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我科医护人员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坚强患者负担,根据医院下发的临床路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现我科常见病诊疗护理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
标准化,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组长:科室行政主任罗良生主任成员:张健副主任医师,吴有志副主任医师,张玲霞护士长,吴鸣住院医师个案管理员:吴有志副主任医师、吴鸣住院医师
2、管理小组职责
(1)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目录,确定我科室临床路径病种,并负责上报审核、修订、实施。
(2)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文本(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电子病历表单、知情同意书)。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统一对全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分配人员分工,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6)监督并考核临床路径的实施,听取个案管理员每月临床路径质量指标汇总并负责上报医院。
(7)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对上季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3、临床医生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通知护士。
(3)按照临床路径表内诊治项目进行规范诊疗,填写临床路径表单。
(4)对未进入、变异退出临床路径的病人应说明理由。
(5)每月向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上报临床路径表单、相关指标数据。
(6)接收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监督,参与讨论改进意义。
4、护士职责
(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2)执行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护理项目。
(3)协助临床医师按照临床路径要求进行规范诊疗。
(4)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5)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6)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7)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监督,参与讨论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
根据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及标准,我科倫床路径管理小组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组织讨论,筛选病种,上报医院审议修订后实施。
目前我科临床路径病种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缺损。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
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修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临床路径表,上报医院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确魅准化医嘱
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根据临床路径文本制定标准化医嘱,要求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
实施之前召开培训会议,对全体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临床路径进入、变异指针;临床路径标准化医嘱开具;临床路径表单填写;病人健康教育等工作。
(四疾施
由病区管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负责临床路径进入、退出、完成等工作,护理人员负责护理部分及协助医生。
各病区组长负责监督与指导工作。
(详见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五)数擬计分析、上报
每月由管床医生向个案管理员提供当月进入、未入、退出临床路径的病人住院号,并提供相应的临床路径表单与变异原因(每月2日前)。
个案管理员收集汇总后每月5日前上报医院。
(六)监督与考核
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日常督查,以规范诊疗行为。
具体监督:
(1)病区组长、护士长在查房过程中,监督有无临床路径漏报、误报及不合理退出,查看医护诊疗护理是否符合临床路径规范要求,对病人是否有相应健康宣教。
(2)每月个案管理员在汇总数据中随机抽取病历了解是否符合临床路径要求。
上述监督检查结果记录在临床路径实施检查表中,责其限期改造,持续不改进者,在科内通报批评,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罚措施。
(七)季度总结分析
每季度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量化分析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如病种入径率、完成率、平均住院天数、药占比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反馈于医护,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只在降低住院日、诊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