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库?单选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有关汉字的起源学说有科学依据的是( D )。
A仓颉造字说B结绳说C契刻说D图画说2、谁提出“四体二用”学说( A )。
A戴震B许慎C沈兼士D王念孙3、最成熟的汉字系统是( B )。
A金文B甲骨文C战国文字D刻划符号4、《荀子?非相》篇中有一句话“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麋通作( B )。
A米B眉C迷D胡5、对于汉字的构造,陈梦家、刘又辛也分别提出各自的( C )。
A五书说B四书说C三书说D六书说6、古代汉语词汇特点:以( A )为主。
A单音词B双音词C复音词D多音词7、下列哪个词属于基本词汇( C )。
A 妻子B汤C天D行李8、《诗经?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艺是( B )的意思。
A艺术B种植C技艺D收割9、《孟子》里还有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划线部分结构属于( C )。
A陈述B述宾C述补D联合10、下列句子哪句是典型判断句( D )。
A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B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C宋有何罪?D陈胜者,阳城人也。
11、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C )。
A舍——捨B翦——剪C佗——他D说——悦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 D )。
A桀——揭B陈——阵C赴——讣D暱——昵13、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是( A )。
A姜氏何厌之有?B其是之谓乎?C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D敢问何谓也?14、“君何患焉”的正确译文是( D )。
A您担心什么呢? B您得了什么病? C您有什么病吗? D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15、“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 )。
A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B姜氏多么讨厌! C姜氏她厌恶什么? D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16、《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B郑庄公C共叔段D颖考叔17、“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A《论语》B《春秋》C《战国策》D《史记》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A《史记》B《战国策》C《左传》D《资治通鉴》19、“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C )。
A郑武公B郑公庄C共叔段D姜氏20、《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21、《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D )。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稳重,以守为攻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2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D )。
A虢叔死焉。
他邑唯命。
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姜氏何厌之有?D不义不暱,厚将崩。
23、下列句中,名词用状语的一句是( D )。
A从左右,皆肘之。
B皆主郤献子。
C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D故中御而从齐侯。
24、“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25、“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 )。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6、下列各组中,两个词都是动词的是( C )。
A.任性珍惜B.可能可爱C.帮助忽视D.奉承难看27、同“首都北京”结构不一致的短语是( B )。
A.我们自己B.四川重庆C.雷锋同志D.厂长李力28、下列词语中不含虚语素的是( A )。
A.人民B.画家C.荒唐D.巧克力29、词语( A )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A.蝴蝶蜘蛛B.白酒金鸡C.考虑电话D.同期肃贪30、下列各项中,拼写正确的是( C )。
A.pìhù庇护B.zhān wū玷污C.xùjiǔ酗酒D.zào zhǐ造诣3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是( D )。
A.缺乏形态变化。
B.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C.量词、语气词很丰富。
D.没有复辅音。
32、汉语中五种基本结构关系类型是指( A )。
A.主谓、动宾、补充、联合、偏正B.动宾、补充、连动、兼语、主谓C.连动、兼语、同位、“的”字结构、“所”字结构D.介词结构、“的”字结构、“所”字结构、数量结构、似的结构33、“沙子”和“沙龙”中的“沙”( C )。
A.都是实语素B.都不是实语素C.前者是实语素,后者不是实语素D.前者不是实语素,后者是实语素34、下列各组中,两个词组部属于动宾关系的是( A )。
A.感到快乐联系工作B.利用时间准确答复C.讲究卫生调查研究D.寻找机会审问清楚35、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词汇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B )。
A.外来词的数量明显增多。
B.词汇双音节化。
C.词类活用现象减少。
D.大量运用“实语素+实语素”的方法来造词。
36、被誉为“诗史”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B )。
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37、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 D )。
A绝句B五律C七律D七言歌行3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用的修辞手法是( C )。
A连珠B接字C双关D比喻39、下列( D )不是杜甫的诗。
A“三吏三别”B《春日忆李白》C《秋兴八首》D《将进酒》40、《春江花月夜》是( C )的作品。
A王维B岑参C张若虚D李贺41、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B )。
A杜甫B李白C孟浩然D柳宗元42、《无题》诗是( A )的代表作。
A李商隐B苏轼C欧阳修D韩愈43、下列( A )不是李白的诗。
A《春夜喜雨》B《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C《静夜思》D《将进酒》44、《扬州慢》(淮左名都)是( D )的代表作。
A李商隐B苏轼C欧阳修D姜夔45、唐代诗人被称为“鬼才”的是( D )。
A孟郊B李煜C李商隐D李贺46、《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C )。
A先秦B秦代C汉代D南北朝47、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A《山海经》B《乐府诗集》C《楚辞》D《诗经》48、《诗经》全书共有( D )。
A100篇B105篇C300篇D305篇49、《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C )。
A地域B社会作用C音乐D内容50、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 A )。
A陶渊明B谢灵运C壬维D孟浩然51、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A )。
A张若虚B贺知章 C.张旭D王维5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A )。
A张若虚B李白C刘希夷D杜甫53、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C )。
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54、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 A )。
A西厢记诸宫调B刘知远诸宫调C天宝遗事诸宫调D诸宫调风月紫云亭55、《西厢记》共有( D )。
A一本四折B五本二十折C四本十六折D五本二十一折56、属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人物的是( A )。
A杜丽娘B红娘C杜十娘D李香君57、王实甫的《西厢记》确立的主题是( C )。
A才子合配佳人B红颜祸水C有情人终成眷属D婚姻应该门当户对58、高明的《琵琶记》将南戏《赵贞女》中的蔡伯喈改写成了( A )的形象。
A全忠全孝B负心弃义C慷慨豪爽D勇敢无畏59、明代的梁辰渔创作了( D ),第一次将昆曲搬上戏剧舞台。
A《宝剑记》B《西厢记》C《琵琶记》D《浣纱记》60、“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B )四位剧作家的合称。
A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白朴B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C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D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61、唐代歌舞戏《兰陵王》对后世戏曲发展重要的影响是( C )。
A戏曲音乐的发展B战争歌舞场面的出现C戏曲脸谱的滥觞62、《琵琶记》的作者是( A )。
A高明 B. 元好问C马致远D汤显祖63、《琵琶记》是( D )。
A元杂剧B诸宫调C散曲D南戏64、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 D )。
A南戏B杂剧C变文D传奇65、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 B )。
A《紫钗记》B《牡丹亭还魂记》C《南柯梦记》D《邯郸梦记》66、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突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B拟人C比喻D夸张67、被苏轼推崇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是( A )。
A韩愈B柳宗元C王安石 D.陈子昂.68、《秋声赋》是( C )的散文代表作。
A韩愈B苏轼C欧阳修D陈子昂69、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 C )A道家之道B佛家之道C儒家六经义理D辅时及物之道70、下列“居士”中属于欧阳修名号的是( A )A六一居士B清真居士C后村居士D邗沟居士71、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C )。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 D. 白居易、元稹72、中唐韩柳古文运动的明确指导思想是( B )。
A文道两歧B文以明道C骈散合一D文必秦汉7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 B )。
A王禹偁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74、明初“吴中四杰”的代表人物是( C )。
A宋濂B刘基C高启D杨荣75、瞿佑的《剪灯新话》是一部( B )。
A戏曲B小说C诗歌集D散文集76、《郁离子》的作者是( B )。
A朱元璋B刘基C宋濂D袁宏道77、《瘗旅文》的作者是( D )。
A袁中道B李贽C唐顺之D王守仁78、《遗夫人书》的作者是( A )。
A夏完淳B陈子龙C侯方域D张岱79、《将园记》的作者是( B )。
A姚鼐B方苞C戴名世D刘大櫆80、《满井游记》描写的是( A )。
A、春景B、夏景C、秋景D、冬景81、《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在湖心亭遇到的那个人是( D )。
A北京人B杭州人C上海人D南京人82、《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C )。
A袁宗道B王守仁C张岱D方苞83、清代诗坛上倡导“肌理说”的是( A )A翁方纲B黄宗羲C顾炎武D查慎行84、《洛神赋》的作者是( C )。
A王粲B曹丕C曹植D曹操85、《别赋》的作者是( A )。
A江淹B庾信C鲍照D谢灵运86、《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A )。
A庾信B江淹C潘岳D陆机87、《七发》的作者是( C )。
A王褒B东方朔C枚乘D贾谊8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 A )。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C扬雄的《长杨赋》 D. 班固的《归田赋》8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D )。
A扬雄B司马相如C贾谊D枚乘90、.“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 A )。
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C宋玉的文章D贾谊的文章9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 A )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A新青年B小说月报C诗镌D创造季刊92、《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宣告了( D )的开始。
A新文化运动B小说界革命C新诗革命D文学革命93、现代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是1921年在北京发起成立的(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