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摄影的起源和发展
摄影的发展历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 摄影的史前史 二 摄影术的发展 三 胶卷时代 四 数字化摄影时代
章节目录
1.3.1摄影的史前史
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光线的 直线传播原理最早的记录。
章节目录
1.3.1摄影的史前史
1558年,意大利科学家波尔塔,暗箱——辅助绘画工具。
1841年他为此申请专利,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也称“塔尔博 特摄影法”。这项发明使一张底片可以印制多幅照片,奠定了现代摄影 的基础。
为了宣传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塔尔博特印制了许多照片放在文具 店出售。他还制作了一本摄影集,将24幅照片分贴在画册的画页上,取 名“自然的画笔”,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如今早已成为收藏家 们极珍贵的藏品。
1881年,乔治·伊士曼和合作伙伴正 式成立了伊士曼柯达公司,并于后半年 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全身投入到自己的 事业之中,最终成就为一个全球性的企 业。2005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全球的 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以上。
章节目录
1.3.4数字摄影时代
1981年,索尼世界第一部 数码相机MAVICA
1.3.4数字摄影时代
1837年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 术 )。1839年八月十九日,达盖尔把他的技术公布于世,但未获得专利权。
章节目录
“日光绘画”与“达盖尔银版法”
1826年,法国人涅普斯将装有镜头的暗箱放在工作室二楼窗台上, 并在暗箱的后而装上一块涂有白沥青的铅锡合金板。经过8个多小时的曝 光后,他将板放置在熏衣草油中,把未硬化部分的沥青擦掉,板上显现 出与被摄影物相似的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在湿版法发明5年后,再也没有人用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拍照了。 但用湿版法在远离暗室的地方拍摄就必须带上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 以便制作火棉胶底片
“干版法”
1871年,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用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涂布在玻璃片 上,乳剂干燥后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失去感光能力,用这种玻璃感光版摄影称为 “干版法”。玻璃干版在感光能力上又有提高,而且拍摄者外出摄影时再也不 需携带帐篷和化学药品,摄影时方便多了。到了1879年,在商店就可买到玻璃 干版。玻璃干版一盒为12张,每拍一次转动照相机手柄换一张玻璃干版。
酷拍1000万像素数数码相机
大步迈向1000万像素 !索尼的新款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后被称为CCD(电 耦合元件)的摄影元件将所接收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作为数据 记录到内置存储器和存储卡中。所以,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可以说受摄影元件 和镜头的影响非常大。
简单历史
3影像的输入输出方式不同
展望未来 -- 数码照相机新技术
A CMOS优势出现 B 相机像素进一步提升
目前主流产品已经将像素提升到1000万 – 2000万以上
C 图像处理性能提高
带来更加清晰洁净的拍摄效果
D 焦段延伸
E 大屏触摸功能扩张 F 娱乐功能增强 G SDXC比肩传统硬盘 H 全画幅之争加大 I 3D影像革命
那时拍摄者摄完后,将照相机寄到柯达公司,公司负责冲洗印相,然后给 照相机换上新的胶片。
章节目录
1.3.3胶卷时代 从湿板到干板 从干板到感光软片 乔治·伊士曼(感光软片)→柯达公司
公元1880年,已经靠着在家里自学 会计,成功转到罗彻斯德储蓄银行当职 员的乔治·伊士曼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一种 新型的感光片和用以大量生产这种感光 片的机器,并且成功注册获得专利权。 26岁的他感觉到了自己发明里的商业潜 力,于同年4月,租下了一个三楼的单位, 开始生产。他花了125美元买了一台有两 匹马力的引擎。
从严格意义上说来,把它称为“日光绘画”更确切些。这幅扫地清的 影像,需要这么长的曝光时间,因此这种摄影方法没有实用价值。
不久达盖尔对化学方法记录影像颇感兴趣,与涅普斯合作研制感光材 料。4年后涅普斯去世,达盖尔就改用银版,擦亮后用碘蒸气熏,曝光后 再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影像经强迫显影后显现出来。这样,曝光时间 缩短到半小时左右。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举行的特别 会议上,达盖尔的好友、议员阿拉哥宣布“达盖尔银版法”摄影术问世, 这标志着人类摄影的真正开始。
富士公司展示新型数码相机
日本富士公司
流水线上的每位工人将负责 两到三道工序。
简单历史
影像品质一直到1990年将CCD作为影像感测元件之后,才完全改 善。柯达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以Nikon单眼相机的机身作为原型机,并 使用130万像素的CCD作为影像感测元件,继而推出DCS系列相机。
柯达公司展台
对CCD感光点,我们通常的另一种描述是“像素”。另外, 摄影元件(CCD)尺寸也很重要。如果像素数相同,摄影元 件越大,每个像素的尺寸就越大。像素尺寸越大,所能处理 的数据量就会增加,从而就能够区别微细光线的颜色和强度。 也就是说就能够生成层次感丰富的照片。
中档数码相机一般使用1/2.7英寸~1/1.5英寸之间的CCD, 但是高级单反相机有的会超过1英寸。对于专业数码相机,其 CCD面积往往做的比较大。
不久,达盖尔改用新的大口径镜头,口径从f/11增大到f/3.6,到1841 年时曝光时间1分钟左右。银版法摄影术的问世,受到人们普遍欢迎,银 版法人像摄影室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卡罗式"摄影
就在达盖尔研制银版法摄影术的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 另外一种摄影方法。他用感光纸先拍摄一幅负像,也就是底片,然后在 底片下叠上一张感光纸,利用阳光接触印相制成照片。他把底片称为 “负片”,把印好的照片称为“正片”,把暗箱照相机记录影像称为 “摄影”,整个摄影过程是正一负—正的关系。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是普通数码相机不 能比拟的。
单反数码相机在关系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的面积上,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 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 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图2-1 照相机基本结构
照相机是一种集光学、机械、化学、电子、材料于一体的 仪器,大小部件很多,但其主要部件有镜头、光圈、快门、 取景器、测距器、机身、闪光連动等。
夏普公司在2005年发布了一款1.7 英寸的100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
CCD和传统底片相比,CCD 更接 近于人眼对视觉的工作方式。 CCD 的组成主要是由一个类似马赛 克的网格、聚光镜片以及垫于最底 下的电子线路矩阵所组成。分别是 线性CCD和矩阵性CCD。
工作原理:相机的快门和镜头之间有一面斜镜,斜镜上方有一块半 透明玻璃和棱镜。实像从下面的镜子反射到半透明玻璃上,而半透 明玻璃则充当银幕。棱镜的作用是翻转屏幕上的图像,让其重新正 立,并将它重新投射至取景器窗口。
佳能最新数码单反相机EOS 40D3
数码相机最关键的数值
“像素数” “CCD尺寸” “变焦倍率” “镜头亮度”
简单历史
1996年,卡西欧推出了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的零售消费型相机,开 创了数码相机迈入电脑商品行列的里程碑。
卡西欧
简单历史
2000年~2012年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迅速提高,300 万、400万、500万……的数码相机纷纷出场,若光论像 素之高,最高的像素已经超过了1000万像素,在和传统 相机的竞争中,画质已经不成为问题了。
二 不同点
1成像技术不一样。传统摄影用的是胶片(图1-13),而数 字化摄影用的是电子感光元件CCD(图1-14)和CMOS。
பைடு நூலகம்
图1-13 富士胶卷
图1-14 CCD元件
二 不同点
2影像的存储介质不同。数 码照相机的图像以数字方式 存储在磁介质上,而传统相 机的影像是以化学方法记录 在卤化银胶片上。
数字化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异同
一 相同点
3 数字化摄影和传统的基本技术是相同的。曝光组 合,倒易率等这些传统摄影中的基本技术数码摄影 中同样试用。
从曝光公式可以看出,光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换,只要曝光量相同, 感光片上得到的曝光效果应到是一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叫做倒易率。
曝光量(E)=照度(I )×时间(T ) 光圈大一档=快门慢一档 光圈小一档=快门快一档 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如果开大一档光圈,等于过曝了一档。 例如:你拍某物体时,通过测光得出光圈16,快门30. 可是假如你想要更小的 一点的景深,那么你可以利用倒易率,选择大光圈8,由于F16与F8相差2级,那么快 门相应的也要变2级,就是120 这就是倒易率
章节目录
数码相机简单历史
1981年间,由日本索尼公司带头,率先推出 数码相机的雏形“Mavica”,也是全球数码 相机的第一个型号。
数码影像大展索尼公司展台
数码影像大展索尼公司展台
简单历史
1990年前,由于“数码信号处理”以及“存储 卡”等主要技术逐渐成熟,日本富士公司率先在 1988年推出“全数码式”的静态照相机,与早期 的模拟存储技术“Mavica”截然不同。
玻璃干版由工厂大批量生产,质量很稳定,在室外阳光下曝光时间可缩短 到1/25秒。
1888年,美国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曼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照相机。这种照相 机镜头焦距是固定的,口径为f/9,快门速度只有一挡1/25秒,在室外阳光下 2.5米以外景物都能清晰成像。第二年,伊斯曼又成功地把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 的硝酸纤维(赛璐珞)片基上,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胶片,并把照相机和胶片用柯 达(Kodak)作为商标。伊斯曼的口号是“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所谓像素数:可以理解为在摄影元件上设置的像栅格(点阵) 一样的东西。而光线的颜色和强度则能够以这种栅格为单位接收 到相机中。所以,栅格越细(也就是说像素越多),照片的颗粒 就越细。相应地拍摄对象的细节部分就表现得越好。
像素数
使用不同分辨率拍摄的图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