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七年级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七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审美兴趣,导入主题
师:拿出各式各样的碎布料,让学生想一想,它们能做什么?
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说能拼贴校服,有的学生说可缝合布娃娃,有的学生说能制做工艺包……。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每个同学家中都有这种碎布料,许多人把它扔弃。

如果我们将这些碎布料利用起来,经过加工,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品。

[设计意图:以碎布为例,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变废为美”,注意去创造美,导入活动主题。

]
(二)工具材料认识
教学的材料主要是碎布,其次搜集一些人物头像,彩色全身像或自己的生活照。

拼贴画所用的衬版可用纸版或木版。

底版上可装裱一层与拼贴画不同颜色的纸或布料,以便衬托拼贴校服的效果。

(学生搜集的种类很多,有粗布、麻布、毛质布料等,五颜六色,均可利用,但要选干净无灰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创作的素材来自生活。

]
(三)材料的运用
1.人物头像:大多数同学感到面部刻画较难,比例难掌握。

而人物传神的关键是表情。

因此,用搜集的人物头像进行拼贴,既符合拼贴画的要求,又易于掌握。

(根据学生的绘画能力,自由选择拼贴或刻画头像。

)扩展了学生的求知面。

2.布料的选择:不同的布料、不同的加工手段,创作出的拼贴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拼贴前应先构思一下自己想突出什么主题,最终想设计什么样的服装造型?比如:用红、黄、蓝、白颜色拼贴成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学生装;用蓝、灰、白颜色拼贴成端庄、沉着、稳重的教师装。

(通过情感渲染,诱导学生进行激情创作的准备。


3.美化底版:最后根据校服整体效果的需要,可在底版上增添一些颜色浅、效果弱的饰品,以增加层次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综合材料及色彩搭配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探索求知的乐趣。

]
(四)制作过程
1.清洗消毒:所有搜集的布料必须用肥皂冲洗干净,以保持清洁。

待干后方可用于制作。

(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完成,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保持清洁干净。


2.构思设计:先在草稿上反复设计图样,待满意后再渡稿于底版上。

渡稿的笔触要简洁、明了。

校服的勾画可采用写实、对比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