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二 第二十讲
其三,虽然小说本身出于虚构,但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 很多真实动人、描写细腻的细节,显现一种生活气息。其中 关于东肆、西肆赛歌的描写,令人如见唐代城市生活的景象。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的作者蒋防,字子徵(一作子微),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长庆初官翰林学士,后贬汀州、连州刺史, 大和年间卒。 小说写出身贵族而沦落倡门的女子霍小玉与士子李益相爱, 自知不能与之相伴始终,只求李益与自己共度八年幸福生活, 而后才另选高门,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然而李益后来却违 背誓言,避不见面。小玉百般设法,求一见而不可得,以至 寝食俱废,卧床不起。最后一黄衫豪侠强挟李益来见,小玉 怒斥其负心无情,愤然死去。死后阴魂不散,使李益终生不 得安宁。
《补江总白猿传》
(被盗妇女的讲述:)今岁木叶之初,忽怆然曰: “吾为山神所诉,将得死罪。亦求护之于众灵,庶 几可免。”前月哉生魄,石瞪生火,焚其简书,怅 然自失曰:“吾已千岁而无子。今有子,死期至 矣。”因顾诸女汍澜者久,且曰:“此山复绝,未 尝有人至。上高而望不见樵者。下多虎狼怪兽。今 能至者,非天假之。何那?” ——妖异的性格人性化进程
《游仙窟》
以第一人称自述于奉使河源途中,投
宿“仙窟”,与神女十娘邂逅交结的 故事。全文以骈文写成,又穿插了大 量主客对答的五言诗,表现男女间的 调笑戏谑,颇有色情倾向。 “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
中唐——兴盛期
在这一时期,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的大 部分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固然是 小说本身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另 一方面,也是蓬勃昌盛的各体文学在表现手 法上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代表作家、作品有陈玄祐《离魂记》、沈 既济《枕中记》、陈鸿《长恨传》、白行简 《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公佐《南 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 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
第一篇完全不涉及神怪情节、纯粹写人世男女之情 的作品,它在唐传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的文学修养又很高,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 摹人物的体态举止,并以此呈现人物微妙的内心活 动,让人读来确实很有美感。由于小说中存在着反 映青年男女向往自由爱情的基础,它后来被改造为 《西厢记诸宫调》和《西厢记》杂剧,小说本身也 更为著名了。
今年秋至叶落时,它忽然凄怆地说:“我被山神控诉,将被判死罪。我也向众位神灵 请求佑护,或许可以免于一死。”前月八月十六日,石磴着火,把它的简书烧光了, 它怅然自失地说:“我已经千年没有儿子了,现在有了儿子,我死期到了。”它看着 诸女,久久地流着眼泪,又说:“这座山与世隔绝,从未有人来到过。仰望看不见樵 夫,山下则多虎狼怪兽。现在能来到这里的人,除了老天帮忙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唐传奇中以爱情小说最有情致,而《霍小
玉传》尤为精彩动人。同样是写妓女与士 子的爱情,《李娃传》情节曲折,故事趣 味很浓,而《霍小玉传》的情节相对简单, 但在反映生活的深刻性和表达感情的强度 上,则要超过《李娃传》许多。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 君是丈夫,负心若 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 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 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 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 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多写士子与妓女的
关系。这一方面与唐代社会的特点有关: 在当时繁华都市中,青楼兴盛,士人常流 连于此,因而产生许多风流故事;另一方 面,也同南朝民歌的情况一样,由于婚姻 关系通常并非因两情相悦而形成,所以文 学中所表现的较为自由的恋爱,大抵是在 婚姻以外。只是小说与歌曲相比,其表现 的力量要强得多了。
中唐传奇代表性作品
1、陈玄祐:《离魂记》(张倩娘、王宙) 2、沈既济(750?—800):《枕中记》(吕道士、 卢生)、《任氏传》(郑六、狐女、韦崟) 3、沈亚之(781—832):《湘中怨辞》(郑生、蛟 女) 4、许尧佐:《柳氏传》(韩翊(翃)、柳氏) 5、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斗鸡者 贾昌) 6、白行简(776?—826):《李娃传》(李娃、荥 阳公子)
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两篇小说均有结构谨严、描摹生动之 长。不过《枕中记》偏向于史家的简洁文笔, 《南柯太守传》则更为小说化了,其情节之丰富、 细节之详赡,都胜于前者。作者把梦中的一切情 景尽可能写得真切别致、饶有趣味,有力地反衬 出现实人生与梦幻无异的主题;小说中安排淳于 棼之友周弁、田子华于梦中出现,又写淳于棼醒 后掘开蚁穴,所见泥士推积的形状与前梦所历城 廓山川一一相符,更进一步渲染了幻中有实、似 梦非梦的氛围,其手段是很高明的。
中国古代文学二
合肥师范学院 2014年函授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叙事文学
——文言叙事文学 白话叙事文学: 包括:话(市人小说)、俗讲、变文、 话:《一枝花话》、《叶能净话》;主要见于 见于文献记载,唐人又名“市人小说”(段 成式《酉阳杂俎》)。宋元话本之所祖。 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 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 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讲、变文、说话的出现。 2、古文运动崛起,从文体上的影响。 3、史传文学及魏晋小说的影响。
唐传奇的发展
一、初、盛唐时期——发轫期 这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 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 成熟,但已逐渐注意到形象的描绘与结构的 完整。 代表作家、作品有王度《古镜记》、无 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
龙女的叔父钱塘君,更是一个作者倾注了心力的 具有叛逆者气质的英雄人物,一出场,作者就给 他安排了“千雷成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 时皆下”的惊天动地的场面。他敢于置上帝之命 不顾,掣断金锁玉柱,飞赴泾川;他能无视传统 伦常,吞下泾河小龙而为侄女另择佳偶;他是如 此刚猛无畏,却又能折服于柳毅不假辞彩的神话爱情故事和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中, 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它因此 长久以来受到广泛的喜爱。
提供题材,传奇所传述的奇闻轶事也投合他 们嗜奇猎艳的心理和遣兴娱乐的需要。 2、温卷、行卷之风,为传奇的确兴盛产生助 力。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 论。 3、唐代佛道的盛行,助长了传奇的神怪志异 内容和宗教倾向。宣讲的神异故事及想象虚 构的方式都对传奇有影响。
文学自身因素
1、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
《任氏传》不同于初期传奇特征
其一,小说更充分地使用人物传记的形式,使主要 人物任氏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其二,以往小说中的神怪形象,作者所强调的是其 诡异的一面,而在本篇中,任氏的形象更偏重于人 性的一面; 其三,以往的小说中,妖精作为仙佛的反面,大多 以残害人类的面目出现,任氏却一反往常,率先以 一个坚贞刚强、聪明可爱的狐精形象出现在文学创 作中。总之,神怪题材在这篇小说中进一步向富有 人情味、更接近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了。
《柳毅传》
《柳毅传》则是一篇既有奇异的情节、浓厚的神话色 彩,又能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传奇作品。作者李 朝威,生平不详,其创作年代也难以确定,大抵是元 和年内。故事是在戴孚《广异记· 三山》的基础上增加 爱情内容衍饰而成,但不仅是情节改造得更曲折,人 物性格也完全改观。小说中的传书人柳毅,是个落第 返乡的举子,他为在泾川牧羊的龙女传书,纯出义愤。 当钱塘君将龙女救归洞庭,以威临之,欲将龙女嫁他 时,他不屈于威武,严辞峻拒,表现出坚毅的品格。 洞庭龙女初以父母之命远嫁泾河小龙,受到厌弃虐待, 通过亲身经历,她转而追求爱情,抗拒父母“欲配嫁 于濯锦小儿”之命,“心誓难移”,终于获得了幸福。
晚唐传奇名作与重要作品集
1、牛僧儒:《玄怪录》(集)、《周秦行纪》 (薄太后、戚夫人、王昭君、潘妃、杨贵妃) 2、李复言:《续玄怪录》(集) 3、裴铏:《传奇》(《昆仑奴》、《聂隐娘》) 4、杜光庭:《虬髯客传》(“风尘三侠”李靖、 红拂女、虬髯客) 5、薛调:《无双传》(无双、王仙客) 6、袁郊:《红线》(田承嗣、薛嵩、红线)
讽世小说的认识意义
《南柯太守传》与《枕中记》,虽带有某种奇异色彩,但中 心完全是现实的人生思考,而不是为了传述异闻。它们明显 地反映出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佛道的思想影响,中唐文人那种 沮丧迷惘的心理和逃离现实的愿望,因而初盛唐人热情追求 的功名事业,在这里被描绘成一场大梦。《枕中记》写卢生 梦醒之后说: “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 之矣。” 《南柯太守传》也记淳于棼梦醒之后,“感南柯之浮虚, 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这些与中唐诗歌 有一致之处。由于作者对功名事业取否定的态度,因而也写 出了士人沉迷于利禄、官场中勾心斗角以及世态炎凉的情形, 具有较强的讽刺意义。
《李娃传》艺术成就
从小说艺术来说,《李娃传》具有相当高的成就。
其一,它的故事情节比以往任何小说都要复杂,波澜曲折, 充满戏剧性的变化,而结构非常完整、叙述十分清楚,很能 够吸引人。 其二,小说主要人物李娃的性格也比前出传奇作品显得丰富。
她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在荥阳生钱财花尽时,镇定自如地在一场骗局中 抛弃了他,这是由其营生性质所决定;但当她目睹荥阳生陷入极度悲惨 的境地时,被妓女生涯所掩盖了的善良天性又立即显露出来,机智果断 地对自己和荥阳生将来的生活作出安排。这一过程中,她的性格特征既 有承接又有变化。
晚唐时期——衰退期
作品数量有增无减,但质量下降。但 另一特点是出现了大批传奇专集代表作 家、作品,牛僧儒《玄怪录》、李复言 《续玄怪录》、裴铏《传奇》、杜光庭 《虬髯客传》。
唐传奇后期特点
首先,侠义和历史题材增多而爱情题材减
少。这与中晚唐之际,藩镇蓄士养刺客成 风和人们企图通过前代故事总结兴亡隆替 教训有关。它们有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 藩镇跋扈火并的现实。 其次,神仙鬼怪题材复炽,这与时局动荡, 士子升沉不定,多企隐慕仙有关。 再次,文体上骈偶增多,出现大量传奇集 及杂俎,是这时期传奇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