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选取了三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心。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奉献自己,《千人糕》让我们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很多人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一匹出色的马》则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自主自立。
三篇课文都分别讲述了生活的道理。
本单元除了提高学生基础的语文功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感情,学习文章传递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泉水。
千人糕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赞美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叔叔,告诉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写小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告诉我们要树立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1.认识55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感情,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6.《千人糕》…………………………………………………………………… 2课时7.《一匹出色的马》……………………………………………………………………… 2课时语文园地二………………………………………………………………………… 2课时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游戏、自主、竞赛等方法识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道理。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本叙述能力。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
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动人事迹,二是让学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作者以问答的形式,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诗歌要熟读成诵,因此本导学案的设计加强朗读部分,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叔叔的足迹。
学前准备1.搜集雷锋的生平资料。
(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雷锋生平的资料。
(师生)2.准备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用时:5分钟)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教师: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到小鹿、泉水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因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
3.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1.听歌曲,交流有关雷锋的资料。
2.齐读课题。
1.说说自己知道的雷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用时: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想一想每一节诗所讲的主要内容。
(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1.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
(完成活动卡)(1)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2)学习小组内交流识字成果。
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3.小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2.我能把苹果放入正确的盘子里。
(连一连)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含有较多生字的句子,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3.指名逐节朗读,并说说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并思考:作者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在干什么呢?4.汇报交流。
(雷锋叔叔冒雨送孩子回家、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用时:20分钟)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长。
“洒”右边是“西”,里边没有一横。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生字,找出带“雨字头”的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3.观察教师示范书写生字,书空生字,了解“雨字头”的正确写法。
4.描红生字。
5.交流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5.〖STBZ〗看拼音,写词语。
6.填上合适的词语。
四、总结,拓展。
(用时:5分钟)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6.读完课文,我知道课文中写“我们”在寻找______________,他曾在小溪边帮助迷路的孩子,在小路上帮助年迈的大娘。
我们可以从文中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洒下泥泞1.齐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3.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板书:雷锋小溪边冒雨抱小孩)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1.听老师范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小组合作朗读,交流。
(1)通过联系实际和观察图片理解“蒙蒙的细雨”和“荆棘”。
(2)想象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怎样冒雨在泥泞的路上走,怎样背着大娘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走,体会雷锋的辛苦。
(3)带着对雷锋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
7.积累摘抄佳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道的?(第2节诗)②出示第2节诗,理解“迷路”的意思。
为什么要说迷路的孩子?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回家的情形。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诗。
(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
(板书:小路旁背大娘)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4节诗)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
(从“露珠”联想到“汗滴”,让我们体会到雷锋不辞劳苦,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④齐读第4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情形。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4)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第1、3小节,进行发问,读好两个疑问句,女生读2、4小节,“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声调,读出敬佩之情。
4.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朗读。
5.用简洁的话交流雷锋助人的其他故事。
6.朗读第5小节,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思考: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能找到他?(2)说说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献出爱心。
(3)说说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谁。
(所有奉献爱心的人。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9.课内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四处()寻觅()(2)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大地。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C.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节诗)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板书:爱心)③齐读第5节。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三、学唱歌曲,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1.小组讨论,说说身边的雷锋。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自己对雷锋叔叔的无限赞美和崇敬之情。
3.口头表达:雷锋叔叔,你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听录音,学唱歌曲。
10.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小雷锋,讲一讲关于他(她)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文最后两行诗句有两层含义。
表层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他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
对于这层含义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抓住“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年迈的大娘”两个场景朗读感悟,体会雷锋叔叔的伟大精神;深层含义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从中受到教育。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片段◆自由表达,深悟诗情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全诗,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段落,大声读几遍,在空白处简单写上自己的体会。
选用不同的方式跟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
如:朗诵、表演、画画等等。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交流)(生有感情朗读)师:两个“你在哪里”读得真有感情,让我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雷锋叔叔深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2小节。
(生有感情朗读)生:读了第2小节,我知道了雷锋叔叔下雨天帮助了一个迷路的孩子。
我非常敬佩他。