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光控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王小平
完成日期:2012年6月22日
目录
摘要 (2)
1、设计要求及原理 (3)
1.1 设计要求 (3)
1.2 设计原理 (3)
2、设计过程 (3)
2.1 设计电路 (3)
2.2 电路说明 (3)
2.3 元件参数 (4)
3、问题及解惑 (4)
4、心得和体会 (5)
5、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6)
6、参考文献 (7)
1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场所灯光已经不再满足与单纯的手动开关,而是向智能和人性化方便向发展,方与节能已经是主题口号,所以各种光控灯应运而生,而且在光控基础上在发展成为更实用的声光控照明灯,所以研究光控的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课题介绍的光控自动照明灯,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通过光控照明电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设计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光控的电路设计。
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来实现的,当光敏电阻在有光的时候灯就会慢慢的熄灭。
在较黑暗或完全没有光照的时候灯就会亮起来,这样就达到了节电和节能的目的,和延长了灯的寿命。
在实际生活中节电节能,能够实现更多的自动化。
关键词:光控、三极管、继电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运算放大器
2
1、设计要求及原理
1.1设计要求
白天时灯灭,天黑时灯自动点亮。
1.2设计原理
光控灯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
电路中有一个光敏元件它的内阻随光照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一般是光线强时电阻减小,光线弱时电阻增大,从而可改变电路的分压值,经开关电路、放大电路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或截止来实现光控的。
2、设计过程
2.1电路
2.2电路说明
接通电源后,当有光照射到光敏电阻RP时,其阻值减小,Q1基极电压降低Q1截止,Q1基极电压升高Q1截止,发光二极管无电流通过处于熄灭状态;反之光敏电阻RP没有光照时,其阻值增大,Q1基极电压降低,Q1饱和导通,发光二极管得到电压从而发光。
但这个电压较小,不能驱动LED灯,需要对这个电压进行放大。
本电路中用到特殊器件----光敏电阻(Rp),用之前可先用万用表测试其在受光时的电阻
3
和背光时的电阻,因为光敏电阻对光异常敏感,所以使用本机时,要避开日光灯(当然是指晚上了)直接照射,否则本电路将失控.。
购买相应元件,按图插好,接上电源,即可实现白天灭晚上亮之功能。
将本机放置到暗处,LED即亮,放置到亮处,LED即灭。
晚上试机效果更明显,关掉日光灯,本机灯亮,打开日光灯,本机灯灭。
2.3元件参数
元件名称型号属性
R1、R210kΩ电阻
R3 30kΩ电阻
R4 1MΩ电阻
R5、R65kΩ电阻
R710kΩ滑动变阻器
R810kΩ热敏电阻
Q1 9012PNP三极管
LED1发光二极管
3、问题及解惑
因对焊接知识了解很少,别且焊接技术有限,主要问题出在焊接电路的时候.最初连完电路在测试过程中,发光二极管没有任何反应,再把电路重新检查一遍后发觉有焊点焊的很松造成了接触不良。
光敏电阻的选择方面也出现了问题。
起初的光敏电阻灵敏度有限,导致发光二极管并不能在正常光下熄灭,而是只有再强光照射时才熄灭。
后更换了一个灵敏度较高的热敏电阻,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使二极管在正常光线下可以熄灭。
4
4、体会和心得
过这次模拟电子技术的实习,我感觉收获很多。
使我们懂得了做一件一种产品是很严谨的事情,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设计一开始无从下手,经过到处查阅资料还有老师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展开并得以圆满完成。
我自知这次的设计多有不足,辛苦付出效果也不是很好,很多东西平时学得也不透彻,每一次的课程设计都从每一个细节都在锻炼着我们,从中收获良多,能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对模电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我拿到工具后,还很陌生,通过接触使用这些工具,才明白这些工具的用处。
让我接触到了这些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工具,使我对这些我们以后用到的工具有了出初步概念。
选择和购买零件,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开始我完成了仿真阶段,选择好了零件去购买时,发现我用的零件买不到,只好修改自己的电路,重新仿真,直到仿真成功并且零件能买到为止。
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细小零件,对它们也有了一些初步判断和认识。
在焊接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不烦不燥,细心耐心,使我们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是我们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我们还通过在实验验收时的调节仪器,使我们接触到了一些高科技的仪器,通过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我们意识到这些仪器的高精尖,使我们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还培养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总之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很多的,感谢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希望自己也能够继续努力!!
5
5、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评定项目评分成绩
1.选题合理、目的明确(5分)
2.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15分)
3.焊线良好、布线规则(10分)
4.设计结果达到指标要求(25分)
5.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分)
6.设计报告规范化、分析、仿真、计算正确(30分)
总分(100分)
6
6、参考文献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
[2]模拟电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3] 陈永甫,《常用电子元件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