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简单控制系统

第六章 简单控制系统


测量信号传送滞后是指由现场测量变送装置的 信号传送到控制室的控制器所引起的滞后。
控制信号传送滞后是指由控制室内控制器的输 出控制信号传送到现场执行器所引起的滞后。
四、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在选择控制器时,不仅要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 律,而且要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控制规律的确定
位式控制(双位控制) 比例控制(P) 积分控制(I) 微分控制(D) P、I和D的组合形式:PI、PD和PID
简单控制系统结构
图6-3
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
在工业生产实践中,简单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有超 过70%的控制系统采用简单控制系统,同时它也是设计复杂 控制系统的基础。
第二节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工艺过程的重要参数; 在工艺系统中易受干扰变化,需要经常调节的参数; 尽可能选用直接指标作为被控参数,必要时可用与直 接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 被控变量应方便检测,并有足够的灵敏度; 适当考虑系统测控代价; 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第六章
简 单 控 制 系 统
基本要求
1.了解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作用。 2.掌握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操纵变量选择 的一般原则。 3.了解各种基本控制规律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4.掌握控制器正、反作用确定的方法。 5.掌握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的方法。
第一节 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 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被控变量选择举例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① 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能反映工艺操作 状态,一般都是工艺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变量。 ② 被控变量在工艺操作过程中经常要受到一些干扰影响而变 化。为维持被控变量的恒定,需要较频繁的调节。 ③ 尽量采用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当无法获得直接指标信 号,或其测量和变送信号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指标 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 ④ 被控变量应能被测量出来,并具有足够大的灵敏度。 ⑤ 选择被控变量时,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和国内仪表产品现 状。 ⑥ 被控变量是独立可控的。
一、临界比例度法
具体方法:
1. 在纯比例控制( Ti = , TD = 0 ) 条件下通过试验获得临界比例度K 和临界震荡周期Tk ; 2. 再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实际参数值、 Ti 、 TD 。
使用条件:
临界比例法广泛应用于放大倍数较小, 即控制器输出范围较小的系统; 使用临界比例法必须是工艺系统允许 短时间震荡的情形。
2、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是关系到控制系统能否正 常运行与安全操作的重要问题。
作用方向:指输入变化后,输出的变化方向。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其作用方向一般都是 “正”的。 执行器,它的作用方向取决于是气开阀(正) 还是气关阀(负)。
控制对象的作用方向随具体过程而不同。
1、测量元件的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数
测量元件,特别是测温元件,由于存在热阻和 热容,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时间常数,因而造成 测量滞后。
2、测量元件的纯滞后
当测量存在纯滞后,也和对象控制通道存在纯 滞后一样,会严重地影响控制质量。
3、信号的传送滞后
信号传送滞后通常包括测量信号传送滞后和控 制信号传送滞后两部分。
二、衰减曲线法
具体方法:
1. 在纯比例控制( Ti = , TD = 0 )条件下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 比例度s使系统呈现4:1的衰减比; 2. 再根据所得的比例度和衰减周期 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实际参数值、 Ti 、 TD 。
使用条件:
干扰作用不太频繁; 干扰作用的规律性较强。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下节课:复习和答疑。
经验凑试法的关键是“看曲线,调参数”。
2) 经验凑试法还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先按表74中给出的范围把TI定下来,如果引入微分作 用,可取TD=(1/3~1/4) TI,然后对δ进行凑 试,凑试步骤与前一种方法相同。
在实际调试中,只能先大致设定一个经验值,然后根据调 节效果修改。 对于温度系统:P(%) 20-60, I(分) 3-10, D(分)0.5-3. 对于温度系统:P(%) 40-100,I(分) 0.1-1. 对于压力系统:P(%) 30-70, I(分) 0.4-3.
三、经验凑试法
具体方法:
1. 根据一般经验选择适宜的控制参数、 Ti 、 TD ; 2.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用条件:
干扰作用频繁; 干扰作用的规律性较差。
整定的步骤有两种:
1) 先用纯比例作用进行凑试,待过渡过程已基本 稳定并符合要求后,再加积分作用消除余差, 最后加入微分作用是为了提高控制质量。按此 顺序观察过渡过程曲线进行整定工作。
简单控制系统实例
液位控制系统
压力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共同特点,它们都包含有一个被控对象(由工业设备及相关的管道 组成)、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执行装置、一个调节器,采用负反馈控 制原理,克服扰动因素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被控变量的定值或随动 跟踪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目标单一被称为简单控制系统。
举例
控制器的“正作用”和“反作用”
第三节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就是选择适宜的比例度 (放大倍数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 控制器的整定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理论计算法:通过理论计算,寻找最佳参数; 工程整定法:通过实际试验或经验规律选择控 制参数。
单回路简单控制系统,一般希望过渡过程呈4: 1或10:1的衰减震荡过程。
对象特性对选择操纵变量的影响
操纵变量与干扰变量作用在 对象上,对会引起被控变量 变化的。 如右图所示,干扰变量由干 扰通道施加在对象上,起着 破坏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 给定值;操纵变量由控制通 道施加到对象上,使被控变 量回复到给定值,起着校正 作用。

对象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影响
1)对象静态特性的影响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 K o 大些,控 制作用强些。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 K f 越小越好,减小干扰变量的影响, 使过渡过程的超调量变小。 2)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①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影响; ②控制通道纯滞后 o 的影响; ③干扰通道时间常数的影响; ④干扰通道纯滞后 f 的影响。
对于液位系统:P(%) 20-80, I(分) 1-5.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二、 操纵变量的选择


操纵变量: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调节被控变量的参数, 称为操纵变量。

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操纵变量必须是工艺上允许调节的变量; 操纵变量应具有较高的调节灵敏度:
控制通道较大的放大倍数K0; 控制通道较短的滞后时间。

符合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怎样选择操纵变量?
直接指标控制和间接指标控制
根据被控变量与生产过程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的 控制形式:直接指标控制和间接指标控制。 如果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温度、 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则称为直接指标控制。 如果工艺是按质量指标进行操作的,照理应以产品质 量作为被控变量进行控制,但有时缺乏各种合适的获 取质量信号的监测手段,或虽能检测,但信号很微弱 或滞后很大,这时可选取与直接质量指标有单值对应 关系而反应又快的另一变量,如温度、压力等作为间 接控制指标,进行间接指标控制。
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① 操纵变量应是可控的,即工艺上允许调节 的变量。 ② 操纵变量一般应比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 影响更加灵敏。 ③ 在选择操纵变量时,除了从自动化角度考 虑外,还要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生产的经 济性。
三、 测量元件特性的影响
测量、变送装置是控制系统中获取信息得装置, 也是系统进行控制的依据。 所以,要求它能正确地、及时地反映被控变量 的状况。 测量不准确或不及时,会产生失调或无调,影 响之大不容忽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