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精选文档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精选文档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 1.考试范围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共六册书。 (教科书均以2019届毕业生所使用的教材 为准)。
•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 基本线索。考查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结 合,既要照顾全面,也要突出重点。 •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 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 历史信息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 能力,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 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 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 过程和学习方法。
• 2、能级要求 • 根据考试的性质、历史学科的特点, 布鲁姆关于能力的分类,中考历史把 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 记、理解、运用。
• 识记:包括“知道”和“了解”两个层面。“知道” 系指在文字或某种具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 在与所学内容的情境、文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 过适当的再认、回忆完成任务或确认真假、判断是 非、辨别对错;“了解”系指在某些重要的或特定 的抽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在比较大的时空 或逻辑框架下或深入的问题中,定位所学的知识, 并于其他相关的知识产生有一定意义的联系。 •
拆 除 山 海 关 炮 台 10000元 拆 除 大 沽 南 炮 台 1000元 拆 除 大 沽 北 炮 台 3000元 ………
• 15.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 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C.联合起来,求得生存 •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说的是古代宰相地位的显 贵。宰相制度在我国废除开始于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康熙帝 D.清雍正帝 • 3. 1839年(道光十九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 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 陛下。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了这一目的。这个“岛屿” 是 • A.台湾 B.澎湖列岛 C.香港岛 D.澳门岛 • 5.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 • 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B.北洋军阀的 黑暗统治 •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 国外交的失败
• (3)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 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 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收集、 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 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 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 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
(4)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 • 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 出发点,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 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 健康发展。
•
• (5)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 编制的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 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当、目 标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 学业水平,体现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 避免考试中的“繁、难、偏、旧”现 象。
“理解”:系指在概念或某种抽象意义上掌 握所学的知识。能在与所学内容的情景大 致相同,但表述方式或文字不同的情况下 通过一定的思考完成任务。通常表现为能 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该内容,或对所学 的内容作出合乎一般逻辑的推理。
• 6.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 出来的。这说明了 • A.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 证 • B.粮食供应是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 • C.淮海战役主要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 D.战略战术正确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 10.“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 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 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 水平的重要测量评价手段。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 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 中考历史命题必须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 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 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达到 的水平。应通过中考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 教学方式的改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 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 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实 现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评判依据。
一.命题指导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命题要求
• (1)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 求。 • 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 历史课程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要求,是历 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内容 标准”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均属于考 查范围,应按照“内容标准”确定考试内 容及其重点和要求。
• (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 功能。 • 中考历史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 试题的分类和运用要以发挥其功能为 前提。注意题型结构的合理配置,积 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适 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运用”:系指在概念联系或认知策略 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运用该知识或 与其他所学的知识一起,在同所学的 情景及其复杂程度不同,但难度大致 相当的情况下完成一定的新任务。
• 4.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 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 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三、考试形式及结构
• 1.题型及比例:单项选择题约50%,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 符合题意的。非选择题约50% ,要求根据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单项选择 题15题,每题2分,计30分;非选择题3-4 题,计29分;卷面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