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聋校语文教学方法

聋校语文教学方法

聋校语文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聋校的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会聋童说话,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智力,让他们融入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重任。

教师应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采用多元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直观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有别于普通教育。

聋校的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会聋童说话,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智力,让他们融入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重任。

因此,聋校的语文教学是一项对聋童意义十分重大的教学工作。

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选用教学方法要适合聋童学习语文的特点
聋校语文教学中选用哪种方法,除了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考虑之外,更要从聋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去考虑。

1.应该广泛运用聋童的残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事物,让他们与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去发生联系,去认识它们,从而正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因此,演示法是最适宜的。

“依文学语”是聋童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应充分运用读书指导法。

2.在运用语言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时,运用的语言必须是聋童具有
感性经验的。

在运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注意和相应的语言结合起来。

尽一切可能让聋童运用语言这一完善的手段去理解、掌握知识。

3.聋校语文教学不能只用口语讲解知识,也不能在教学中只采用一种方法。

否则,就会出现聋童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教师用手敲桌子、用脚蹬地板等聋校特有的办法去吸引、维持聋童的注意力的现象,这样做是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的。

二、直观教学方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1.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开始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能使聋童充分运用感觉器官,观察、接触所要学习的事物本身,或观察事物形象媒体,使聋童获得的概念鲜明、完整,充分而真实,具体而精确。

2.直观教学符合聋童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当聋童对抽象的概念还不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如果能得到实物或形象的帮助,他们就容易理解了。

3.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

直观教学法使学习内容和客观事物形象直接联系,能帮助聋童正确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聋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能力。

4.直观教学可以使聋童感到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去表达的必
要性,能唤起聋童学习语言的主动要求。

聋童学习语言,总是以感性的形象作它的来源的。

只有创立了形成各种感性形象的机会,语言就能成为聋童传递知识最完善的方法。

直观教学是聋童用以学习语言的来源。

5.多媒体是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添置,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聋校发展起来。

多媒体对聋童学习语言文字十分有利;它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动态画面,把情景搬进教室;它可以将画面和语句切合紧密,画面、文字、声音同步显示,也可以随意选取。

它不仅对聋童理解语句意思很有效,而且对训练聋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十分有效。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读写能力
阅读量过少的现状,对于处在语言发展最佳期的聋生来说,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是不利的,正因如此也限制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育观念,增加阅读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阅读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支配。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阅读也是如此,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

语文教师要竭力探索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

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功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表演教学,激发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巧设问题引发兴趣等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养成阅读习惯。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造成学习语文困难,又由于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致使语文能力差,语文素质低下,造成聋校语文花时多,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状况。

因此,聋校教师特别是语文
教师,致力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阅读指导。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规律、技巧,加强阅读指导。

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切记教师的作用始终是“导读”。

导读法,是以学生自读为中心,以教师的主导为条件,师生相互作用的阅读教学方法。

它的教学价值在于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信息,实现学习的迁移。

4.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是指写作方法上的结合,更是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相结合。

具备了以上的阅读能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易如反掌。

大量的阅读,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等写作素材和好的写作方法。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把阅读积累的词汇,句子等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这样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语言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这样,聋生再写作文就不会出现提笔不落,无话可说的现象的。

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体现,阅读与写作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谈话教学方法是促使聋童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正确地组织谈话,可以促使聋童积极思维,进行智力活动,课堂气氛活跃,也可促进他们的对话能力。

运用谈话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抓住课文内容,应符合本年级的教学要求,能为全体聋童所理解,而且能引起聋童积极思维。

要坚
决克服当前存在的把问题设计得太易、太难,零碎、杂乱,教师问无章法,聋童无所适从的现象。

2.教师的问话应该向全班聋童提出,组织全体聋童积极思考,要多请几位聋童答题,教师不要只对冒尖聋童提问,检验、纠正答案尽可能不要由教师代替,使学生处于客座的状态。

3.谈话必须在聋童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

这时的谈话才能是启发式的,才能是生动、有效的。

4.进行谈话不要急躁,应给聋童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又不是任意拖延时间。

当聋童有困难时,可让他坐下来再想一想,或教师作必要的帮助,注意保护聋童的积极性。

五、练习教学方法是培养聋童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聋童要把学得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要通过练习;要使用权技能巩固焉,还得要通过练习。

练习对培养和提高聋童的语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用练习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内容必须是聋童已理解了的,否则就无法进行练习。

2.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练习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3.练习要经常、反复,才能巩固聋童的能力,防止回生和遗忘。

总之,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采用多元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聋童的各种潜能也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聋哑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