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氟化工行业产量与产能分析
一、总体分析
我国氟化工工业和市场在总体上正以15%-20%的速度增长,与美国、日本、欧盟一道成为世界四大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区。
表格 1 2008年中国和世界主要氟化工产品产能
含氟物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全球化学公司,如杜邦、日本大金、旭硝子、霍民书尔及苏威。
自2001年至2006年,萤石的产量由2001年约4.6百万吨增至2006年约5.3百万吨。
氟碳化合物全球产量由2001年约827900吨增至2006年约980500吨。
含氟物高分子材料的全球产量由2001年约93,100吨增至2006年108,200吨。
二、氟碳化合物
基于各项国内及国际环保规例,作可排放或使用的氟碳化合物全球产量仅可逐步上升。
根据SRI Consulting的
资料,作排放或使用的氟碳
化合物全球产量自2001年约
557000吨轻微上升至2006年
约579,000吨。
尽管相关需求
升幅不大,但作为生产下游
含氟物高分子原材料的氟碳
化合物需求近年来一直增加。
(数据来源: )根据SRI Consulting的资料,用作生产含氟物高分子原材料的HCFC-22自2001年约162300吨增至2006年约266600吨,复合年增长率约10.4%。
用作生产其他下游含氟物原材料的其他种类氟碳化合物的需求亦一直增长。
因此,氟碳化合物的全球产量自2001年约827900吨增至2006年约980500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4%。
2006年氟碳化合物产量的百分比分析
全球含氟物公司生产的两大类氟碳化合物为HCFC-22及HCFC-134a。
根据SRI Consulting的资料,2006年,HCFC-22及HCFC-134a的总产量合共占全球氟碳化合物产量约71%。
上图详细列示2006年全球含氟物公司所生产主要种类氟碳化合物的百分比:
三、含氟高分子行业
含氟物高分子材料由氟碳化合物为原料生产的单体聚合而成,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聚四氟乙烯。
它是一种含氟物高分子材料,由于耐高温、耐低温、电绝缘性、防腐及其他独特之处,故可广泛用于化工、建筑、电工、电子及汽车工业。
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稳定、非活性及电绝缘特性,可进一步加工为高端精细化学品(数据来源:五泰信息咨询)(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
下表显示2006年全球不同地区的聚四氟乙烯供求情况:
表格 2 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聚四氟乙烯产能级产量分析单位千
吨
第二节世界主要国家氟化工发展分析
一、日本
氟化物——需求略有增长
2006年,日本下列三大氟化合物的全部需求同比增长了1.3%,增至23.6万吨。
其中国内需求增长2%,出口需求增长51.7%。
氢氟酸——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氢氟酸主要用作半导体试剂和生产其他氟化合物的材料等次级产品。
2006年,日本氢氟酸需求略有下降,其中用于诸如氯氟碳化合物、溶剂和树脂等碳氟化合物的氢氟酸销售增长了2%。
而用于试剂生产、玻璃加工和其他用途的氢氟酸销售增长速度为两位数,从而使得日本国内氢氟酸需求增长了3%。
但是2006年日本氢氟酸出口锐减了69%。
氟化钠——防腐等领域的需求是增长主力
氟化钠主要用于生产钢铁。
2006年日本用于生产钢铁的氟化钠市场需求基本平稳。
但包括防腐在内的其他应用领域用的氟化钠需求增长了9%,销售增长了7%。
氟化氢氨——出口拉动需求增长
氟化氢氨主要用于玻璃加工,如磨砂灯泡和金属表面加工等。
2006年,日本用于玻璃加工的氟化氢氨需求继续下降,其他应用领域的氟化氢氨需求则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
综合起来,2006年日本氟化氢氨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了16%。
但是出口却比2005年翻了一番。
这就使得2006年日本氟化氢氨总需求增长了6%(数据来源:五泰信息咨询)(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
二、美国
通常来说成熟市场的发展速度会相对放缓,但美国著名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氟聚合物本身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美国氟聚合物市场发展前景仍然乐观。
预计至2013年,美国氟聚合物市场销售额将达20.82亿美元,产量突破2亿磅。
性能优异应用广泛
氟聚合物主要分为氟塑料和氟橡胶两大类,其中氟塑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氟化乙丙烯(FEP)、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乙烯三氟氯乙烯(ECTFE)、聚氟乙烯(PVF)、聚三氟氯乙烯(PCTFE)等,其中PTFE、PVDF和FEP这3种氟塑料的用量最大。
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化工设备、电子及半导体、家庭用品等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以及化工设备是氟聚合物的两大主要下游领域。
作为氟聚合物的第一大应用领域,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包括汽车以及航空航天两大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耐火以及轻质的特性使氟聚合物成为理想选择。
在汽车领域中,由于氟聚合物具有卓越的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能,其多被用于汽车引擎以及车盖等部位。
另外,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热稳定性使氟聚合物在化工设备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目前氟聚合物主要用于管道、储罐、热交换器、反应器等部件的内层和保护膜,也被用于通用塑料的添加剂。
另外,它们还用于软管等液体传输系统、垫圈、密封圈、阀门、密封膜等。
强劲需求焕发活力
美国氟聚合物市场供应商主要包括杜邦、大金工业(Daikin)、苏威(Solvay)、旭硝子株式会社(AGC)、达尼昂(Dyneon)、阿科玛(Arkema)、道康宁、吴羽(Kureha)等。
其中,杜邦、大金以及苏威凭借其完善的产品系列以及优异的产品质量,在美国氟聚合物市场处于领导地位,大金还是全球的PCTFE的领导者。
推动美国氟聚合物市场保持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几个主要下游市场的强劲需求。
氟聚合物被广泛用于披护材料或者绝缘材料等,美国电缆市场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氟聚合物市场的增长。
FEP 以及PVDF在电缆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作为光缆制造中的主要材料之一,PVDF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另外,作为主要下游市场之一,近年来美国半导体行业持续增长,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PTFE、氟橡胶以及PVDF是半导体行业应用最多的材料。
随着美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医药行业增长明显,也由此推动了氟聚合物在该领域的应用。
此外,一些新兴行业,例如锂电池、
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等的蓬勃发展也成为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ETFE、PVF、PCTFE和ECTFE等产量较小的氟聚合物在某些新兴下游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
这些领域主要包括太阳能以及医药包装等行业。
这些氟聚合物需求的持续放大势必带动整个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发展。
诸多挑战仍需应对
如今,这一成熟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
首先,市场增长放缓。
在美国,PTFE供应量在氟聚合物中占据第一,但60多年的发展使其生产工艺已十分完善,下游市场趋于饱和,因此市场增长率有所放缓。
由高昂油价引发的汽车销售量下滑也使美国氟聚合物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PTFE及氟橡胶两类产品。
不过,汽车市场对于高性能的氟聚合物材料需求仍然表现强劲,因此提升产品性能将是未来针对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
其次,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随着大量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本土市场,美国氟聚合物市场价格竞争明显加剧。
这一现象在PTFE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部分美国本土供应商为了维护客户而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
第三,安全和环保性能遭到质疑。
2006年,美国环保署(EPA)
颁布新的法令认为全氟辛酸铵(PFOA)有可能引发癌症等重大疾病,引发了市场的诸多争论,杜邦随后也宣布将于2015年推出不含PFOA 的安全氟化产品。
另外,由于氟原子的存在使氟聚合物分子结构十分稳定,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这也引发了环保人士对于氟聚合物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