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创新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研读教材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们要要做的第一个件事。
就是分析教材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然后,通过演示(动手)实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之后直接给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我们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然而我们课本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很多同行都有创新,比如:制造烟雾演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象直观
采用果冻替代玻璃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贴近生活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等,然而这里只解决了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仍然未解决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问题,这引发我们思考:如何构建同种不均匀介质,向学生展示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现象?进而让学生能够水到渠成的得到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在一次听课过程中受到启发,配置不同浓度的糖水构建同种不均匀介质进行演示实验,然而这种实验,,存在这样一些缺点,糖水分层明显,学生会误解为两种介质,熬制糖水对学生来说操作困难,学生操作性不高,学生没有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缺乏成功体验,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此实验进行了以下创新,实验器材如下:
实验步骤,第一步,水槽中配置稀糖水,滴几滴牛奶,观察光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第二步,配制浓糖水,在水槽远离光源一侧,用长颈漏斗向水槽底部注入浓糖水,观察现象——光路变弯曲了,第三步: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现象——光路又变直了。
学生很容易根据以上光路的变化,水到渠成
的得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整个设计理念,本着直观性的原则,以及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学生经历
光线由直——变弯——再到直的过程,学生水到渠成的总结得出结论。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下面简单说一下本次创新实验的优点:第一点,成功解决了糖水分层,是两种介质的误解,第二,实验现象明显,具有变化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第三,步骤简单,容易操作,第四,器材简单具有可替代性,比如,玻璃棒可用筷子替代,水槽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常见的巧克力透明塑料盒,而长颈漏斗学生可以利用饮料瓶吸管等工具进行自制,学生可以在家进行验证实验,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说一下,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在暗室中进行实验,容易观察;浓糖水浓度一定要高,增加成功几率;注入浓糖水时速度一定要缓慢,实验现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