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时代 人物
春 秋 时 代 孔子 鲁国人 战 国 时 期 孟子 鲁国人
战国
庄子
战 国 末 期 屈原 楚国人 战 国 末 期 荀子 赵国人
战 国 末 韩 韩非子 国人
西汉
司马迁
名、字 号
名丘,字仲尼 名轲,字子舆 名周 名平,字原 号灵均 名况
字字长
世称/自称
“亚圣”
“荀卿” “史圣”
三国 三国
曹操 曹植
《登鹳雀楼》《凉州词》(章太炎“绝句之最”) 《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 《陈伯玉集》、《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 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的抒情小诗《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田园《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军旅边塞《使至塞上》 《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诸子登岘山》(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 “从 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燕歌行》《别董大》(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
豪放词派创始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 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 中一宗)之称。
北宋词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成就最高,苏轼“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 婉约派,北宋词人,又称柳七。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婉约派词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擅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初唐诗人,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边塞诗,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擅五言诗,"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盛唐边塞诗人,浪漫主义,擅七绝,“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唐代文学家,后世称陈拾遗 山水田园派。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盛唐著名诗人,田园山水诗派,诗风“清淡幽雅”包含自然美、含蓄美,体现隐士风范、高人性情, 语言平淡质朴 唐代边塞诗人,惯以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三李”(李贺、李白、李商隐)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温韦"(温庭筠、韦庄)
唐宋八大家之一,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大小晏"(晏殊、晏几道), "晏欧"(晏殊、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三苏”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苏”(欧阳修、苏轼),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黄”(苏轼、黄庭坚), “苏陆”(苏轼、陆游)。 “宋四家”(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宋四家"之一。 "苏黄"(苏轼、黄庭坚)。 “秦黄”(秦观、黄庭坚)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 清代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
作品
《春秋》《论语》(对话体语录体,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庄子》(《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齐物论》
田园派诗人, 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为“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 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评“文起八代之衰”。创造“以 议论为诗”“以赋为诗”的独特风格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字子寿
字季凌 字少伯 字伯玉 字摩诘
世称"张曲江"“文献公” "岭南第一人"
号摩诘居士
“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世称陈拾遗 世称"王右丞"“诗佛”
字浩然
世称“孟襄阳”
字达夫

李白
字太白

杜甫
字子美

韦应物

韩愈
字退之
号青莲居士 “诗仙” 号少陵野老 “诗圣”杜诗被称“诗史”
“韦苏州” 世称韩文公,世称韩昌黎
字希孟
号白石道人
号东篱
“曲状元”
号云庄
又称齐东野人
元代
王实甫
元末明初 罗贯中
名德信 名本,字贯中 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名子安
明代
汤显祖
字义仍
明代
吴承恩
字汝忠
明代
兰陵笑笑生
号海若、若士 “东方的莎士比亚” 、清远道人 号射阳山人
明末清初 张岱
清代
洪升
清代
孔尚任
清代
清代 清代
蒲松龄
吴敬梓 曹雪芹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诗魔”“诗王” “人民诗人”

刘禹锡
字梦得
“诗豪”

柳宗元
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又称“柳柳州”“柳愚溪”
晚唐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晚唐
温庭筠
五 代 十 国 李煜 南唐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林逋 王安石
欧阳修
柳永 范仲淹 晏殊
曾巩
苏轼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小杜"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开创建安文学, 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五言 诗,艺术特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西晋文学家
东晋书法家,“பைடு நூலகம்圣”,王右军, 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创始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南宋词人 元代戏剧家、散曲家。被尊称为“曲状元”
元代散曲家 金末元初杂剧作家,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元代杂剧作家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元末明初小说家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戏曲史上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
字宗子、石公
字昉思 字聘之、季重 字留仙
号陶庵、天 孙,别号蝶庵 居士,六休居 士
号稗畦,又号 稗村、南屏樵 者 号东塘,别号 岸堂,自称云 亭山人 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字敏轩
号粒民
名霑,字芹圃 号芹溪,梦阮
合称
“孔孟”(孔子、孟子) “老庄”(老子、庄子)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辞赋之祖'(屈原、荀子)
谥为“文定”, 世称“南丰先生” 世称“苏东坡”,“坡仙”、“ 诗神”、“词圣”
北宋
黄庭坚
字鲁直
宋代(两宋 李清照
之交)
南宋
陆游
南宋
辛弃疾
字务观 字幼安
号山谷道人, 又称豫章黄先生 晚号涪翁
号易安居士 号放翁
"千古第一才女", “词家一大宗”
号稼轩
南宋 元代
元代 元代
姜夔 马致远
张养浩 关汉卿
字尧章 字千里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柳” “李杜白”(李白、杜甫、白居易), “元白”(白居易、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三杰”(刘禹锡、韦应物、白居易),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王孟韦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拟咏怀》(钟嵘《诗品》称“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三都赋》(“洛阳纸贵”)《咏史》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登池上楼》 《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代答闺梦还》 《感遇》、《望月怀远》
《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九歌》、《九章》、《天问》
《荀子》(《劝学》《天论》)
《韩非子》(寓言: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名篇:《扁 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史记》(《太史公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前四史”(与东汉班固《汉书》、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西晋陈寿《三国志》),“史学双璧”(与司马光《资治通鉴》),鲁迅“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 《名都赋》、《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李太白集》《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滁州西涧》 《昌黎先生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论说文《原道》《师说》《谏佛骨表》《进学解》; 赠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叙述文《<张中丞传>后序》;祭文《祭十二郎文 》;传奇小说《毛颖传》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