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接续测试培训资料第一章光纤的种类和特性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外径125~140μm,芯径3~100μm.光纤在光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条件下,以低损耗、小失真地将光信号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一、光纤的分类:按传输模式分为(1)单模;(2)多模.按使用材料(1)石英光纤;(2)全塑料光纤;(3)氟化物光纤;(4)重金属氧化物光纤.按传输的光波长分为(1)短波长光纤(0.8~0.9μm);(2)长波长光纤(1.3~1.6μm);(3)超长波长光纤(2μm以上).二、光纤的特性1、传输特性(I)损耗特性:(1)吸收损耗:分固有吸收和杂质吸收(2)散射损耗: 分固有散射和结构不定态散射(3)辐射损耗(II)带宽特性:(1)多模:模式畸变、材料、结构色散(2)单模:材料色散影响2、光纤的温度特性:光缆温度特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光纤芯线值量.温度变化对光纤芯线影响最大的损耗特性,主要是光纤受到轴向压缩力的作用而产生微弯,使光纤损耗增大.改进方法主要是合理设计光纤结构,选择合适塑料材料,改进工艺.3、机械特性在光纤机械特性中,用户最关心抗拉强度. 光纤抗拉强度600g以上.第二章铁路长途通信光缆一、分类:按敷设1、直埋光缆;2、管道光缆;3、架空光缆;4、水底光缆;5、室内光缆按结构(1)紧结构光缆:1、层绞式;2、单元式层绞合;3、紧带结构(2)松结构光缆:1、单芯松套管层绞合;2、松管内多芯单元式3、螺旋骨架式二、单模光缆命名方法:光缆型号根据国标GB7424-87规定,总起来其型号由光缆型式和规格组成。
(1)光缆的型式由五部分组成:I II III IV V| | | | |分类加强构件派生(形状、特性)护套外护层(2)光缆的规格由五部分七项内容组成:I II III IVa bb cc V| | | | | | | 光纤数量光纤类别光纤主要尺寸参数使用波长损耗常数模式常数适用温度第三章光纤接续影响光纤接头特性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接头增加光纤损耗;二是接头影响强度变坏。
一、产生光纤接续损耗的原因:1、模场直径不匹配;2、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不同3、纤芯与包层存在偏心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光纤包层表面趋向一致,致使光纤芯子错位。
解决方法:进行手动接续,对于单模光纤可以窄范围加热短时间熔接法,简称局部熔接法。
4、光纤纤芯不同引起5、不同光纤的连接:制造厂家、参数不同6、光纤轴心错位:纤芯根本未对准或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结果引起7、光纤断面倾斜8、光纤熔接变形:熔接机参数设置9、光纤端面污染:灰尘、光纤切割刀、光纤涂覆层未擦净等10、端面制备的其它因素:毛刺、缺陷、不平整二、光纤的典型接续方法尺寸连接时间 V型槽(4x6x30)mm 长套管法Ф4x60 长熔接法(3x3x60)mm 短三、熔接法操作方法(一)施工程序1、平整场地,放好工作台、工具、材料、帐篷。
2、整理好多余光缆,将需开剥长度的光缆理直,并擦净、锯掉光缆端头500mm~800mm左右。
3、根据工程设计、业主、技术要求,确定开剥长度,一般为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光纤不小于800mm,两端引入引出不小于1200mm,水底光缆大于1500mm。
4、根据要求,确定连接件的固定方式。
5、根据出厂编号及技术要求,将光纤编号粘贴在每根光纤适当位置,擦净光纤。
6、光纤端面制作:1)任何一端光纤套入热可缩加强管。
2)用专用工具将光纤涂覆层剥去(根据切割刀型号确定长度),用酒精擦净裸光纤。
3)按照光纤切割刀的使用要求切割光纤,切割后光纤长度为10mm,光纤端面垂直平整,无不良情况,并保持净洁状态下置入熔接机。
7、光纤熔接开始前,应了解光纤类型,确定熔接机熔接参数,使光纤损耗大大减小。
8、熔接完毕后,通知测试点,根据各工程要求标准,确定熔接是否合格。
合格后,光纤从熔接机中取出,将热可缩管移至光纤熔接点处,放入专用加热器中加热,等加热保护管完全冷却后,取出进行盘留。
9、盘留:热缩加强管冷却后贴上编号,按顺序排列整齐,光纤不能有扭绞和受力,光纤盘留半径不小于40mm;盘留完后,通知测试点,再进行一次测试,不能有任何附加损耗出现。
10.根据接头盒类型,按照厂家说明,操作规范,进行接头盒组装;组装以前再通知测试点,进行最后一次测试。
待全部合格后,再进行组装。
11.有些接头盒需气密性检查时,用打气筒充入干燥空气,保持0.05Mpa 气压,用皂水在盒体接逢处检查是否有气泡。
12.若直埋光缆:光缆接头盒轻轻放入平坦坑底,接头盒两端引出光缆保持400~500mm平直,先在接头盒位置上覆盖一个水泥槽,然后回填细土高出接头槽200mm,最后填满全坑,放上接头标石。
若管道光缆:接头盒固定在人井壁的托架上,用尼龙扣将接头盒捆牢,余长光缆盘成圈,整齐挂在人井壁上。
13.记录好接续卡片,一式二份,一份放入接头盒,一份交项目部技术,并画出接头位置示意图(记录好里程点及附近50m内固定参照物)。
(二)光纤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纤接续应按光纤顺序一一对应接续(除特殊分歧要求)。
2.光纤接续部位进行热缩加管防护,应均匀,无气泡。
3.作业连续完成,不得任意中断。
4.光电缆金属导线接续时不应损伤光纤。
5.光缆在管孔内不能有接头。
6.光缆接头两侧光缆加强芯及金属外护套相互绝缘,同侧光缆加强芯与金属外护套需连通。
(三)光缆引入终端符合下列规定:1.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光缆引入室内,宜换室内光缆,并做绝缘接头或气闭绝缘节,室内、外金属部分加强纤彼此绝缘。
2.当采用本缆直接引入方式时,亦做室内、外绝缘。
(四)光缆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的测试值应小于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值,其计算值为:α1=α0 L+αn+αC m(dB)α0:光纤衰减标称值(dB/km)αC:光纤活动连接口平均损耗,单模≤0.7dBα:光缆中继段每根光纤接头平均损耗单模≤0.08dB,多模α≤0.2dBL:光缆中继段长度(Km)n:光纤接头数目m:连接器数目2.在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一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应符合下列指标:(双方向)单模α≤0.08dB 多模α≤0.2dB第四章光纤测试工程施工中,主要涉及到单盘光缆测试,光缆接续测试,光缆线路中继段测试,光缆线路故障测试四部分。
使用仪表大多为光源,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OTDR)等。
第一节光纤的衰减和衰减系数一.定义:光信号沿光缆传输时,光功率的衰耗就叫光纤衰减。
二.定义:一根均匀特性光纤,单位长度的衰减叫衰减系数。
第二节 衰减测量注入条件要求:有足够稳定性与重复性。
单模光纤注入条件:满足基模的激励条件。
单模光纤注入方法:用一段光纤,用适当的光学系统来注入。
第三节 测试方法根据CCITT 建议,有两种测试方法:一种基准测试方法:严格按光纤某一给定特性的定义,如剪断法;一种代替测试方法:某种意义上给定特性的测试方法,如插入衰减法、背向散射法。
仪表:光源、光功率计、匹配接口。
一. 剪断法:———1 X 被测光纤—————2X ———测试过程:稳定注入条件下(光源),首先测量整根光纤长度的输出光功率P 2(λ),即2点处功率;保持注入条件不变,离注入端2m 处,即1点切断光纤,测量2m 处输出光功率。
因为保持稳态下进行,2m 光纤衰减忽略不计,p 1(λ)即为被测光纤起端注入光纤光功率。
α= P 2(λ)- p 1(λ)(dB )优点:测量精度高,标准测试方法;缺点:有破坏性,现场测试困难费时二. 插入衰减法:———活1|X|被测光纤—————活2|X|测量方法:首先对光功率进行校准,通常p 1(λ)校准到0dB ,然后把被测光纤插入,调准活接头达到最佳耦合,即输出光功率最大点p 2(λ)。
α= p 1(λ)- P 2(λ)-A i (dB ) 其中A i 为活2接头损耗三. 背向散射法:测量沿光纤返回的背向散射光功率就可以获得光纤传输受到的损耗信息,从而可以测得光纤的损耗。
这种方法的测试仪器叫做光时域反射仪,简称OTDR 。
缺点:1、无法控制背向散射光的模式分布,即衰减系数不同;2、不利于衰减系数的确定(dB/Km );3、接头衰减只有双方向测得平均才能正确;4、测定物理缺陷和接头位置的大致性。
第四节 测试方法应用:一、 单盘测试:用OTDR 仪表测试时,同出厂资料比较,只有均匀性较好的光纤,才会保证数据正确性,否则用剪断性测试。
二、 光纤接头损耗测试:1、“4p”法:工程中操作烦琐。
2、背向散射法:测试方法:A点先环接,保护好。
接头点与测试端平行前进,当光纤1的接头X1接好,测试点OTDR在光纤1测B至A方向的熔接损耗值。
等光纤2熔接好后,在测试点用OTDR测X1的A至B方向熔接损耗值。
则X1的熔接损耗值应为两方向平均值。
三、光纤中继段衰减测试1)插入衰减法:中继段测量衰耗以插入法为主,OTRD为辅:首先仪表校准记录好仪表偏差值。
2)OTDR法:直观提供全段线路衰减详细特性,并存盘保存。
第五节使用OTDR应注意问题:1、盲区效应:根据光纤长度选择脉宽。
虽然动态范围下降缩短测试距离,但减小盲区长度,另外加入一段伪光纤。
2、动态范围:不是定值,根据测试距离选择脉宽。
3、距离分辨力:测试脉冲越窄分辨力越高。
4、垂直分辨力:由仪器线性度和被测光纤的信噪比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