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T通用菱形挂篮加工验收程序
为了确保挂篮加工质量,保证挂篮加工、检测、试验与验收交接的顺利进行,现制定130t通用菱形挂篮加工验收程序如下:
一、挂篮加工验收小组人员及分工
1、小组成员
组长:吴保胜(项目经理)
副组长:包祥(项目副经理)、王同民(项目副总)
技术负责人:胡天勤(技术室主任)
成员:李少春(物资部部长)、程艳波(计经部部长)、刘春宝(财务部部长)、刘占祥(生产部部长)、陈工(驻厂质检员)、刘锦钏(技术员)、王玉宝(技术员)。
2、人员分工
组长:全权负责挂篮加工验收全部人员组织与实施。
副组长:包祥负责商务、王同民负责技术事务
技术负责人:负责所有厂家加工、改制的技术服务与质量监控工作。
成员:质检员负责监控过程质量控制,其它成员负责处理日常相关事务。
二、挂篮加工检查验收程序
挂篮加工过程中,首先对进场材料向我项目部派驻的驻厂质检员进行报验,并提供进场材料清单及材质证明书。
包括使用的焊材。
电焊作业人员的上岗证。
在完成材料报验的基础上,进行号料放样,组焊成构件。
在此过程中向我驻厂质检员填报自检签证,样表附后。
驻厂质检员对挂篮构件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必现有质量问题必须向加工人提出,加工人应无条件接受。
如发现有重大问题驻厂质检员无法处理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组长汇报并沟通,项目部将派人进行抽查并根据结果进行处理。
构件加工完毕,可向驻厂员书面申报进行构件尺寸与焊缝检测,在质检小组派人在场情况下进行构件结构尺寸检验与焊缝、吊带、销轴等部位的无损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对检测合格的构件进行厂内组拼并按工艺要求进行相关的荷载试验,其中主要有主桁架、底模平台、吊带及主要受力构件的荷载试验,详见《130t通用菱形挂篮加工制造与验收施工工艺》。
试验合格后,由质检小组统一安排进行验收签证,并办理验收签证。
三、验收标准:
1、采用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原材:原材的品种、规格、性能、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3、加工工艺要求:
、下料放样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焊材品种、规格、性能应与母材相匹配,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使用前应按照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焊接必须由具有资质证书的焊工担任。
施焊前进行试焊,其工艺、方法、材料等应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焊接应按工艺所规定的方法、程序、参数和技术措施进行,以减少焊接变形和内应力,保证质量。
、焊接完成后,所有拼装辅助装置、残留的焊瘤和熔渣等物应除去。
、焊缝要满足II级焊缝要求。
对所有焊缝均进行外观检查,焊缝金属应紧密,焊道均匀,焊缝金属与母材的过渡要平顺,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未融
合、未焊透等缺陷。
要求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查。
制孔精度、孔壁粗糙度、孔径、孔距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涂装要求:
、涂层油漆品种、遍数、厚度、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涂装前钢件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处理后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毛刺等。
、构件表面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
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缺陷。
、涂装完成后,构件标识编号应清晰完整。
、构件尺寸偏差
详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相关内容。
四、竣工验收质量证明文件清单
在挂篮加工完成进行交验时必须提供完整的下述质量证明文件:
1、焊工资格证书复印件
2、钢材原材材质证明书
3、焊缝无损检测报告、吊带、销轴调质探伤报告
4、构件中间检查验收签证(焊缝检查证、涂装检查证、构件尺寸试拼检查证等)
5、荷载试验报告(主桁架、吊带、前后上下横梁、底模平台、滑梁试验报告)
6、完整的构件名细表。
7、以上资料齐全后作为附件,每只挂篮办理交接验收签证表一份,由双方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小组技术负责人及副组长签字生效,并将其作为附件交计经部作为最终决算依据(终验)。
五、附样表:
1、表钢结构(钢结构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表钢结构(普通紧固件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表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表钢结构(零件及部件加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表钢结构(构件组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6、表钢结构(预拼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表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二00四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