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纳每天工作内容及流程

出纳每天工作内容及流程

出纳每天工作内容及流程出纳每天工作内容及流程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

如何定义一个出纳工作者的日工作职责呢?下面整理了几份出纳会计岗位职责内容供大家参考!出纳的工作:一、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二、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三、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四、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2008年开始报销差旅费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报销,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出凭证)1、员工出差购材料等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必须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五、员工工资的发放。

出纳工作细则:出纳员主要是审核以下几方面:(一)审发票的票面。

看有无涂改的痕迹,如果有要认真盘查,防止把别的发票拿来报销,或者小数改大数。

(二)审出具发票的单位名称。

一是看与本单位有无经济业务关系。

二是看发票名称与经济内容是否相符,如销货发票不能改开收据。

三是看发票内容与售货单位的经营范围是否吻合。

(四)审发票的数字。

看数字乘以单价是否等于总金额。

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

看小写金额前面是否有“¥”字样,大写金额前面是否顶格。

如有差错,一定要查清缘由。

(五)审发票所开物品价格。

看与以往所购同种物品是否相同,如相差过大,应及时查明原因。

(六)审发票的编号。

看有无连号现象,防止把别人的发票拿来报销。

(七)审发票开出的时间。

一看是否有同一经济内容、同一金额的发票在相近时间内出现,防止重复报账。

二看发票之间在时间和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如购买大件商品与其运费发生的时间是否前后相距太远,等等。

(八)审发票的印章。

一看有无税务部门监制章。

二看有无售货单位的财务专用章。

三看有无经手人签章。

只有印章齐全,才能报销。

(九)审发票的备注。

看备注栏有何规定或说明,如有无“违章罚款,不得报销”、“滋补药品,费用自理”等字样。

(十)审发票的背面。

发票背面虽然没有内容,但由于发票基本上都是用复写纸写的,因而背面一般应有复写的印痕,如果没有,则应特别注意。

(十一)审发票的印制日期。

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每年度都应从税务部门领取本年度版本的发票,即便使用上一年度版本的发票按规定也不宜时间跨度太长。

审发票印制日期,就是看是否把作废发票又拿来重新使用,如果是,不但不能报销,而且还要向有关发票管理机构反映。

(十二)审发票的报销手续。

看有无经手人、验收人、批准人签字,如没有,应先补齐手续。

此外,在审核发票时,还要注意分析一些不能通过票面而反映的问题。

例如,采购物资是否舍近求远、舍优求劣。

购买的办公用品只写金额,没有具体内容,是否会是一些非办公用品。

如有类似的问题必须问清缘由,防止被少数人钻了空子。

1、出纳员身处管理现金和使用现金的“前沿阵地”,负有直接的、重要的现金管理职责。

因此要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财会制度法规,集团公司及分公司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银行账户管理相关工作,掌握项目银行账户资金情况及内部账户资金情况。

2、负责财务专用章或支票名章的保管,实行公章与私章分开管理,严禁公章与私章一人保管。

在分公司财务章由出纳保管,人名章由财务部部长保管。

在项目上如果只有一个财务人员,财务章由财务人员保管,人名章放项目经理处,由项目经理保管3、负责办理提取现金业务,现金的保管,按规定控制现金库存量,收取的大额现金当日送存银行分公司出纳员每月根据各项目报的现金使用计划向外部银行申请现金使用量,出纳人员填写提取现金审批表、外部现金支票4、负责日常报销,依据会计凭证办理现金或银行支付业务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签字齐全的原始单据给予报销,对于不符合规定和不真实的记账凭证,要拒绝付款,并向报销人提出纠正。

分公司规定对于单张发票金额超过1000元的,不能用现金进行报销,要使用支票,经办人要打借款申请单,借款申请单的填写:首先经办人把部门、借款人、借款日期、金额、借款用途、收款单位填写好,然后找相关人员签字,最后将签字齐全的借款单交到出纳处领取支票。

出纳人员根据签字齐全的借款申请单填写外部转账支票,出纳人员必须把支票上所有内容填写完整,出票日期必须是付款当日,禁止填写远期支票,收款单位必须和发票印章上的单位一致,付款金额和申请支付金额一致。

支票的填写:第一、字迹要写规范,写整齐,不要写连笔字。

第二,日期、金额要大写,大小写金额要相符。

大写金额要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能留有空隙,小写金额前面要加人民币符号。

第三,盖章要清晰,边沿不能模糊,不能滑印,财务章与人名章之间不能重叠。

盖章前支票下面最好有印章垫,这样盖出来效果比较好。

第四,支票抬头,就是收款人,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写上。

外部现金支票与外部转账支票盖章的区别是:外部现金支票在正面盖财务章和人名章,背面也要盖相同的章。

在背面还要填写取款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外部转账支票只需在正面盖财务章和名章即可,其他不需盖章5、负责支票的发放,监督公司各部门的支票使用和返还出纳人员要建立支票登记簿,对发放的`支票进行登记,登记领取的时间、支票号、金额、收款单位等,注明支票号是被哪个项目所领取,同样对作废的支票也要进行登记。

6、按时按需购买支票,填制支票购买申请书,对购回的支票清点、核对登记、保存,防止丢失出纳人员要对购买回来的支票进行清点、核对并用支票登记簿进行登记,以防止丢失。

支票和密码要分开存放以免丢失后造成严重损失。

7、负责现金日记账与银行日记账的登记出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笔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每天下班前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每星期盘点一次并且编制一张现金盘点表(一个月至少四次),核对各银行账户存款金额,做到日清月结,保证帐实相符。

将登记完的原始凭证交给记账人员进行记账。

登记日记账有几点要求:(1)登账要用专用记账笔(蓝黑或黑色)书写。

(2)登账时,将账簿的日期、摘要、金额等有关资料填写齐全,做到数字清楚、准确,登记及时、完备。

(3)书写的数字和文字不要写满格,一般占格宽的二分之一,以备改错,登账时要按顺序进行,不得隔行、跳页。

期末结出余额后,应在“借或贷”栏内注明“借”或“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写“平”字。

(4)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逐笔结出余额。

(5)每一账页用完后,应结出本页合计数,将合计数填在本账页借贷两列的最下面,在次页第一行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

(6)账面记录严禁挖、补、刮、擦和用涂改液。

采用划线更正法时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用专用的记账笔(蓝黑或黑色)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红字冲销法,对摘要及余额部分仍用蓝黑或黑色专用记账笔填写,只是对冲销的错误金额部分用红字填写。

8、负责按时填制上报周资金状况表及资金月报表,便于及时的了解分公司的资金状况。

出纳人员每周一根据上周各外部银行的收付款填制周资金情况表,每月5号之前根据上月的收付款情况上报资金月报,以便及时的了解分公司的资金状况。

9、每天下班前,严格检查保险柜的上锁情况,妥善保管好钥匙保险柜的钥匙,一把由出纳员保管,供出纳员日常工作使用,其他备用钥匙交由单位总会计师负责保管(不可告知密码),以备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开启。

日常用的空白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印章等放入保险柜内。

财务流程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此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目前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信息化管理,你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和如何设置,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

首先来了解财务流程是非常有要的。

一、大致环节: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

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

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

如果业务相当大。

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

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

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

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

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