 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4. 绿地面积50万m 2。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5)土壤性质:(最低处)0.4m-0.8m 垦殖土0.8 m -3.8m 粘沙土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7..0)22.8()lg 292.11(932++=t P q —(9)地面径流系数φ=(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 (2)最低水位 (3)常水位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附表1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注:每班8小时第二部分指示书一、目的与任务,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所学课程内容并加以系统化,联系工程实际树立正确设计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编写说明书、使用规范、查阅参考资料和运用设计手册及其他工具书;提高绘图能力。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给出的各项原始资料计算用水量、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并将计算成果用文字与图纸表达说明。
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给出的各项原始资料,选择管道系统的体制,布置管道系统,计算设计污水量、雨水量、进行水力计算,并将计算成果用文字与图纸表达说明。
二、工作步骤I、给水管道部分(一)用水量计算1. 居民区用水量计算)最高时要求水厂供应 70% 设计流量,其余由水塔或高位水池供给。
(二)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1. 弄清县城平面图、地形、水体、街坊布置情况;2. 选择给水系统、确定水塔或高位水池的位置;3. 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对管段、节点进行编号;绘制管网总平面布置图。
(三)计算最高日最高时工况下节点流量、管段设计流量、初步确定管段直径(四)进行最高日最高时管网平差计算1. 选择平差方法,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求出各管段实际流量、水头损失、管段流速及各节点压力水头、自由水压。
(2. 确定泵站扬程及水塔高度,确定水泵型号及台数。
(清水池水位 = 其所在地地面标高-1.0 m,二级泵站按两级供水)3. 绘制管网平结果图,图上注明各管段及节点主要水力参数。
图例:(五)管网校核1. 消防时校核(1)确定火灾发生的次数及位置;%(2)火灾流量由二级泵站和高位水池供给;(3)绘制管网平差结果图2. 最大转输时校核最大转输时管网用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 30% 计算(1) 二泵站供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 40% 计算(2) 绘制管网平差结果图3. 事故时校核(1) 确定最不利管段,(2) 事故时管网用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70%计算(3)二泵站供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 50% 计算,其余由水塔供给。
(4)绘制管网平差结果图(六)确定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1. 清水池有效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20 % 计。
2. 水塔有效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3 % 计。
(七)绘图1. 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A3)、(1)比例 1:5000(2)图上标明管段参数(管长、管径)图例: L (m)--D (mm)2. 管网起点至控制点选定线路300m长管道的详细设计图(1)平面布置图一张(A3)比例 1:1000示例:每150m设接户支管,每120m设室外消火栓。
《(2)纵断面图一张(A3)比例竖 1:100横 1:1000示例:注:表头高度均为15mm。
(3)选定2-3个节点绘制节点详图图例:|]Ⅱ排水管道部分(一)管道系统的规划及排水系统的选择1. 弄清县城平面图、地形、水体、街坊布置情况,绘制等高线;2. 确定排水系统的区界及排水系统体制,污水出路;3. 排水管道布置形式:(1)确定主干管走向,污水厂、出水口及提升泵站位置;-(2)根据地形及街坊的布置确定支管的布置方式;(3)对支管、干管进行编号,布置检查井。
(二)污水量计算1. 居民区污水量计算。
2. 工厂作为集中流量计算。
3. 流量计算。
4. 雨水管道流量计算,根据教材所叙述的有关内容和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重现期T和地面径流时间t1。
(三)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及设计【1. 确定最小埋设深度和沟道的控制点,计算该管段的起始埋深;2. 进行水力计算:水力计算时,根据管道布置绘成计算草图,在各管道上标明各段长度、流量、流速、充满度、管径和坡度;3. 根据水力计算结果,考虑管道埋深及沿线地质资料,地震烈度等,确定采用管道接口方法和基础形式;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和流量计算在同一表上进行。
(四)绘图1. 排水的总平面图,可直接用彩色铅笔绘在所给图纸上比例1:5000(A3),图上表明各管段主要参数(箭头表示水流方向,雨水和污水相同,在同一图中绘制):L(m)-D(mm)-I$2. 污水干管任一段、雨水管道排出口一段300长管道的详细设计图(1)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一张(A3)比例 1:1000示例:每150m左右设接户支管。
(2)污水管道纵断面图一张(A3)比例竖 1:100#横 1:1000示例:注:表头高度均为15mm。
(3)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图一张(A3)比例 1:1000示例:注:雨水口间距40m。
、(4)雨水管道纵断面图一张(A3)比例竖 1:100横 1:1000示例:注:表头高度均为15mm。
三、设计成果~设计成果由封面、目录、任务书、说明书、计算书和图纸组成并按此顺序装订成册。
1.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来源及原始资料,设计要求,设计指导思想及计算原则;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参数;主要干线管道材料数量,管底基础形式,接口方法;管道上的建筑物及特殊构建物(跌水井,倒虹管、阀门井)的设置等。
2. 计算书:包括详细计算过程、计算表格和计算草图。
3. 图纸:包括给水管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给水管道纵断面布置图、给水管道工程节点详图、排水管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污水管道纵断面布置图、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图、雨水管道纵断面布置图组成,按此次序装订。
图纸标题栏如小:图纸名称【10 10 10设计学生图号指导教师日期25 25 25 25·注:表头尺寸以毫米计四、参考资料1.《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煦世、范瑾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孙慧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5.《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熙世、刘遂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6.《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杜茂安、韩洪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分设计说明和计算书给水部分一、用水量计算1.居民区用水量计算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远期按万人/平方公里。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按近期180L/(cap·d)、远期240L/(cap·d)计算近期和远期的用水量、居住区时变化系数kh为.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5%,远期为90%即居民区用水量为:近期:Q1=**10000*180/24/3600**85%=(L/s)远期:Q1=**10000*240/24/3600**90%=(L/s)2.工业企业用水量计算工厂作为集中流量,根据所提供的最高日平均流量及工作班次,变化系数,确定近期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2=(L/s)《远期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2=(L/s)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3.市政用水量计算;浇撒道路用水(面积:30万m2,以3.0L/(m2·d)计算)绿化用水(面积:50万m2,以2.0 L/(m2·d)计算)Q3=900+1000=1900(m3/d)=(L/s)4.管网漏失水量计算(按前3项用水量之和的11%计算)近期: Q4=(Q1+Q2+Q3)*11%=(L/s)远期: Q4=(Q1+Q2+Q3)*11%=(L/s)5.未预见水量计算.(按前4项用水量之和的10%计算)近期:Q5=(Q1+Q2+Q3+Q4)*10%=(L/s)远期:Q5=(Q1+Q2+Q3+Q4)*10%=(L/s)6.消防用水量计算消防用水量不用于最高时水力计算,只用于消防校核使用。
根据县城人口数(近期:25344人;远期:47232人)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人口小于万人,在同一时间内的灭火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
即Q6=25*2=50(L/s)7.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近期:Q 7=(Q 1+Q 2+Q 3+Q 4+Q 5)=(L/s)、远期:Q 7=(Q 1+Q 2+Q 3+Q 4+Q 5)=(L/s)8.水源供水量计算最高时要求水厂供水70%,其余由水塔或高位水池供给 近期:Q 水厂= Q 7*70%=(L/s)Q 水塔(高位水池)=( L/S) 远期:Q 水厂= Q 7*70%=(L/s)Q 水塔(高位水池)=( L/S)二、选择给水系统及管网定线`1. 根据县城平面图,地形,水体,街坊布置情况,绘制等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