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定义和概述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定义和概述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Nhomakorabea电路连接方式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矢状面情况
单极胸导联
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 法),把中心电端和心电描记器的负端相 连,成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 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 不同部位。分别构成胸前导联、后壁导联、 右胸前导联。
胸前导联:属单极导联。探查之正电极应 放于胸前固定的部位(见下表);负极均为设定的 “无干电极”(中心电站)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前 导联,电极的位置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1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 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
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各导联的正、 负极按统一规定(见下表)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 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后壁导联
V7导联:电极放在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交叉处.
V8导联:电极放在左肩胛线与V4同一水平 交叉处.
V9导联:电极放在后正中线与V4同一水平 交叉处
右胸前导联
V3R-V5R 右胸部与V3-V5对 称处 诊断右心病变
特殊导联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加做的导联: 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心肌梗塞时、 疑有房室肥大时可加做的导联和心 腔内导联。
心律失常等情况时
心房导联、S5导联、监 护导联、食道导联、头胸 导联
心房导联
单极胸导联,探查电极置于 胸骨右缘第3肋间,所录得的 P波较清晰,有利于心律失常 的分析。
S5导联
双极胸导联,负极置于胸骨柄, 探查电极(正极)置于胸骨右 缘第5肋间,所录得的P波较清 晰,有利于心律失常的分析。
监护导联
胸前监护导联的采样点所构成新的导联轴,属于 综合导联。心电除极和复极在监护导联上的投影 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于其在标准六轴系统或加压 胸导联系统上的投影。不能按照常规心电图的标 准分析QRS波的形态或ST-T改变,也不能常规 测定波幅的大小(电压)。在监护仪上,电极的 极性标志同心电图机的一致:以红色代表负极, 白(或黄)色代表正极,黑色代表无关电极 (地)。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定义和概述
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
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 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心电图导联的安置
因为某时刻心脏总电位的大小 和方向一定,而记录导联放置 位置不同,所以各个导联记录
的电位各不相同。
心电图导联
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 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 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 共包括12个导联。
常用的监护导联有以下几种。
综合Ⅰ导联正负极分别置于右、左锁骨中点的下 缘,地极置于右胸大肌下方。导联轴平行于标准 肢导联的Ⅰ导联,但波幅较小。受胸壁呼吸动度 的干扰不大。
综合Ⅱ导联正极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隙,负极、 地极同上。相似于标准Ⅱ。电极较易脱落。
综合Ⅲ导联正极位于左锁骨中线肋弓缘,负极左 锁骨中点下缘。地极同上。波形近似于V5导联, 但波幅较大
Ⅱ导联
Ⅱ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 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 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 当F 的电位高于R 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 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Ⅲ导联
Ⅲ导联: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 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联,反映左 下肢(F)与左上肢(L )的电位差,当F 的电位高于L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 为一个向下波 .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
导 联 I II III
正极L F
F
负极R R
L
导联轴在六轴 0° +60° +120° 系统的方位
双极肢体导联
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不 能反映某一点的电位变化.
Ⅰ导联
Ⅰ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 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 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 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 当R 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 波形。
正极在相当于胸导联V6的电极位置;负极在左 锁骨外1/4处;无关电极在右锁骨外1/4处。
更加容易观察室性早博起源,对于换瓣病人,如 果左心室室性早博多,发生室性纤颤的可能性较 高;法乐氏四联症病人术后多有右室源性的期前 收缩,如左室源性的室性早博频发,有人认为提 示了左心发育差、术后负荷过重。此外,对于区 分束枝阻滞也有帮助
改良胸部监护导联1(Modified chest lead 1, MCL1)
正极在相当于胸导联V1的位置;负极在右 锁骨外1/4处;无关电极在左锁骨外1/4处。
正负电极相距较远,不易受到R波的影响。 特点:描记图形与V1相似,适于区分左右 室内传导阻滞、区分室性早博的起源等
改良胸部监护导联6(Modified chest lead 6, MCL6)
双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单极加压导联
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 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 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 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 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 导联。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命名
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 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 (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 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 联(aVF)。
食道导联
将食道电极插入食道,并与单极胸 导联相连界,一般用E表示,同时将 食道电极距离鼻孔的数标记在E的 右下角,如E30E40等.电极插入的 深度因人而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